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寧夏大武口區長勝街道龍泉村,白墻黛瓦的農家小院、主題鮮明的文化墻繪、整潔有序的村容村貌,處處彰顯的生機與活力讓人眼前一亮。這個背靠賀蘭山的塞北村落,近幾年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多項榮譽,蹚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發展的新路子。
近年來,寧夏大武口區龍泉村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持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全面提升農村垃圾綜合治理水平,加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針對村道沿線、廣場等公共區域的環境衛生,龍泉村組織村保潔隊實時進行清理打掃,還號召村民利用空閑時間積極參與垃圾清理志愿服務,用各式各樣的鮮花、廢棄的輪胎、酒瓶等“建材”裝扮自己的小院兒。隨著人居環境整治不斷深化,村車亂開、亂占道、垃圾亂扔等種種不文明現象一去不返,如今的龍泉村家家整潔、處處優美,刷新了“顏值”,也提升了內在“氣質”。
大武口區龍泉村借助“山莊田”的自然特點,建設核心接待區、泉耕生態區、泉上農莊休閑區、民俗文化區、田園農樂區、泉潤棗樹區等功能分區;以龍泉山莊、賀鹿莊園、溫室采摘、民俗文化體驗等業態為代表,形成了“吃農家飯、住農家院、賞農家景、體農家情”的鄉村文化旅游發展體系,鄉村旅游蓬勃興起;先后成功開展全國四季村晚、中國農民豐收節、桃花節、櫻桃節等活動,獲得了良好的旅游口碑和知名度;大力推進“互聯網+鄉村旅游”“公司+農戶+電子商務”模式,走品牌化路線,不斷擴大品牌矩陣,提升市場知名度;形成龍泉村百年大棗、草莓、葡萄、溜達雞、面粉等特色農產品“線上線下”齊頭并進的銷售局面;打造“賀蘭山下第一村”鄉村旅游品牌,成為西北地區最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目的地之一。
寧夏大武口區龍泉村歷史悠久,村內保留了明代長城、烽火臺,古老的賀蘭山巖畫,漢代遺址等珍貴的歷史古跡,村內9個天然泉眼四季涌流,泉水富含鍶元素,土壤硒元素含量高。依托這些優良的自然資源,龍泉村通過產業鏈的優化組合,開發建設休閑觀光旅游田園綜合體,大力發展草莓、人參果、大櫻桃等設施種植農業;打造出“鄉間別暑”“郭江老磨坊”“聚香園面館”等本土農家樂26家;搭建設施溫棚近百座,占地300余畝,年產新鮮蔬菜瓜果20余萬公斤,年產值達到44萬元;大力發展肉羊、肉牛養殖,年存欄量1200多頭,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由28萬元提升至140萬元,人均收入達到2.3萬元;帶動村民就業增收,寧夏綠尚鮮果蔬產銷專業合作社、龍泉花卉休閑觀光合作社共帶動30余戶村民參與餐飲服務、旅游開發等服務業當中。龍泉村村民王玉琴就是其中一人,前兩年聽聞村上大力發展旅游業,王玉琴返村創業,開起了農家樂,足不出戶都比在城里打工賺的多。
大武口區龍泉村以村規民約為抓手,結合村情實際、依據法律法規發動群眾參與制定規約,將反對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納入核心內容,推行婚前報備承諾制,規范酒席規模、迎親標準等細節,旗幟鮮明抵制炫富攀比;依托紅白理事會等“四會”自治組織,劃定禮金紅線,黨員干部帶頭簡辦,結合本村實際自編自導的快板表演榮獲寧夏大武口區區首屆移風易俗文藝作品三等獎,讓“移風易俗”真正內化為村民的思想觀念,外化為村民的自覺行動;通過開展“文明戶”“好婆媳”等評選,培育文明榜樣,推進婚事新辦流程化,近年來,先后涌現出好兒媳張梅花、張小倩等一批孝老愛親的典型。
下一步,龍泉村將打造“環境優美、產業豐美、社會和美、鄉村純美、生活甜美”的“五美”村莊。
來源: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