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賽事活動很多,對于我們這類運動愛好者而言,有很多選擇,現在長三角一體化越發深入,交通也比較便利,比完賽順便看看風景,運動游玩兩不誤。”近段時間,有不少從周邊城市駕車來到上海參與家庭馬拉松、斯巴達勇士賽的選手在沖過終點后感嘆,現在“賽事”這個名詞的含義正變得愈發多元,相關的活動也越來越多。憑著一張參賽證或者門票,在舉辦地吃喝玩樂,正成為越來越多賽事的標配。
5月16日,第五屆長三角國際體育節組委會在上海宣布,本屆體育節將于5月24日在徐家匯體育公園拉開帷幕,至11月下旬閉幕。除了28項體育賽事活動,組委會還首度公布10條賽事旅游推薦線路,讓“跟著賽事去旅行”和“一張參賽證玩轉滬蘇浙皖”成為現實。
共贏
近年來,長三角成為各類體育賽事的熱土,杭州亞運會、長三角國際田徑鉆石賽、亞洲舉重錦標賽等高級別賽事及群眾體育活動都將目光投向這片土地。賽事活動數量的增加除了帶來門票、食宿、賽事周邊等收益,也讓相關地區的賽事“軟實力”不斷提升,形成以辦賽經驗較為豐富的上海為龍頭,輻射帶動其他區域不斷進步、實現互利共贏的良好模式。
去年,足協杯決賽首度在浙江溫州舉辦,不論是賽事方,還是承辦場地——溫州奧體中心方面,在各種場合的交流中,都提到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希望通過對接上海等地成功辦賽的經驗,為未來更多賽事落地打下基礎。“上海辦過很多比賽,經驗豐富,我們還有很多可以提升的方面,希望未來能夠再增加一些交流學習和借鑒。”當時賽后,足協杯與溫州方面的辦賽代表對記者說道。聽得出來,在賽事經濟效應展現得越發明顯,文旅商體展融合不斷加深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長三角地區希望通過承辦更多賽事活動,不斷提升參賽、觀賽體驗,為城市的發展再添一把火。
2025長三角國際田徑鉆石賽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賽事活動在長三角的越發火熱,也給不少申城的賽事公司和專業運營團隊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前不久剛落幕的長三角國際田徑鉆石賽,與早前的田徑鉆石聯賽上海站便“師出同門”。經過今年的積累與發展,這項賽事已逐漸成為長三角地區的一張“體育新名片”,也讓申城的專業賽事運營團隊有了更多一展身手的舞臺。斯諾克、電競、路跑等在長三角地區受到歡迎,在發展成熟的賽事中,也時常能見到申城辦賽團隊的身影,可以說,長三角一體化的深入和體育賽事活動的持續火熱,讓賽事的主辦方、承辦地和運營方之間形成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潛力
賽事活動越來越多,不僅激發了區域活力,為運動愛好者提供了更多選擇,更讓人看到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不斷融合,在長三角地區進一步發展的潛力。
過去幾年的F1中國大獎賽期間,上海國際賽車場商貿區內熱鬧非凡,幾乎每隔幾步就能碰到從蘇浙皖等周邊地區駕車而來的觀眾。為此,F1中國大獎賽方面特別根據購票人群的實際情況,推出“賽票加旅行”“賽票加住宿”“賽票加停車優惠”等多項定制服務,用產業化的思維努力放大賽事活動可能出現的溢出效應。或許受到啟發,如今越來越多長三角體育賽事也開始用“產業化”的思維模式,推出更多活動。歷史悠久、備受參與者喜愛的新民晚報杯暑期中學生足球賽不僅主動走進長三角,還推出了越來越多文創產品,在讓品牌更深入人心的同時,也激發賽事產業的潛力。如今,長三角地區的許多業余臺球比賽將場地選在商場;群眾射箭比賽的場地邊,總會搭起幾個文創產品體驗活動區;越來越多的餐飲和旅游業者,也開始借著體育賽事活動的東風,推出相關的定制產品……這些都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背景下,體育產業迎來良好機遇,未來大有可為的證明。
“長三角體育節不僅要讓參賽者和觀眾比得開心,看得高興,還要讓大家玩得盡興。”5月16日的發布會上,滬蘇浙皖的與會代表不約而同地表示。在參與健身,參加體育賽事成為越來越多市民日常生活重要組成部分的背景下,長三角地區的體育賽事活動和體育產業,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舞臺,即將開幕的第五屆長三角體育節或許就會成為全新的開始,未來,更加值得期待。
原標題:《一張參賽證,讓運動愛好者玩轉滬蘇浙皖》
欄目編輯:江妍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陸瑋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