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烏木,估計不少對收藏,或者是木材市場有所了解的應該都是比較熟悉的。
在我國民間,也確實流傳著“家有烏木一方,勝過珍寶百箱”的說法,即一方烏木,就能勝過上百箱的珍寶了,這也足以彰顯烏木的珍貴價值。
那么,這烏木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木材,又為何如此昂貴?讓我們一同深入了解。
一、什么是烏木?
烏木并非指某種特定樹木,它是經過數千年甚至上萬年地質作用形成的“碳化木” ,也被稱為“陰沉木”。
當遠古時期的樹木因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被埋入河床、沼澤等低洼處,
在缺氧、高壓以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歷經漫長歲月的碳化過程,原本的木質結構發生改變,逐漸形成了一種烏黑的木材,從而得名“烏木”。
從烏木的名稱也看得出來,這種牧草的最大特點,就是外觀具有獨特特征,顏色多呈烏黑、深褐或黑褐色,表面光滑且帶有特殊的金屬光澤。
其紋理細膩,有的如行云流水,有的似山水畫卷,極具觀賞性。而且烏木質地堅硬,密度非常較大,入水即沉,具有很強的防腐耐磨性能,在古代民間多叫它“陰沉木”。
二、烏木的價值有哪些?為何如此昂貴?
烏木的昂貴,源于多個方面。從稀缺性來看,烏木的形成條件極為苛刻,需要特定的自然環境和漫長的時間沉淀,且隨著環境變化和資源的不斷開發,天然烏木的存量越來越少,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就是這個道理。
從文化價值角度,烏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被視為辟邪納福的圣物。
古代達官顯貴、文人雅士常將烏木制成藝術品或家具,彰顯身份地位。
《本草綱目》中也記載烏木有解毒、治療風濕等藥用價值,進一步提升了其文化內涵。
在實用價值上,烏木材質優良,是制作高檔家具、工藝品的絕佳材料。
用烏木制作的家具,不僅美觀大方,還經久耐用;雕刻而成的工藝品,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和觀賞價值。
同時,烏木在現代科學研究中也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研究遠古時期的生態環境和氣候變化。
三、這些樹木可能成為烏木
并非所有樹木都能形成烏木,常見的能形成烏木的樹種主要包括楠木、紅椿、麻柳、青岡等。
楠木,尤其是金絲楠木,是形成優質烏木的重要樹種之一。金絲楠木質地溫潤柔和,紋理細膩通達,在形成烏木后,保留了其原有的細膩紋理,同時又增添了沉穩厚重的氣質,其價值更是成倍增長。
紅椿木材質堅韌,紋理美觀。在碳化過程中,紅椿木的木質結構發生變化,硬度和密度進一步提升,形成的烏木具有獨特的紅色調,在市場上備受青睞。
麻柳木生長廣泛,其形成的烏木雖然在質地和色澤上稍遜于楠木、紅椿形成的烏木,但也具有一定的價值。麻柳烏木紋理粗獷豪放,常被用于制作具有獨特風格的工藝品。
青岡木材質堅硬,耐腐耐磨。青岡烏木顏色深沉,質地致密,是制作高檔家具和雕刻的優質材料。
烏木作為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珍貴遺產,兼具稀缺性、文化性和實用性,其價值不言而喻。
然而烏木的形成,是一個非常復雜又漫長的過程,這就相當于是一個不可再生資源,是可遇不可求的。
小編聽老一輩人說,在幾十年前,很多地方修水庫,當時就發現了不少烏木,但是如今卻少之又少了,如果發現一塊絕對能上熱搜頭條,可見其稀缺性了。
你們可曾見過烏木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