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聯社報道,前不久,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記者提問,開幕的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現場,為什么會懸掛所謂臺灣地區“邦交國”海地和圣盧西亞的國旗?林劍表示,中拉論壇是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開展互利合作的重要平臺,中方一貫歡迎并支持拉共體成員國參加論壇框架內的活動。
2025年5月13日,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拉共體各成員國外長及代表出席。王毅說,十年前,中方和拉方領導人共同宣布成立中拉論壇,倡導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經過十年悉心耕耘,論壇機制已成為中拉平等對話、互利合作的重要平臺,為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增添了新內涵,為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注入了新動能。王毅總結了十年來中拉論壇取得的成果。
特朗普(資料圖)
對于“邦交國”主動訪華,與中國探討合作的行為,島內當然非常擔憂。近年來,由于民進黨倒行逆施,不僅破壞了兩岸關系,也讓中國臺灣地區失去了大量的“邦交”,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拉美地區。從2017年巴拿馬與中國建交后,緊接著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尼加拉瓜也紛紛與臺當局切割,到了2023年,洪都拉斯也選擇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目前,臺當局的“邦交”數量已經僅剩12個,如果海地與圣盧西亞也都選擇與中國建交,那么很快其“邦交”就會跌破個位數,進一步證明民進黨掌權的失敗。
這次,海地和圣盧西亞公開參加中拉論壇,證明兩個國家已經有倒向了中國大陸的趨勢,與臺當局“斷交”應該不遠了。蔡英文八年執政,有10個“友邦”斷交了。相信,賴清德4年,有幾個斷交也很正常。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去年的貿易額高達5184億美元,不是民進黨當局撒那點小錢能比擬的。而該地區一直被被美國看成自己的“后院”,也是臺當局所謂“友邦”的集中區域。一旦對該地區的影響力加大,這些臺“友邦”必定會陸續拋棄臺當局。即使是美國還想阻攔,那也是有心無力。
中國臺灣地區風景(資料圖)
去年前三季度,中拉貿易額達4200億美元,從巴西大豆到智利銅礦,中國需求正取代美國成為地區經濟引擎。此次論壇期間,中方反對貿易霸凌的立場贏得廣泛響應,臺所謂“邦交國”轉向,不過是這股歷史潮流縮影。當發展機遇與政治現實疊加,拉美國家用腳投票選擇早已注定。中拉論壇聚光燈下,兩條脈絡清晰可見:中國與全球南方國家攜手反抗霸權堅定步伐,地區所謂“國際存在”的日漸式微。
事實上,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公認準則,183個國家與中國建交,尤其可見,一中原則多么深入人心。中國統一大業更是大勢所趨,這不是美國與中國臺灣地區勾結就可以阻擋的,而臺邦交國來華,或與臺斷交,都說明了他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一直以來,拉美國家都被美國視為“后花園”,過去拉美面對美國強權政治和霸權霸凌,敢怒不敢言,而拉美國家長期貧弱,和美國的關系很大。但隨著中國國力不斷增加,號召世界團結一致,而拉美國家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成為反抗霸凌的重要支撐之一。
中國臺灣地區風景(資料圖)
展望未來,中拉合作正駛入發展快車道。在多極化浪潮下,雙方以平等互利為基石,打破傳統國際秩序桎梏,攜手提升發展中國家話語權。無論應對氣候變化,還是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中拉合作都成為制衡單邊主義重要力量。經貿領域,貿易規模擴大、結構優化,新興領域合作不斷涌現;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將與拉美國家并肩前行,以深化合作為紐帶,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國際舞臺上展現大國擔當,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