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14日訊(編輯 李響)債市“科技板”新政策持續成為近期熱門話題,相關政策出臺不斷。
今日,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發布《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簡稱《政策舉措》),就創業投資、貨幣信貸、資本市場等七個方面提出了15項舉措。
《政策舉措》將推動更多金融資源進入科技創新領域,引導金融資本更多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切實破解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堵點難點問題,實現科技金融“破題”。
此外,上交所今日就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簡稱科創債)政策舉辦了專場交流會,從發行主體類別、拓寬募集資金使用范圍、簡化信息披露、配套支持機制等多個方面對債市“科技板”新政進行解讀。
上交所表示,目前上交所發行科創債總規模達1.1萬億元,中長期科創債占比超過60%,是中長期科創債發行的主戰場。上交所在科創債配套發行方面進行了多項措施優化,包括做市擴容、抵押折扣系數上浮等,提升科創債市場融資效率和流動性。
在監管機構看來,作為此次科創債新政新增的發行主體,證券公司要積極發揮一二級聯動服務能力,優化信用債市場發行定價機制的同時,保持耐心資本的長期屬性,規避短債長投資金錯配的風險,為持續改善市場生態發揮積極作用。
政策解讀圍繞三大方面進行
據了解,科創債今年最早于3月6日提出,央行行長潘功勝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將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科技板”,支持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等三類主體發行科技創新債券豐富科技創新債券的產品體系。
2個月后的5月7日,潘功勝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債券市場“科技板”的相關政策和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隨后,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了關于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簡稱《公告》),對科創債發行提出13條具體舉措,緊接著上交所、交易商協會等相關部門迅速發布配套通知對公告要求進行落實。
上交所在交流會上表示,本次活動旨在解讀上交所債券市場支持科創債的相關配套政策,同時對市場機構和企業關心的具體問題進行解答。
財聯社梳理發現,本次交流會內容緊扣交易所新政文件中的框架設計,在發行主體和募集資金使用范圍、簡化信息披露安排、完善配套支持機制三大方面進行解讀。
上交所中長期科創債發行全市場占比已超過60%
在發行主體和募集資金使用方面,上交所在會上表示,《公告》明確了三類機構可以發行科技創新債券,募集資金用于支持科技創新領域投融資,不過除金融機構以外的兩類主體此前已經涵蓋在上交所4類主體名單里。因而對于上交所債券市場而言,新增的其實是金融機構這一類主體。
據了解,自科創債試點工作以來,上交所在有效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和提升企業信息披露水平和效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數據顯示,自2022年5月以來,截至5月9日,上交所累計服務了超過300家企業,發行科創債總規模達1.1萬億元,其中上交所中長期科創債占比超過60%,已成為中長期科創債主戰場,并保持著每年超60%的高速增長。
與此同時,科創債發行利率成本降低,以2024年發行的5年期AAA級科技創新債券為例,加權平均發行利率與同期限同評級的普通債券相比,低了20bp左右。
上交所在會上透露,目前上交所已逐步形成單獨的科創債業務板塊,所有科創債都以K打頭作為單獨的標識,同時建立了獨特的一二級聯動機制,包括做市商機制,進而提高科創債的流動性。
科創債做市券門檻調整至20億元,鼓勵券商開展一二級聯動服務
在完善配套支持機制方面,上交所在本次交流活動中進行了詳盡解答。
其中在支持科技創新債券質押融資方面,目前上交所對于科創債的抵押折扣系數可以在債券各檔位對應折扣系數取值基礎上適當上浮,這對于總資產、營收、資產負債率這些指標相對不那么突出的發行人是比較大的支持舉措。
此外,上交所還適度調整了科技創新債券納入基準做市券的門檻,從原先30億元規模調整至20億元,旨在為科創債擴容增強科技創新領域支持力度提供較為寬松的政策空間。
據財聯社了解,債券做市業務是指做市商在交易所債券市場持續報出做市品種的雙邊買賣價格,以及對投資者的詢價請求進行回復,并達成交易的行為。按債券市場特點引入分層機制分為基準做市和自選做市。其中上交所基準做市業務于2023年2月上線,目前基準信用類債券包括規模在30億元以上的公司債券,以及規模在20億元以上的科創債。
上交所在本次活動中介紹,目前上交所仍在繼續開展市場調研,會就反饋情況進行進一步調整,盡最大力度為科創債做市提供支持,同時鼓勵證券公司為科技創新債券提供承銷與做市報價聯動服務,以減少流動性溢價,降低發行成本,提高債券承銷業務的附加值。
據上交所官網顯示,目前證券公司科創債做市商已有17家,其中中信證券和華泰證券做市數量排名靠前。
圖:科創債做市商名單
數據來源:上交所官網,財聯社整理
另據上交所數據統計,截至4月底,科創債基準做市券已有153只合計3688億元,去年以來已新納入112只合計2739億元。
證券公司科創債規模不占用額度,要避免短債長投錯配風險
在引導投資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債券投入方面,上交所表示,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創設科創債ETF已在推進當中,同時支持科創債 ETF通過質押做市等機制提升流動性,并支持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等中長期資金加大對科技創新債券以及科技創新債券相關產品的配置,同時支持銀行理財、券商資管創設投資與創新債券或者掛鉤科創相關指數的專項資管產品。
對于引導證券公司加大對科技創新債券投入方面,上交所表示,目前證券公司發行科創債不設置體量規模門檻,中小券商同樣可以發行,此外科創債的發行規模單獨計算,不占用證券公司的中長期額度上限,同時募集資金仍可用于置換發行前12個月內科創領域的投資支出,資金使用的靈活度很高。
“不過需要鼓勵發行人以中長期期限為主,避免出現短債長投資金錯配的風險,也符合科創領域耐心資本的長期屬性,同時募集資金用于科創領域的比例應不低于70%”,上交所表示。
比如說,證券公司發行科創債的募集資金也可能包括母公司自營部門用于二級市場直接投資科創股票,由于二級市場流動性比較強,若買賣前后對于科創領域的持倉量低于70%,也會納入監管考察范圍,此外在資管新規下,科創債融資本質仍是資本消耗型業務,仍要遵循不超過10%的監管限制,避免過度加杠桿。
交流會最后,上交所表示,將繼續堅持科創導向,持之以恒完善科技創新債券配套支持機制,不斷提升制度的包容性、適配性。同時,深入開展“三開門”服務,加大調研和溝通力度,持續改善市場生態,積極營造一二級聯動、投融資協同的市場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