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歐厝社區煥新的街巷
海蠣殼鑲嵌的墻體與
現代化設施相映成趣
印證著這個“城中村”向“城中景”的蛻變
5月14日,由翔安區委文明辦主辦的“促興翔談”主題活動走進煥然新生的歐厝社區,以“城中村改造提升塑形,鄉風文明鑄魂”為主線,通過主題宣講、實踐導覽與非遺體驗三大板塊,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城市發展的共生之道,吸引了近百名城鄉規劃專家、文化學者及多個社區代表參與。
文化基因解碼
文化根脈的現代轉譯
活動開場,閩南文化研究專家林鴻東、紅磚雕非遺傳承人史文滄及廈門南洋職業學院講師黃憑獵三位城鄉融合發展的踐行者與領航者,用多維視角為參會者解碼城市更新的深層邏輯。
林鴻東以《如何在城鄉發展實踐中運用“5C”文化創意理論》為主題,揭示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方法論體系。
史文滄是歐厝社區現代化治理的全程參與者,他以《文創賦能社區新生》為主題,分享了將海蠣殼、紅磚雕等在地元素融入社區改造的實踐。史文滄展示的文創市集、非遺工坊等活化案例,印證了文化基因對破解“千村一面”困局的關鍵作用。
黃憑獵在建筑行業有非常豐富的經驗,他以《城中村改造的思與行》為題,從建筑學視角解析城中村改造的底層邏輯。
街巷間的共生課堂
行走歐厝看鄉風文明
在歐厝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觀摩了翔安區金海街道歐厝社區,實地了解該社區城中村現代化治理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
據了解,經過城中村現代化治理,歐厝社區在文化傳承、資源盤活、產業發展、兩岸融合等方面具有鮮明特色,是廈門城中村現代化治理成效的生動縮影。
活動尾聲,非遺體驗區成為人氣焦點。海蠣殼經過鑲嵌打磨化作時尚飾品;漆扇制作體驗中,傳統技藝與當代繪畫碰撞出獨特美學。這些“可帶走的鄉愁”不僅讓傳統文化觸手可及,更開辟了文旅融合的新可能。
據悉,“促興翔談”主題活動由翔安區委文明辦主辦,此次活動是系列活動的第二期,旨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充分發揮精神文明凝聚群眾、引領風尚的積極作用。此前,系列活動還走進?工創集團(廈門)產業園,搭建政—企—社對話平臺,共同探索?清朗政風護航發展、數字動能激活就業、文明鄉風浸潤企業?的翔安實踐。
翔安首證,就在大嶝……
零門檻闖入童話秘境!翔安后花園,50畝花海美到心巴上~
剛剛確認!翔安新增這座跨海大橋,傳來新進展……
編輯\任旭萍 攝影\朱毅力
一校\蔡佳怡 二校 \張琳
一審\任旭萍 二審\朱毅力 三審\陳興
翔安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