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直新聞報道,中美兩國12日發布的這份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特約評論員劉和平表示,我注意到,對于這份聯合聲明尤其是中美首階段經貿談判的結果,外界關注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輸贏”這兩個字上,也就是在這一回合的較量中,中美究竟誰輸了誰贏了。然而在我看來,這一觀察的視角過于表面化甚至是過于膚淺了。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舉行媒體吹風會(資料圖)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媒體吹風會。據美國彭博社報道,貝森特宣布,中國和美國已達成協議,雙方同意在90天內大幅降低關稅,將稅率下調115%。貝森特表示,中美兩國在談判中一致認為,雙方都不想“脫鉤”,“我們進行了非常熱烈的討論,雙方都表現出極大的尊重。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我們有共同的利益,我們都對貿易平衡感興趣,美國將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5月12日注定是一個充滿歷史性的時刻。根據中美共同發表的聯合聲明顯示,中美兩國都認識到兩國雙邊貿易對自身乃至全球經濟的重要性,為此雙方都做出承諾在5月12日前采取以下舉措。美國方面,暫停4月2日對華加征的24%關稅,暫停期為90天。剩余10%繼續保留。4月8日、4月9日兩項行政令中,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則全部永久取消。中國方面,同步暫停對美國商品加征的24%關稅。暫停期同樣為90天,同樣保留10%關稅。
值得指出的是,美方也在第一時間突發有關中美貿易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的消息。可以看出,這次難得中美雙方均稱會談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并都宣布于12日發布會談達成的聯合聲明。這就意味著,特朗普當局悍然挑起這輪關稅戰以來,中美首次在關稅問題上對外釋放了緩和的信號。對于此次會談驚人的高效率,有人感到出乎預料,其實也很正常。這說明美國真的感受到痛了,扛不住了。
特朗普(資料圖)
自2025年4月以來,中美關稅戰持續升級。美國對華加征的關稅從34%飆升至145%,中國則以125%的反制關稅強硬回應,全球供應鏈因此陷入劇烈震蕩。洛杉磯港數據顯示,4月底來自中國的貨運量同比下降67%,美國消費者開始面臨貨架空置的危機。與此同時,中國對美出口額在一季度環比下滑17.6%。這場博弈的關鍵轉折點出現在稀土礦產領域,中國自4月2日起對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直接擊中美國軍工產業的命門。
在中美會談之前,就有消息說,特朗普松口談判其實是想讓中國在關鍵礦產領域高抬貴手,放寬出口限制。現在看來,所言非虛。因為中美剛剛宣布會談成果,就有彭博社的記者來探口風,而咱們并未就此給出準確答復。不過就在當天,我國7個省份的主管部門齊聚湖南省長沙市,召開加強戰略出口全鏈條管控工作部署會。會議指出,戰略礦產出口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加強出口兩條管控是關鍵。
礦產(資料圖)
不過,中國企業赴美建廠依舊無法解決問題。美國當地所存在的工人工作效率、法律法規、產業集群度、供應鏈密集度等因素大大提高了在美國構建生產線的成本。其次,政策風險仍是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包括美國政府的持續換屆,以及各州對華資本的不同態度。例如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雖對中資持開放態度,但得克薩斯、南卡羅來納等州早已豎起政策壁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