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重磅軍事外交新聞吸引了全球目光——中國國防部部長董軍于5月12日應邀訪問法國,并與法國國防部部長勒科爾尼舉行會談。
此次訪問事前毫無風聲傳出,卻在落地后引發了廣泛關注。
從接待規格來看,法國方面可謂“待遇拉滿”。
會談前,法國防長親自主持歡迎儀式,陪同董軍防長檢閱儀仗隊,足見對此次訪問的重視程度。
根據中方通報,雙方就兩國兩軍關系、國際地區形勢和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而法方表示,兩人討論了歐洲安全、中東和“印太地區”等諸多議題。
今年是二戰勝利80周年,5月8日剛過“歐洲勝利日”,法國作為歐洲舉足輕重的大國、二戰重要國家以及聯合國五常之一,在這樣的時間節點迎來中國防長訪問,無疑釋放出強烈信號,標志著中法兩軍關系持續向好。
在國際新形勢下,美歐聯盟關系因特朗普上臺出現深刻裂痕。
歐洲主要軍事大國如法國、英國等,愈發重視安全與戰略自主。
在俄烏沖突問題上,美歐差異顯著,這使歐洲大國深刻認識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近期印巴空戰中,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戰機擊落印度空軍“陣風”戰機一事,也為此次訪問增添了別樣色彩。
法國作為“陣風”戰機的原產國,對自家戰機在實戰中的表現極為關注。
考慮到印度軍方在信息披露上的“不靠譜”,法國難以全面掌握“陣風”被擊落的作戰細節。
而作為巴基斯坦軍事裝備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國極有可能掌握關鍵情報。
因此,法國很可能期望借此次訪問,從中國這里獲取相關信息,以便改進后續機型。
不過,中方如何回應尚不可知,或許會秉持一貫的外交風格,給出一些外交辭令式的回應。
此外,在董軍防長訪問法國的同一時期,中方另一團隊也在法國展開重要活動。
在瑞士日內瓦結束與美國財長的談判后,中方代表團馬不停蹄奔赴法國,于5月12日至16日與法方共同主持第十次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
一場軍事訪問,一場經濟對話,中方高層兩隊人馬同赴法國,形成“雙軌并行”的態勢,這在以往并不常見,凸顯了中法關系的緊密性與多面性。
在經濟領域,中法之間有諸多關鍵議題需要商討。
其中,對華電動車關稅問題尤為突出。
去年10月,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最高達45.3%,法國是主要推手之一。
但特朗普上臺后,形勢發生變化。
今年2月,歐盟委員會主席主動釋放“求和”信號,4月,中歐同意就電動車最低價格承諾展開談判。
與法國溝通解決此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與歐盟對話。
若能打通法國這一關鍵環節,中國電動車進入歐盟市場的阻礙有望大幅減少。
同時,美國對華關稅雖有所降低,但已對全球供應鏈造成紊亂,法國企業如空客在中國市場面臨成本上升壓力,成本分攤問題亟待雙方溝通協調解決。
此次中方高層兩隊人馬同赴法國,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即為接下來的中歐外交高層接觸做鋪墊。
一方面,歐盟已宣布馮德萊恩和歐盟理事會主席科斯塔預計7月訪華,出席中歐領導人峰會;另一方面,法國總統馬克龍預計今年下半年訪華的消息早有爆料。
若中歐之間現存分歧能在未來幾個月窗口期內妥善解決,這些高層訪問行程有望順利成行。
此次董軍防長訪法,背后蘊含著復雜的國際政治、軍事和經濟因素。
中法在軍事和經濟領域的緊密互動,不僅對兩國自身發展意義重大,也將對中歐關系乃至全球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值得持續關注。
#子墨君一全球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