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這都什么人呀,因為去玩的時候不想堵車、排隊,于是就在車上按了報警器,并且私自拉響了,被路人揭穿之后,還叫囂:“違法也不歸你管,是警察的事情”。
警察到了之后,當即就對其進行了200元的罰款,沒想到更囂張的事情來了,他們不服警察的罰款,現在竟然把警察投訴了!
如今三亞衛建委對這件事情進行了處置,結局真的讓人神清氣爽。
私拉警報引眾怒
四月春光好,西藏墨脫更是美不勝收,游客張先生(化名)一行,正開著車,慢悠悠地行駛在墨脫公路上。
這路可不一般,窄得很,還搞“雙進單出”的交通管制,一天里頭,車只能往一個方向開,所以大伙兒都開得小心翼翼。
就在這時,一陣尖銳刺耳的警笛聲從車后頭鉆了過來,誰聽到這動靜,心里都得本能地一哆嗦,救護車嘛,肯定是救人要緊!
張先生和其他司機一樣,趕緊往邊上挪,給人家讓出一條道來,可接下來的一幕,讓他鼻子都快氣歪了。
等他們開到一處瀑布景點,想下車歇歇腳,拍拍照,好家伙剛才那輛鳴著警笛、一路“急行軍”的救護車,也穩穩當當停那兒了!
車上下來兩男一女,那女士還穿著清涼的短裙,三個人興高采烈地對著瀑布指指點點,相機咔嚓咔嚓拍個沒完,車里頭呢?空空如也,別說病人了,連個擔架的影子都瞧不見。
這哪是救急,分明是把救護車當“霸道”觀光車使喚呢!更氣人的是,等他們重新上路沒多久,后頭那熟悉的警笛聲又響起來了,嘿,還是那輛“寶貝”救護車!
這下,張先生他們可不干了,這不明擺著耍人玩兒嗎?必須拍下來,讓大伙兒都瞅瞅這荒唐事!
當這輛“觀光救護車”再一次被其他車輛和行人攔下來的時候,積壓已久的怨氣終于爆發了,大伙兒圍上去七嘴八舌地質問:“你們車上沒拉病人,憑什么拉警報啊?”“這是景區,不是給你開后門的!”
面對眾人的指責,車里下來一個穿著夾克衫的中年男人,非但沒有半點不好意思,反而脖子一梗,眼睛一瞪,那叫一個囂張:“我違法了也不歸你們管!那是警察的事兒!”
這還沒完,他接著又拋出一句:“我們是正經救援隊的!參加過地震救援,你們參加過嗎?”這話一出口,人群里立馬炸了鍋。
救援是你們的職責,是你們應該做的,怎么到頭來反倒成了濫用特權、欺負老百姓的資本了?拿過去的功勞當現在胡作非為的擋箭牌,這臉皮也是厚得可以。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救過人值得尊敬,但這不是你現在拿警報器開道,把公共資源當自家玩具的理由!
不知悔改還投訴警察?
接到報警后,墨脫當地的警察叔叔們很快就趕到了現場,經過一番調查核實,這輛“瓊B120BB”救護車確實存在非緊急情況下瞎按警報器的行為,妥妥的違規。
警察當場就把它的警報器給拆了,還給開車的司機罰了200塊錢,順帶口頭批評教育了一番,那位被當眾質問的司機,也老老實實承認了自己連急救證都沒有。
按理說,這事兒到這兒也該畫上個句號了,畢竟證據確鑿,處罰也下來了,誰能想到,這還只是個開始。
進入五月初,那位拍下視頻、最初把這事兒捅出來的張先生,竟然聽到了一個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消息,救護車上的那幾位爺,非但沒覺得自己有錯,反而因為警方的處罰,到處去投訴!
你沒聽錯,他們投訴處理這事的警察!這操作,簡直把“不要臉”三個字刻在了腦門上,張先生徹底被這種“惡人先告狀”的無恥行徑給激怒了,心一橫,索性把手里的視頻往網上一發,讓全國人民都來評評這個理兒!
三亞衛建委通報
視頻一上網,那可真是炸了鍋,各大新聞媒體也聞風而動,紛紛跟進報道,大象新聞的評論一針見血:“警報器成了觀光的通行證,誰在透支公共信任?信任這玩意兒,刷沒了可就難充值了!”這話說到大伙兒心坎里去了。
公眾的憤怒,簡直要沖破屏幕,隨著輿論的壓力山大,官方機構也迅速站出來表態。
三亞市衛健委很快發了個通報,說這輛“瓊B120BB”確實是他們海南經緯航空醫療急救服務有限公司名下的車,不過不是用來跑120急救的,而是非急救醫療轉運車。
這家公司還是個民辦的營利性機構,從2022年7月起,這車就長期派到外省去了,目前歸西藏經緯航空醫療急救服務有限公司管。
通報也承認了這車在墨脫瞎用警燈警報器的行為是違規違法的,已經勒令海南那家公司停業整頓,所有車都得查一遍,還要依法依規從嚴處理。
更有意思的是,有神通廣大的網友扒出來,視頻里那個態度蠻橫、懟天懟地的夾克男,正是西藏這家經緯公司的頭頭,姓肖。
怪不得那么“理直氣壯”呢,敢情是“自己人”啊!有網友就逗趣兒說:“這么牛,怎么不去投訴衛健委啊?”
莫讓“狼來了”寒了心!
對這種濫用公共資源、把大伙兒的信任當鞋墊踩的行為,200塊錢的罰款,在很多人看來,簡直就是撓癢癢,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
有網友就諷刺說:“改裝個救護車才罰200,真劃算!我也想開救護車去西藏旅游了!”這話聽著是氣話,但也點出了一個問題:這點處罰力度,根本起不到震懾作用,搞不好還會引來更多人有樣學樣。
有人就建議,這種事兒就該直接扣車,把相關的人拘了,還得讓海南衛健委派專人下來盯著,別讓這些害群之馬再出來禍害公共資源。
說實話,這種濫用救護車特權的事兒,也不是頭一回見了,就有網友在評論區分享自己的經歷,說送孩子上學,好心給一輛嗚哇嗚哇叫的救護車讓道,結果定睛一看,人家也是送孩子上學的,氣得他當場就打了投訴電話。
這些事兒湊一塊兒,指向的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救護車的警笛,那是“生命通道”的信號啊!當這個信號被一次又一次地胡亂使用,就像“狼來了”的故事一樣,大家伙兒的善良和信任,還能剩下多少呢?
救護車一響,其他車玩兒命似的在又窄又險的山路上給它讓道,靠的是什么?不就是對這個聲音背后代表著“救命”的無條件信任嘛!
可這三位急救公司的人呢?他們把這份寶貴的信任和善意,當成了自己耍威風、圖方便的特權,想怎么揮霍就怎么揮霍。
這種行為最大的壞處,就是“消費大眾的善良”,要是司機們因為一次又一次被騙,都變得心灰意冷,以后再遇到真正十萬火急、等著救命的病人,那條本該暢通無阻的“生命通道”,還能那么痛快地打開嗎?這負面影響,可比事件本身大多了。
參考資料
大象新聞2025-05-13《警報器成觀光“通行證”,誰在透支公共信任?丨中聽》
央廣網2025-05-14《「央廣網評」“救護車”拉警報器開道旅游 從嚴監管和追責必須雙管齊下》
極目新聞2025-05-13《三亞市衛健委回應“救護車拉警報旅游”:有違規違法行為,已責令公司停業整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