作者:阿嵐阿嵐
來源:阿嵐在做事
人一旦開始不“著相”,就會開啟本自具足的內心狀態(tài)。
什么是著相?最淺顯的解釋就是你沉迷于和周邊環(huán)境的互動,對一切消耗你的事物積極反應,且無比在意外人對你的看法,但就是從來不在乎自己內在的真實頻率。
把人生質量的決定權拱手讓人,然后心安理得接受被命運和人潮裹挾著往前走,還美其名曰就叫命運。
在我看來不是這樣的,人與生俱來的背景和出身,這叫“命”,但一個個體決定如何去展開一場人生的冒險之旅,是積極拓寬生命經驗,體驗一把金錢、權利和愛的滋味,還是任由自己在現實社會里沉淪,這叫“運”。
太過著相的人會過分放大“命”本身的宿命感,但鮮少想過要去主動發(fā)揮能動性,主動試著把握“運”。
這就把人分成了不同的樣子,有些人活得身心輕盈,韌性抗造,遇到什么變數都不當一回事,有些人就做不到了,不敢和這個世界對鋪公堂,于是世界也就對ta愈發(fā)兇狠起來。
總之我認為人其實面臨的是兩個世界,一個外部,一個內在。外部的所有表現都是粗糲的、現實的、無可否認的,就好比別人對你的評價、環(huán)境帶給你的同化,而內部則代表著你身心的狀態(tài),可能是匱乏恐懼,也可能是自洽豐盛。
我自己是相信內在可以改變外部世界的,這不是什么唯心主義,而是人本質上是內心力量驅動的生物。
1
著相,就是在降低自我價值
你如果自認為心力很弱,內在匱乏,那本質上身心就會產生一種負面的能量,阻礙自己往既定的目標走去。
當然,這種身心狀態(tài)也不是一天形成的,大概率來自于你一次又一次認可外界環(huán)境的“相”,沉迷于一些表面之物,伙同外部世界共同打壓自己。
想判斷你當下的內在小孩是否得到了善待,最簡單的標準就是看你遇事是否過度慌張,覺得天塌了,人生進行不下去了,你但凡能做到把“絕望感”輕松拾起,某種程度上你就是擅長自我否定的。
這種內在思維模式毫無疑問會拖人下墜,讓人往反方向走。而那些能做到“不著相”的人,就會有一個隱藏技能,就是相信外部世界的一切表征都是暫時的,解題思路就在于先停止抱怨和恐懼,把問題擺到臺面來抽絲剝繭,心力關注在解決問題上,而不是情緒上。
這種“不著相”帶來的好處就是精神不受力,基本不需要耗費多余的心力去關注情緒的起伏,主打的就是一個鈍感。
“我執(zhí)”的外殼一旦被打碎了,人就開啟了精神解放之旅。
現實世界說白了就是內心世界的對外投射,是你內心先有渴望,對活成更好的自己有期待,所以才會去對外爭取,這種由內而外的自洽感,才是你之所以能做到身心統(tǒng)一的關鍵。
但現實里很多人把這個順序搞反了,覺得內心世界的塑造應該是根據外界的反饋來決定,比如別人給出不好的評價,就默認自己是這樣的人,比如在對外爭取的過程中受挫了,就定義自己應該壓縮自己的目標。
這些都是導致人生越活越狹窄的元兇。
2
不著相的人就會有強內核
內心的篤定感其實就是自我說服的前提,所謂的內核穩(wěn),內心強大,其實就是自己在多數情況下都能說服自己去相信什么、去做什么。
不過這個世界很多人做不到,因為做之前會懷疑,不會聽自己的心,會通過外界的參考和過往的失敗經歷來進行自我談判,但人一旦進入自我談判流程,基本上執(zhí)行力和心力就消耗大半了。
很多時候一件事本來的樣子是多面的,但著相的人選擇只看到其中一面,并且產生虛妄心,這就是只見表面不見骨架了。
一個人長期處于低能量狀態(tài)的根源,其實就是看不見事實,也看不透問題的本質,于是恐懼擔憂焦慮等負面情緒就會自發(fā)襲來,整個人被壞情緒淹沒。
因此也就既沒有心力解決問題,也無法自洽地享樂,心被困住,人擰巴成一團,精神萎靡導致氣血不足,個人狀態(tài)完全被外界帶著走。
也就是說,著相的人是不解決問題,只沉淪于情緒的。
反觀那些總是能保持高能量的精進主義者,他們并不在乎自己不可控的事情,只關注事情本身以及自己對事情的反應,并且盡量剔除后者帶來的情緒影響,避免自己在做事的過程中失焦。
3
反求諸己,一切事情都很明了
人的所有生命能量,本質上都是被內心所決定的,除非你自己允許,否則沒有什么能真正傷害到你。
就好比愛情里碰到的渣男渣女,你不允許自己將情緒投射到不健康的親密關系里,對方壓根就沒有背叛的機會。
一切都來源于自己,是在跟自己進行對話和修行。
就像我做自媒體也一樣,如果只去關注數據,數據好了就興高采烈,數據差點就萎靡消沉,那更新就進行不下去了,誰能保證天天出爆款?
就連月亮都有陰晴圓缺。外界一直在變,所以如果是向內求的角度,那我該較真的只有內容本身,素材夠不夠扎實、切入角度夠不夠新穎、發(fā)心夠不夠真誠,這些才是真正的內核所在。
人最該敬畏的是規(guī)律,現實里太著相就是忽略規(guī)律,于是才總是被表象所迷惑。
想擺脫這種思維慣性,最好的辦法就是向內自我求索,問問自己恐懼什么,能不能接納自己的恐懼,把造成恐懼的前因后果拆解一番。
只要深刻地了解了自己之后,內耗的病灶就會被根除,過往常常著相的深層原因也會見分曉。
沒有了情緒的裹挾、創(chuàng)傷的疊加、我執(zhí)的干擾,人就只剩下了內在的平靜,就會開始行云流水地解決問題,也有閑心去體驗美好,補充能量。
最終達成了從著相、去相、再到無相,開始迎接本自具足的豐盛。
Photo by Tim Marshall on Unsplash
— THE END —
本號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所發(fā)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