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印巴沖突中殲10C確實成為最耀眼的明星,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陣風從數據指標上看確實一點也不輸于殲10C,但是在實戰中卻完全被殲10C碾壓,這確實是超出全世界預期。這次殲10C實戰正名,不僅僅讓世界重新審視中國裝備,而且讓全世界重新思考現代戰爭到底如何最大限度發揮裝備性能。很顯然,這場沖突對裝備領域帶來的影響是全局性的,也可以說正在悄悄的引領一場裝備技術革命。從非洲到中東再到南美,殲-10C正以“技術自主+成本控制”的雙重優勢,重新贏得國際社會青睞。
1
潛在訂單,百億級市場蓄勢待發,殲10C完全可以在世界軍備市場大有作為。陣風被擊落后,印尼開始懷疑高價購買陣風戰機是否合適,盡管目前相關方面的懷疑僅僅是媒體和民眾層面,官方還沒有給出最后結論。但是這個起碼說明殲10C擊落陣風引起的連鎖反應已經開始出現。在強烈的現實對比下,先前熱衷于采購歐美國家軍備的國家開始反思他們的軍備采購策略。從相關媒體報道可知,一些國家開始重新評估采購中國裝備的可行性,殲10C等中國裝備開始受到青睞。
巴空軍在2019年簽訂25架殲-10CE后,因為在這次空戰中嘗到甜頭,已經有明確的增購殲10C意愿。巴基斯坦就是準備打造形成“預警機+紅旗-9防空系統+PL-15導彈”的完整體系,確保將來還能應對來自印度的挑釁。5月15日,巴基斯坦總理在視察一處空軍基地的時候,高度贊賞巴基斯坦空軍的實戰表現,直言不諱的指出,他們擊落印軍戰機的行動,讓莫迪終身難忘。
實戰驗證,從“虐菜”到“屠龍”的認知重構,中國裝備贏得普遍青睞。據相關媒體披露消息稱,埃及、印尼、巴基斯坦、伊朗、沙特、阿聯酋等大量國家在看到殲10C的精彩表現后,都開始有了重新評估戰機購買需求的問題。埃及、孟加拉國)、緬甸、阿爾及利亞、伊朗、沙特、阿聯酋、蘇丹、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等國家都有了采購中國裝備殲10C的傾向。媒體分析評估稱,全球潛在訂單可能達到300架,金額可能超過240億美元。
2
歐媒披露哥倫比亞上門采購,殲10C贏得24架大單機會。5月16日,歐洲“Bulgarian Military”網站援引美洲媒體消息,稱哥倫比亞準備向中國訂購24架殲-10CE,以替換裝備近40年的以色列“幼獅”。據悉這一次是哥倫比亞上門來中國采購,就是看中了中國裝備體系和中國裝備標準,認為中國裝備才是可以信賴的未來。當然,這個消息也僅僅是意向,距離最終的訂單確認還有一定距離。哥倫比亞來到我們這,上門采購說明他的興趣濃烈。
當然,興趣與最終下單,還要考慮多重因素,特別是哥倫比亞受到美國影響的因素。這筆訂單不一定短期內實現,但起碼說明我們的裝備和裝備標準都開始受到青睞,就算是美國傳統伙伴國家也開始信任中國標準。全球軍備格局重構,從“西方主導”到“中式規則”,這就是印度給我們做的最好的一次廣告。中東國家逐步擺脫對美制裝備依賴,如沙特擔憂F-15被美國遠程鎖死功能。
殲-10C的熱銷標志著中國從“區域供應商”躍升為全球軍貿規則的主導者。殲10C技術自主化,WS-10B發動機、AESA雷達等完全國產化,避免供應鏈“卡脖子”;體系輸出能力,從L-15教練機到ZDK-03預警機,提供“訓練-作戰-維護”全周期支持。殲-10C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中國“體系化創新+工業化規模”的必然結果。其以不足西方1/3的成本,實現性能對標甚至局部超越,徹底改寫了“高價即高端”的軍貿邏輯。“技術自主+開放合作”的路徑,足以重塑世界裝備權力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