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國國防部消息,國防部長董軍12日應邀訪問法國。這是時隔多年中國防長首次訪問西方大國。法方對董軍防長的接待堪稱“頂格”。法國防長勒科爾尼不僅親自主持歡迎儀式,還陪同檢閱三軍儀仗隊。這種外交禮遇通常保留給戰略級盟友。
對于中歐關系來說,法國肯放低姿態同中方接觸,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訪問事前未傳出任何風聲,直到會談結束才由中法雙方同步發布消息。而在一周前的印巴空戰爭,殲-10C一展雄風三殺法國“陣風”戰機。此時中法防長會面,傳遞出怎樣的信號?董軍防長此行所為何事?
董軍防長
從通報來看,中法防長至少談到了三個問題。
第一個自然是兩軍關系。俄烏一仗打醒了歐洲,俄羅斯虎視眈眈,美國則落井下石,一旦情況有變,歐洲就是待宰的肥羊。作為歐洲的領頭羊,法國一直希望促進歐洲團結,實現戰略自主,擺脫對美依賴,要實現這一步,加強與中國的協調溝通至關重要。
近年來中法兩軍互動頻繁,2024年4月,法軍太平洋海區司令丹迪涅訪華,與解放軍南部戰區簽署戰區間合作對話機制;同年6月,雙方舉行防務戰略磋商;今年年初,兩國戰區級指揮官又通過視頻通話協調海上安全問題。
基于這一良好的互信基礎推斷,董軍防長此行,也是為了深化兩國兩軍關系,是早就計劃好的。只不過時機湊巧,恰逢印巴空戰“陣風”戰機折戟,對手還是中國的殲-10C。不知法國防長在為董軍防長舉行歡迎儀式的時候,個中滋味如何。
澤連斯基說15日將在土耳其“等候”普京
第二個就是俄烏談判。在各方壓力下,俄烏最近都有了動向,雙方很可能會在伊斯坦布爾重啟對話。在此之前,歐洲被美國排除在談判桌之外,這一次自然不希望錯過,而法國作為歐洲代表之一,也希望中方助其一臂之力。畢竟自沖突爆發以來,中國的公正立場有目共睹,如今和平曙光出現,中法討論相關議題也并不意外。
第三個很有可能是近來的熱點——印巴沖突。雖然印度方面避而不談,但基本可以確定,法國“陣風”戰機被巴空軍擊落是事實,區別在于擊落幾架,以及到底是如何被擊落的。
作為軍火出口大國,法國方面迫切需要知曉這些細節,以便進一步改進,避免影響外銷。然而鑒于印度“喜事喪辦”的做法,達索航空大概率是等不到了。這里也不得不替法國吐槽一句,碰到印度這樣一個事前不靠譜、事后不反饋的買家,實在是有夠倒霉!
“陣風”戰機
那么,法國方面會趁著董軍防長來訪,從中方這里獲悉“陣風”被擊落的相關細節嗎?一方面,這個話題比較敏感,法方應該不會這么不“懂事”自揭傷疤;另一方面,這個問題不是中法兩方的事,還涉及到巴基斯坦,所以中方也不太可能透露更多,頂多場面上夸一夸。
值得注意的是,除法國外,英國也在有意加強與中國的軍事合作。今年4月上旬,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訪華,這是英國軍隊最高軍事首長十年來首次訪問中國。德國總理朔爾茨同期表態支持歐盟制定“獨立于美國的對華政策”。這些無不表明,美國的反復無常越來越不得盟友信任,他們開始開始有意轉變對華政策,尋求更大的戰略自主。
就在董軍防長訪法同一天,剛剛結束瑞士中美談判的中方代表團,也抵達法國,在12日至16日與法方共同舉行第十次雙邊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
第九次雙邊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
同一時間,中方經濟、軍事代表同時現身法國,這在過去并不常見。這或許意味著在美國強大的壓力下,橫亙在中法、中歐之間的問題,譬如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未來中歐關系將更緊密。
總的來說,此次董軍防長訪法雖然僅停留一天,卻釋放出多重信號。對中國而言,在反對美國霸權這條道路上,我們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而歐洲就是重要一極;對法國來說,則是擺脫美國束縛、走向戰略自主的重要一步。
南亞上空的戰機較量是一個開始,中法兩軍的走近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當傳統霸權逐漸式微,務實合作將成為主旋律。而法國“放低姿態”背后,正是對這一趨勢的清醒認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