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霹靂15空空導彈,在印巴實戰中戰績亮眼,國際社會也在刷新對中國武器的認知,看到中國武器的好評如潮,美國接受不了,AIM-260首次亮相,號稱能碾壓中國的PL-15?
美國在武器方面,一定要逞能領先,霹靂15的實戰表現,美國看到沉不住氣了,近日馬上在內利斯空軍基地,測試用的CRJ700試驗機上,掛載了AIM-260導彈組件,也有網友爭論說這只是近似類型的導彈,但是這次的測試顯然是真實的,美國也在研究自己的空空導彈,面對印度的戰況同等情況下,發射的打擊距離,精準度,摧毀烈度,抗干擾能力,不同作戰場景下的偏差等等。
美軍之所以要急于亮出測試導彈,也在焦慮中國武器,并非此前美國斷言的技術流重視研發,缺少實戰經驗打造不出來厲害武器,現在美國似乎改變了看法,霹靂15協同殲10CE的表現,被貶低中國武器的狠狠打臉,也讓印度空軍敗得相當難看。
美國急于要亮出新型的空空導彈,就急于要證明美空軍也有同類型的武器,不會因為霹靂15的厲害就遜色低頭。美國要把AIM-260打造成新型主力武器,作為新的遠程空空導彈,替代正在服役中的AIM-120型號。
其實這款AIM260導彈,是美軍為了搭載F22空中作戰平臺研發打造的,但是在今年首次空開亮相,聲稱已經完成了幾十小時的測試,進入了量產的環節,預計會在2026年正式部署作戰能力,產能會超過AIM120生產。
AIM導彈是美軍對抗中國空戰的制勝法寶?它究竟有何厲害之處?這款超視距導彈是空對空導彈,射程為200公里,按照空空導彈的射程,只是及格線,并沒有更為突出的表現。
但是它的速度能達到每小時5馬赫,從而為短距離的發射增加了打擊效率,每小時飛行速度達到6000公里,發射200公里的距離,需要多久時間能抵達打擊目標?只需要1.96分鐘!也就是不足2分鐘,就能打擊到200公里之外的目標。
網上有說法,表示美國的這款AIM射程實際上能達到300公里,因此才會拿來作為對抗中國霹靂15的主要武器。
對比AIM-260空空導彈,霹靂15的射程是多少?出口型號的霹靂15達到了射程200公里,自用型的射程在300公里,也有說能達到400公里。AIM每小時能飛行5馬赫的速度,每秒900的飛行能力,霹靂15的速度為每小時4-4,5馬赫,末端速度能達到9馬赫,在高拋彈道的模式下,末端打擊有著難以攔截的優勢,因此也被敵人忌憚。
這兩款導彈的精準度如何?
AIM260使用主動雷達探測預警,加上紅外復合制導模式,使用雙向數據鏈,升級毫米波雷達導引,精準度非常高,探測距離能夠在40公里,對多個目標也能同時鎖定和追擊,一次性能攻擊三個不同方位的目標,且都能精準命中,具有很強悍的作戰實力。
霹靂15使用我國的北斗衛星系統進行定位和導彈指引,制導模式也是多樣復合,主動和被動復合制導方式,量子雷達增加精準度和通信數據鏈的加密保障,對敵人飛行器的識別和抗電子干擾能力,都有著很明晰的表現。有源相控陣雷達導引,一次能攻擊2個不同目標,如果這個參數是準確的,那么在同時打擊多個目標時,或許會有差異。
動力系統方面,美國的AIM260使用三脈沖固體火箭發動機,在不同階段多次點火推進。
我國的霹靂15是雙脈沖固體火箭發動機,也是分段點火,但是末端的沖力更大速度更快。
在建造成本對比方面,AIM260量產價格為300萬美元起,美國空軍的采購數量目前沒有爆出更可觀的計劃。
霹靂15出口型號的價格為170萬美元起,200萬美元一枚基本能封頂,價格成本優勢也很明顯。
自用型價格應該也不會高出許多,在建造成本方面,霹靂15能夠在同等作戰質量前提下,部署更多數量,因此讓更多的導彈武器實現更密集的戰力效果。
霹靂15目前在我國空軍戰備序列中是標配武器,而美國的AIM260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交付。
綜合對比能發現,AIM260作為美國的新型空空導彈,有著一定的優勢,比如動力系統,打擊能力,但是要想達到碾壓霹靂15的作戰目的,恐怕難以實現,畢竟這兩款導彈的烈度接近,而霹靂15也有自己的優勢難以被替代,同時還有著部署數量更多的優勢,同等條件下,能夠以更猛烈火力打擊敵人,造成更大程度的毀傷。
正因為有著如此強悍的實力,霹靂15如同“霹靂”,震驚了美國為首的西方,也捍衛中國的空中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