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韓國國防部突然宣布,同意部署美國的“薩德”反導系統。
樂天集團為了迎合美國的政策,主動為“薩德”的部署提供場地。
這件事在當時鬧得很大,不少中國人走上街頭表示抗議,要求抵制韓貨。
如今九年過去了,樂天早已被趕出中國,卻沒有多少人再提起薩德了。這是為什么呢?
2016年,時任韓國總統的樸槿惠一意孤行,堅持安裝美國的"薩德"反導系統。
樂天集團主動讓出了自家的高爾夫球場,作為部署薩德的場地。
韓國官方媒體信誓旦旦地宣稱,最快半年內就能完成"薩德"的部署任務。
這一連串的舉動,引發了中國的不滿。
因為我們知道,韓國表面上是想針對朝鮮,安插薩德系統,實際上就是為了針對中國!
在各大城市的街頭巷尾,憤怒的民眾自發走上街頭,在樂天超市門前拉起抗議橫幅,高喊抵制的口號。
一時間,抵制樂天的呼聲此起彼伏,匯聚成一股洪流。
與此同時,國家旅游局也火速發布赴韓旅游提示,呼吁國人審慎考慮赴韓旅游計劃。
這無疑給韓國本就低迷的旅游業,帶來了當頭一棒。
事態進一步升級,中國各界開始全方位抵制韓國商品和服務。
樂天集團首當其沖,官網遭到黑客的猛烈攻擊,一度陷入癱瘓。
集團經營的業務,單月虧損竟高達1160億韓元。
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市場,樂天幾乎被逼到窮途末路,處境岌岌可危。
出人意料的是,在韓國國內,反對的聲音也不絕于耳。
成千上萬的韓國民眾走上街頭,抗議政府部署"薩德"的決定。
不過他們并不是為了中國,而是擔心強大的"薩德"雷達,會危害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
更有人憂心忡忡,一旦"薩德"部署完成,周邊地區將成為大國博弈的前沿陣地,隨時面臨被核打擊的風險。
一時間,中韓兩國關系降至冰點,劍拔弩張。
可韓國仍然沒有銷毀薩德的打算,就這樣,薩德成了強烈威脅中國安全的存在。
韓國執意要在本土部署"薩德"反導系統,表面上是為了應對朝鮮的導彈威脅,實際上卻是在配合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
這個看似針對朝鮮的舉動,實則是美國在東亞布下的一盤大棋。
美國人盯上了"薩德"那強大的雷達系統。
他們打算借助"薩德",在韓國架設一架監控中國的"望遠鏡"。
這個"望遠鏡"可不一般,它能夠實時獲取中國東部、華北以及東北地區的軍事活動信息。
甚至能夠窺探到中國,導彈發射的詳細數據。
美國人圖的就是這個,他們想借此增強自己的反導能力,削弱中國的戰略威懾力量。
但美國的野心遠不止于此,他們還打算將"薩德"擴展到菲律賓等地,最終在亞太地區構建起一張覆蓋全球的反導網絡。
這樣一來,美國就能在近程和遠程兩個層面,同時對付中國和俄羅斯,牢牢維持自己的軍事優勢。
說到底,美韓兩國部署"薩德"還有更深層的考量。
朝鮮戰爭的硝煙雖然已經散去,但戰爭的陰影依然籠罩在朝鮮半島上空。
美國借助"薩德"入韓,迎合了自己在亞洲地區的戰略部署,可謂是一舉多得。
面對美韓的種種圖謀,中國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解放軍在黃海、渤海等區域連續舉行多次針對性軍事演習,展示了捍衛國家安全的堅定決心。
在中國的多管齊下之下,"薩德"雖然最終落戶韓國,但它的戰略價值已經大打折扣。
歲月如梭,轉眼來到2025年,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薩德"話題,如今卻鮮有人提起。
面對"薩德"入韓,14億中國人似乎集體陷入了沉默。
就連去年韓國揚言要重啟"薩德"系統,在國內輿論場也未掀起多大波瀾,似乎人們已經習以為常。
這種轉變的背后,是中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和科技水平的長足進步。
近年來,中國的導彈技術實現了多維度的突破,形成了對"薩德"系統的全面壓制態勢。
東風系列導彈可謂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些導彈射程遠,速度快,突防能力強,讓"薩德"防不勝防。
尤其是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更是讓"薩德"頭疼不已。
它采用了先進的變軌技術,速度可達5倍音速以上,"薩德"的攔截彈根本就追不上。
更可怕的是,東風-17還運用了錢學森提出的彈道變軌理論,讓"薩德"無法預判它的飛行軌跡,更別提攔截了。
除了導彈技術,中國還開發出了先進的電子干擾設備,能夠有效削弱"薩德"雷達的探測能力。
與此同時,中國的軍事現代化進程也在加速推進,構建起了一套"降維打擊"的優勢體系。
定向能武器和頻譜干擾技術,能夠遮蔽"薩德"雷達的"眼睛",網絡戰則能擾亂"薩德"指揮系統的"神經"。
而中國的導彈部隊更是形成了一張"高低搭配"的立體化突防網絡,讓"薩德"防不勝防。
在這種形勢下,"薩德"系統的戰術價值正在逐漸下降,對中國的威脅也在減弱。
"薩德"對低空低速目標的探測能力有限,而中國在無人機技術上已經領先于世。
更重要的是,"薩德"攔截導彈的造價高得嚇人。
韓國根本負擔不起后續的維護費用,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薩德"逐漸被冷落。
有意思的是,中國還借助"薩德"議題,引導國內產業實現了升級,在安全和經濟之間取得了微妙的平衡。
新型作戰樣式的出現,更是解構了傳統的防空體系。
中國在無人機集群技術上的突破,更是讓"薩德"的防御體系形同虛設。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民眾對"薩德"話題的關注度也在逐漸下降。
國際政治局勢的變化,改變了民眾的關注點,而隨著中國自身實力的增強,民眾對外部威脅也變得更加淡然。
更重要的是,中國民眾對國家政策的支持度越來越高,大家都在跟隨國家發展的步伐,共同邁向美好的未來。
"薩德"風波,既是對中國軍事實力的一次考驗,也是對中國科技水平的一次檢閱。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較量中,中國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這份答卷告訴世界,中國有能力捍衛自己的國家安全,有實力維護自己的核心利益。
在中國的頭頂,東風浩蕩,萬里無云。
結語
對韓國而言,執意部署“薩德”無疑是一個錯誤的決定。雖然韓國聲稱是為了應對朝鮮的導彈威脅,但實際上卻是在配合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可這樣的決定不僅損害了中韓關系,還給韓國的經濟帶來沉重打擊。
雖然“薩德”的部署對中國帶來了一定的威脅,但這也激勵我國大力發展軍事,提升國防水平。如今,薩德對于我國的威脅正在減弱,在這場沒有硝煙的較量中,我國獲得了巨大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