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近日,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拉共體各成員國外長及代表出席。王毅說,十年前,中國領導人和拉方領導人共同宣布成立中拉論壇,倡導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經過十年悉心耕耘,論壇機制已成為中拉平等對話、互利合作的重要平臺,為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增添了新內涵,為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注入了新動能。
中拉合作既具有深刻歷史淵源,也基于強烈的現實需求。近年來,中拉政治互信更加牢固,高層互訪愈發頻密,實現了真正的“雙向奔赴”。僅2023年,巴西、洪都拉斯、阿根廷等11位拉美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訪華。在今年中拉論壇上,來自巴西、智利和哥倫比亞的國家最高領導人與會,同中方達成重要合作共識,簽署大量合作協議,在中拉交往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目前,中國已同地區16國建立了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伙伴關系。
本次會議最重要的共識是,中拉論壇十年有成,雙方將拓寬合作領域,提升合作質量;中拉發展命運與共,雙方將堅定攜手、風雨同舟,應對外部干擾;中拉團結恰逢其時,作為全球南方重要成員和推動世界多極化發展、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雙方將加強團結合作,共應變局亂局;中拉合作前景廣闊,中拉攜手將打造20億人口量級超級大市場,為各自增長和全球發展提供新引擎、開辟新機遇。
臺灣(資料圖)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記者提問,近日開幕的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現場,為什么會懸掛所謂臺灣“邦交國”海地和圣盧西亞的國旗?林劍表示,中拉論壇是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開展互利合作的重要平臺,中方一貫歡迎并支持拉共體成員國參加論壇框架內的活動。
中方這話說得很明白,雖然這兩個國家尚未與中國大陸建交,但中拉論壇是中方與拉共體之間的論壇,這兩個國家作為拉共體的一員,自然可以參加論壇,中方也是歡迎和支持的,即使這倆國家是所謂的“臺邦交國”。一番表態不僅盡顯中國大陸的風度,也以退為進打了臺當局一個措手不及。要知道,臺當局現在僅剩12個所謂“邦交國”,倘若失去海地與圣盧西亞,賴清德及民進黨必將受到來自島內的更大壓力。
特朗普(資料圖)
從2017年巴拿馬切斷對臺“邦交”關系后,現在臺當局只剩下12個所謂的“邦交”。若海地和圣盧西亞也選擇與中國大陸建立外交關系,那么臺島的“邦交”就將跌破個位數,這進一步說明一個中國是國際共識,賴清德之流搞“臺獨”不得人心。而且,被民進黨當局視為“靠山”的美西方,并沒有在臺海下場的想法。日前,法國主動邀請了我國的董軍防長前來訪問,還給予了極高規格的待遇,并達成了中法軍事合作。這些情況,進一步說明兩岸統一是歷史大勢,賴清德、蔡英文之流無法阻擋。
值得一提的是,5月12日,中美就貿易談判的相關細節發表了聯合聲明,但是特朗普表示協議的達成對中美雙方都是極好的,而且這會對統一與和平非常有利。雖然隨后美國在臺協會對此進行了澄清,表示特朗普的講話是針對中美貿易而言,但解釋有些許牽強,首先中美之間的貿易根本不存在什么統一問題,再者如果真要澄清,那也應該由國務院或者白宮方面出面,現在由所謂的美國在臺協會出面澄清,則讓這份說明更像一個“臺灣專供版”,給民進黨當局一個心理安慰罷了。
特朗普(資料圖)
賴清德自上臺以來一直在推進“以武謀獨,其最大的外部助力之一便是美國政府。特朗普在這個問題上現實許多,對以賴清德為首的“臺獨”分子的折騰也并不熱衷,現在甚至拋出了“籌碼論”,這讓島內某些人緊張起來。總而言之,局勢的變化恐怕超過“臺獨”分子的想象,他們賴以維持存在感的“邦交國”與美方支援,現在來看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松動。正好近日就是賴清德上臺一周年的公開演講,這位“以武謀獨”的“臺獨”分子在受此挫折后是不是會收斂語氣、緩和局勢,目前來看有值得期待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