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設計,既決定著人們對一款車型初次見面的第一印象,也是融匯技術、品牌等多方因素于一體,在車輛的生命周期里被其使用者和關注者凝練于腦海的直觀形象。不同于工程技術的理性或視覺傳播的感性,汽車造型設計是一門理性與感性交匯,功能與美學并存的綜合性學科。伴隨中國汽車產業數十年的蓬勃發展,汽車設計也在不斷迎來更為豐富的產業需求與教學升級。汽車設計師的使命是什么?優秀的汽車設計需要怎樣的底氣和勇氣?已成為產學融合背景下汽車行業廣泛討論的設計類議題。
2025年5月10日,由212越野車與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聯合主辦的“2025汽車科技大講堂·硬派越野巡回課”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正式開啟首站課程。以“造型設計”為主題,“理論知識+造車實例”為產學合作創新模式,各方專家與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多所高校學生代表開啟了一場以汽車造型設計為核心議題的互動研討。
回溯與前瞻·造型設計師的使命是什么
立足當下蓬勃發展的中國汽車產業,造型設計師的使命是什么?作為產學融合最為緊密的細分設計領域之一,產業端和高校端對于實踐與教學的互補性思考,或將更為立體地展現汽車造型設計師被時代賦予的使命與任務。
魏橋汽車科技集團工程研究總院造型部總監周濤現場分享
從212 T01的造型設計實例出發,魏橋汽車科技集團工程研究總院造型部總監周濤在分享中詮釋了自己對設計師使命的理解。2021年底,在接到基于212傳承,設計新一代車型(即212 T01)的任務之后,設計團隊便已決定堅守“復古、傳承、純粹”的核心設計定位。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212 T01在概念設計和數字設計的環節,以“一拱、二圓、三橫、四縱”的經典設計作為外飾設計核心,結合新一代用戶需求與現代設計制造工藝,這也是212 T01的設計探索與重構奠定基礎。內飾部分,結構主義的整體風格在呼應外飾純粹感的同時,也成就了平衡智能化配置與舒適性配置的機械之美。從經典212到212 T01,再到本次帶到現場與學生代表深度互動的新一代車型, 回溯歷史與文化積淀,212早已不止于一代人的經典記憶,而是已經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煥新崛起的超級符號之一。
改裝設計師張維嘉與高校學生代表交流設計細節
除了對回溯品牌文化、歷史底蘊,煥新經典設計的求索,預測并參與構建未來的汽車設計方向,同樣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至今,從產業規模與發展階段上對造型設計提出的反向要求。作為汽車設計領域的王牌院校之一,中央美術學院以“出行創新設計”命名的汽車設計專業在既往近20年的發展中培育了不勝枚舉的中國汽車造型設計領軍人才。從最初的“汽車設計”更名至“出行創新設計”,這一命名調整的背后,同樣反映了中國汽車設計領域教育體系的三輪升級。為此,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出行創新設計方向召集人王舒同從每一輪升級的角度出發,闡述了學界對于造型設計師時代使命的理解。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出行創新設計方向召集人王舒同現場分享
在最開始的“汽車設計”階段,這一領域的人才培養更加聚焦于直接服務汽車產業的“技能型”人才,設計師往往只能作為一個聚焦細節的技術工種,缺乏對自主創新能力、體系構建能力的需求與培養;進入“交通工具設計”階段,全球化產業標準的規模化引入與中國自主產業特色的逐步崛起都讓設計師開始承擔起更為多元的體系設計使命;隨著中國市場成為全球范圍內活躍度最高的汽車產業創新實驗場,我們當下所處的“出行創新設計”階段,則更加致力于構建全球產業語境下的中國設計標準與設計研究邏輯,依托產業迭代與技術進步,培養技術驅動卻不被技術桎梏的未來設計師人才,設計和創造改變生活方式、影響生活方式、重塑社會形態的智能移動“新物種”,并研究新物種與既有社會道具交互形成的“場景流”,探索新物種與場景流在未來社會體系中的“生態位”。
