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巴沖突停火之后,中國防長出訪法國,雙方都談了些什么呢?在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會談中,中國防長的兩句話,又釋放了什么信號呢?
大家都知道,印巴交火中,中國出口的殲10C大放異彩,在同法國陣風戰機的較量中取得了明顯的優勢。巧合的是,就在印巴停火之后,中國國防部長董軍應邀訪問法國。法國迎接董軍的儀式很隆重,中法雙方這次碰面也談得很徹底。
一方面,中法就結束俄烏沖突進行了溝通,在美國斡旋俄烏沖突越來越有心無力的情況下,得到俄烏雙方首肯的中國的立場自然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另一方面,中法談論了亞太局勢。這其中,印巴沖突很可能是談論的重點。當法國意識到陣風戰機無法與殲10抗衡的時候,他們想要止損的話,就是降溫局勢,中國作為印巴的鄰國,態度也就顯得尤為關鍵了。除了俄烏沖突與亞太局勢,中法還就歐洲安全和中東局勢進行了溝通,在軍事合作方面也達成了重要共識。可以說,中法這次聊得很透徹。
值得注意的是,董軍結束對法國的訪問之后,就馬不停蹄來到德國,參加第六屆聯合國維和部長級會議。目前,董軍已經離開德國,在臨行之前,董軍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進行了會談。借著會談的機會,董軍送給全球兩句話:第一句,就是“中國堅定支持聯合國核心地位,堅定支持聯合國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發揮核心作用”;第二句,就是“中方將提出新的維和承諾,支持聯合國維和改革和轉型”。
第一句話什么意思呢?表面上看,中方是在肯定聯合國的作用,對外展示對聯合國的立場。實際上,中方這話可以視為說給某些國家聽的,這其中就包括美國和以色列。一直以來,美國仗著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國的身份,在全世界范圍內為所欲為,對于聯合國的表態充耳不聞。在一定程度上,美國將聯合國當成了推行自身霸權主義的工具。對于自己有利的提案,美國會聯合盟友國家來推動提案通過,即使提案不通過,美國也會該怎么行動怎么行動,而對自己不利的提案,美國則會行使一票否決權。可以說,在美國眼中,聯合國的存在感非常低。
至于以色列,它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引發了全球范圍內的抗議,聯合國已經就加沙局勢多次召開會議,呼吁加沙地帶停火。但以色列從來沒有聽過聯合國的建議,甚至在一次會議中,以色列代表撕毀聯合國憲章,這明顯是褻瀆聯合國的行為。
這個時候,董軍在德國的表態,就是在告訴以美國和以色列為首的一些國家,中國會身體力行地維護聯合國的尊嚴,支持聯合國的主張,對一些違反聯合國憲章的行為堅決說“不”。關于第二句話,董軍的意思很明確,就是中國接下來會在全球維和行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維護世界和平,中國當仁不讓。
在董軍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進行會見的同時,中拉論壇部長級會議也在北京召開,這一次有超過30個國家參加。在中美達成關稅重要共識的時間點,中拉部長級會議召開,說明參會的30多個國家已經選邊站了。中國在對美關稅戰中的表現,讓這些國家意識到一味對美妥協,只會讓美國得寸進尺,想要跟美國打交道,就需要不卑不亢,從平等的角度出發才行。而且,這些國家也意識到相較于美國,中國互利共贏的合作理念更深得人心。
在這些國家中,巴西無疑是最引人關注的國家。這次巴西總統盧拉帶隊不僅參加論壇,還對中國進行訪問。在這次行程中,中巴除了簽署多項合作文件之外,還發表了共同維護多邊主義的“中巴聯合聲明”,在聲明中,中巴明確“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行徑”,這里說的是哪個國家,大家都心知肚明。而且,對于烏克蘭危機,中巴同樣發布了聯合聲明,雙方都呼吁“希望俄烏雙方盡快開啟直接對話”。
可以說,從中國防長訪問法國,到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進行會談,再到中拉論壇部長級會議召開,中國的大國責任體現得淋漓盡致。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不斷發展,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前來尋求同中國進行合作,畢竟,“互利共贏”同“美國優先”可是有本質區別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