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當地時間5月14日下午,德國新任總理默茨在聯邦議院發表了就任后的首次重要講話。
涉華問題上,默茨形容中國為德國和歐盟應對全球挑戰和經濟領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但同時鼓吹所謂的對華“戰略去風險”,聲稱要減少對中國的“單方面依賴”。
據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報道,默茨在持續約45分鐘的講話中表示,德國與中國的關系正被“系統性競爭和權力政治塑造”。報道認為,此番言論釋放出他欲在地緣政治議題上對華更強硬的信號。
5月14日下午,默茨在德國聯邦議院發表講話 “政客”新聞網
“我們注意到中國外交政策中系統性競爭要素正在增加?!蹦倪€對中俄加強關系“深感擔憂”,宣稱要“堅決推動中國為結束俄烏沖突作出貢獻”。
他說:“我們將把對華政策納入區域戰略。一個穩定、自由和安全的印太地區對德國和歐盟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默茨表示,在全球挑戰方面,中國“仍將是德國和歐盟的重要伙伴”,但他會“堅決推動在工業和貿易政策領域尊重既定規則”。
“作為戰略去風險的一部分,我們將繼續減少(對華)單方面依賴,”他補充道,自己指的是歐盟減少對中國關鍵商品和產品過度依賴的目標。
“國際秩序正在深刻變化,它正被系統性競爭和權力政治所塑造。我們已經認識到,需要實現供應鏈多元化,減少單方面依賴?!彼f。
5月6日,德國聯邦議院召開全體會議選舉新總理。在當日下午舉行的第二輪總理選舉中,德國聯邦議院以325票支持選舉默茨為德國聯邦總理。
《南華早報》認為,默茨必須帶領歐洲最大經濟體應對來自美中兩國的重大挑戰。
默茨在2月的一次電視講話中曾說,他的“絕對優先事項”是“盡快加強歐洲,以便我們能夠逐步真正實現脫離美國的獨立”。
不過他后來緩和了措辭,在與特朗普的通話中,他“向美國總統保證,在二戰結束80年后,美國仍然是德國不可或缺的朋友和伙伴”。
報道稱,此前由于朔爾茨領導的聯合政府內部出現分歧,德國近年來在歐盟對華政策中的影響力減弱,由另一位德國保守派人士馮德萊恩領導的歐盟委員會得以主導歐盟。
但隨著特朗普回歸白宮,歐盟對華的立場有所軟化,馮德萊恩今年多次表示愿意“深化”歐洲與中國的貿易關系。
許多人預計,默茨此番領導的聯合政府將使德國在歐盟談判桌上發出更協調的聲音。
默茨的言論被指釋放出欲在地緣政治議題上對華更強硬的信號
研究機構榮鼎集團的中德關系分析師諾亞?巴爾金表示,對于德國新政府而言,一方面是增長、競爭力和減少官僚主義的優先事項,另一方面是推動加強安全和宣稱的對華“戰略去風險”目標。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曾表示,中方愿同新一屆德國聯邦政府一道,鞏固好、發展好中德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德國和歐盟具有全球影響,中方樂見德國和歐盟在全球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支持歐洲一體化和歐盟戰略自主,愿同德方、歐方共同努力,繼續為世界和平與繁榮貢獻力量。
對于美歐一些官員鼓吹的所謂對華“去風險”,中方多次強調,中國是機遇,不是風險,把中國當作風險的來源,完全是搞錯了對象。
除了對華關系,默茨在此次聯邦議會講話中還提到烏克蘭、巴以和國內防務和經濟等問題。
默茨承諾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支持,同時表示,他將“盡一切努力繼續實現歐洲和美國之間在烏克蘭問題上最大程度的團結”。提及巴以沖突,他重申“國家理性”(Staatsr?son)依然適用,即德國支持以色列。
默茨承諾將竭盡全力,讓德國經濟重回增長軌道。關于國防問題,他宣布將進一步提升德國的國防能力,德國聯邦國防軍應該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常規軍隊”,聯邦政府將為此提供一切必要的資源。
這番言論發表前,德國在財政政策上做出歷史性轉變,包括大幅放寬該國憲法規定的債務剎車限制,潛在釋放數千億歐元的國防借款空間。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