高校學生代表對中國汽車設計使命迭代分享拍照留影
無論是王舒同從設計教育側展開的對于汽車設計“中國標準”的前瞻性研究,還是周濤立足歷史文化與產品定位進行的對212 T01的煥新設計,都在一定程度上對“造型設計師的使命”這個開放性問題給出了基于個人發展與時代需求的回答。對于將要踏入汽車行業的青年一代造型設計師,找尋屬于自己答案的過程,也將是他們與前輩完成接棒,續寫中國汽車產業設計發展前景的嶄新征程。
守正與創新·造型設計師的底氣和勇氣
在“汽車”這個工程技術與品牌傳播為畫面主色調的領域里,是什么樣的底氣與勇氣創造了一代代與技術緊密結合,與品牌相互成就的傳奇造型設計師?前一級方程式賽車威廉姆斯車隊空氣動力學工程師鄧燁明,與212越野車品牌中心總監李然,分別從工程和品牌視角,對自己的造型設計師伙伴給出了建議與期待。
前F1威廉姆斯車隊空氣動力學工程師鄧燁明現場分享
從空氣動力學領域出發,鄧燁明認為提升整車氣動能效,并增加視覺流暢性是造型設計師協同工程師在“守正”中創新的著力點之一。立足全球頂級汽車賽事F1(一級方程式賽車)和WEC(世界汽車耐力錦標賽),造型設計師與各領域工程師圍繞整車開發的緊密配合,共同造就了無數傳奇車隊與車手的榮耀時刻。以他曾效力的F1威廉姆斯車隊為例,車輛的每次調整升級,都以“提升加速性能、縮短剎車距離、增加過彎速度”這三大目標為核心。從鼻翼、尾翼到底盤氣道,都是造型設計師守正創新的主場。如何提升下壓力,減少空氣阻力,工程師的精密計算配合設計師的形面雕琢,每0.1個count的風阻系數降低,與每0.1秒的整車性能提升,都是他們一起給出的答案。夸張而簡約的整車設計造型,在不斷提升整車性能目標的同時,更整合了發動機、變速箱、輪胎等項目單元,以完整而流暢的美學姿態為全球觀眾帶來了每支明星車隊綜合技術實力視覺化的直觀印象。這種對于效能的實際提升與整體感觀的一體化整合,正是每位造型設計師在自身車型項目上所獲得的職業底氣與成就感。
212越野車品牌中心總監李然現場分享
與鄧燁明工程維度的守正創新相呼應,212越野車品牌中心總監李然從品牌發展維度有著同樣的思考。“我希望212不僅有傳承的底氣,更有創新的勇氣。”她說。之于過往,中國汽車設計與212一樣,不斷翻山越嶺,攻堅克難。每個車型項目的“小”成功匯聚成一個個自主汽車品牌的“大”底氣,并最終成就了中國汽車產業如今的市場規模與全球領先定位。在這股時代浪潮中,212越野車六十年如一日堅定不移地支援國家建設、新一代車型212 T01基于歷史傳承所恪守的“正、潔、健”的煥新設計風格,無不是品牌與產品“守正”的底氣所在。面向新的發展階段,212品牌對同樣硬派的頂級拉力、帆船賽事贊助支持,與同處煥新時期的飲料IP北冰洋跨界定制;從“敢為行業先”的品牌發布與試駕模式選擇,到硬派越野巡回課將在研保密車型作為實例帶入互動課堂的產教融合創舉,無不昭示著這個傳承經典的超級IP,正以“責任、探索、創造、勇敢”為指引,如新一日初升的朝陽,面向“煥新”之路,邁出勇敢而堅實的步伐。
2025汽車科技大講堂·硬派越野巡回課央美站全員合影
以“造型設計”為主題,“理論知識+造車實例”為模式,中央美術學院站為“2025汽車科技大講堂·硬派越野巡回課”打造了面向年輕一代汽車科技人才的首個活動范本。產教融合的互動模式,彌合了概念化造型設計與真實造車項目的差距,有效打通了校企合作通道,既為學生提供了沉浸式實踐平臺,也助力企業構建系統化、專業化的人才培養體系,實現校企資源互補與人才共育。
從傳奇到新生,從中國到世界,212越野車的煥新之路剛剛啟程。如同幾十年前一樣,它會陪伴著新一代中國汽車設計人才共同成長,以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的思考與實踐,開創屬于中國汽車設計的新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