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前腳在中東三天狂攬數萬億美元投資,上演“金元外交”高光時刻;后腳就拋出愿意訪華的重磅消息,卻又在中東喊話要“截胡中國影響力”。如此矛盾又充滿火藥味的舉動,背后到底藏著怎樣的霸權迷思?
3月14日到16日,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首次外訪,目標直指中東“土豪三兄弟”沙特、卡塔爾和阿聯酋。這場訪問與其說是外交行程,不如說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財富收割戰”。在沙特,特朗普與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的會晤堪稱“豪橫”,雙方直接甩出超6000億美元的采購協議和投資承諾,其中1420億美元的軍事大單更是刷新美沙合作紀錄,美國軍工巨頭們怕是做夢都要笑醒,特朗普也順勢給自己政績簿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轉頭到了卡塔爾,2小時閉門會談后,一系列協議直接炸出至少1.2萬億美元的經濟交流預期。從波音飛機到武裝無人機采購,再到卡塔爾投資局放話未來十年砸5000億美元進美國市場,明眼人都能看出,卡塔爾這是在用真金白銀買美國的“安全保險”。
而阿聯酋也沒落下風,200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涵蓋航空、能源等核心領域,總統大手一揮承諾未來10年投資1.4萬億美元。短短三天,數萬億美元投資入賬,特朗普這場中東之行堪稱“史詩級淘金”。
當然,這些都是合作意向,有多少是中東土豪國為了滿足特朗普的虛榮心而夸下海口,又有多少能真正落地,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就在特朗普結束中東訪問后不久,彭博社報道,他在福克斯新聞采訪中表示愿意飛到中國,與中方就外交政策和經濟問題進行會談,并強調中美關系“很重要”。這一表態乍一看,似乎釋放出了積極的信號,讓人看到了中美關系緩和的希望。
可他轉頭在談及中東成果時,直接撕下偽裝:“這些國家本來要投向中國,把中國視為母國,但這不會發生了!”甚至揚言要把中東國家“鎖死”在美國陣營。這話一出,全世界都看明白了——特朗普的中東“金元攻勢”,不僅是為了錢,更是沖著打壓中國在中東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來的!
近年來,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堪稱“教科書級增長”。從成功撮合沙特和伊朗世紀大和解,到與中東各國開展基建、能源、貿易等全方位合作,中國用“和平共贏”的誠意贏得中東國家的信任。就說最近,中國和沙特剛簽下57項農業協議,價值超250億,這充分說明中東國家根本不想在中美之間“二選一”,而是希望擁抱多元合作。
而美國,長期以來試圖在中東維持霸權地位,面對中國的崛起,自然心有不甘。特朗普此次中東之行,雖然短期內通過經濟利益誘惑,暫時穩住了美國與中東三國的關系,但從長遠來看,中東國家追求戰略自主、外交多元化的趨勢不會改變。美國在中東的種種困境,如“杜魯門”號航母戰機頻發墜海事故,以及與胡塞武裝簽訂停戰條約,都顯示出美國在中東的霸權地位正面臨挑戰。
中國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是靠實實在在的合作、和平解決爭端的智慧積累起來的,和美國靠“金元誘惑”“軍事威懾”的霸權手段有著本質區別。未來,中美在中東的博弈注定激烈,而特朗普的訪華愿望若能實現,無疑將成為觀察兩國關系走向的關鍵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