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網(wǎng)甘肅隴南5月17日電 (高展 張云霞)17日,第二屆兩當云屏山地挑戰(zhàn)賽在甘肅隴南市兩當縣云屏鎮(zhèn)這座新晉的“國際慢城”鳴槍開賽,1002名來自天南海北的跑者,在負氧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厘米3.7萬個的“天然氧吧”里,用腳步丈量青山綠水,感受“慢城”肌理與運動激情的交融共生。
5月17日,第二屆兩當云屏山地挑戰(zhàn)賽在“國際慢城”兩當云屏鳴槍開賽。高展 攝
清晨,陽光穿透層層疊疊的樹葉,在賽道上灑下斑駁光影。隨著發(fā)令槍響,選手們?nèi)珉x弦之箭扎進綠意盎然的山林。本次賽事精心設(shè)計四條賽道,從5公里親子體驗到45公里專業(yè)挑戰(zhàn),串聯(lián)起云屏的自然秘境與人文脈絡(luò):云隱45KM賽道爬升2848米,跑者穿越“一碗水”“雙樽瀑”等隱秘山水,在陡峭崖壁與潺潺溪流間挑戰(zhàn)體能極限;云裳20KM貫穿云屏核心景區(qū),選手掠過倒映藍天的深潭,耳畔回蕩著國家級非遺“云屏號子”的悠遠旋律;云染15KM穿梭于白墻灰瓦的村落,田埂邊的野花與古樸的石磨構(gòu)成流動的田園畫;云起5KM親子組的孩子們牽著父母的手,在景區(qū)步道上追逐蝴蝶感受戶外樂趣。
“跑過樹林時,能聞到泥土和綠葉混合的清香,這種感覺太治愈了!”來自北京的跑者李欣然邊擦汗邊感嘆。賽道沿途,當?shù)卮迕褡园l(fā)設(shè)立補給點,捧出新鮮采摘的果實、現(xiàn)沖的蜂蜜水,用方言喊著“加油”,讓速度與溫情在此刻共振。
選手們奔跑在賽道上。兩當縣委宣傳部供圖
這場山地挑戰(zhàn)賽的獨特魅力,源于云屏“國際慢城”的底色。作為中國第17座、甘肅首座獲此殊榮的城鎮(zhèn),云屏以76.37%的森林覆蓋率、87.37%的林木綠化率,勾勒出“四季皆景”的生態(tài)畫卷。這里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有紅軍長征留下的紅色足跡,更有延續(xù)千年的農(nóng)耕文明,共同編織著“慢游、慢品、慢居、慢養(yǎng)”的生活哲學。
“比賽不是終點,而是探索的起點。”來自重慶的耿秋賽后便背起行囊,直奔景區(qū)。在她看來,云屏的“慢”并非停滯,而是一種“可持續(xù)的生活美學”。
當跑者們在山林間揮汗如雨時,云屏鎮(zhèn)棉老村的魏新燈正忙著給民宿換新床單。“過去覺得大山是阻礙,現(xiàn)在才知道是‘聚寶盆’。”她的老房子改造成民宿后,常常供不應(yīng)求,自家菜園的豆角、土雞成了游客餐桌上的“香餑餑”。賽事期間,云屏周邊民宿入住率、農(nóng)家樂日均接待量均有增長,村民們真切感受到文旅帶來的紅利。
選手們沖過終點。兩當縣委宣傳部供圖
慢城的“慢”,是為了讓發(fā)展更有溫度。兩當縣通過舉辦山地挑戰(zhàn)賽,云屏不僅打開了展示生態(tài)與人文的窗口,更探索出“以賽促旅、以旅興農(nóng)”的路徑。未來,這里將繼續(xù)深耕“體育+文化+康養(yǎng)”模式,讓更多人在奔跑中遇見山水之美,在駐足時品味時光之慢。
賽后,有人打開手機相冊,觀看定格下賽道上偶遇的小動物;有人望著遠處若隱若現(xiàn)的山巒,計劃著明日的探訪目的地。在這個被速度裹挾的時代,云屏用一場山地挑戰(zhàn)賽證明:當自然的饋贈、人文的積淀與現(xiàn)代生活方式巧妙對話,“慢”可以是一種更具生命力的前行姿態(tài)。(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