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報道,新一屆德國聯邦議院3月25日成立并召開首次全體會議。目前,德國議會第一大黨聯盟黨和第三大黨社民黨正在談判組建新政府,各項政策及政府人選都在緊鑼密鼓地敲定中。就在外界關注新政府關鍵崗位會花落誰家之時,即將卸任外長的綠黨籍政客貝爾伯克上演了一出“鵲巢鳩占”的戲碼,引發外界不滿。貝爾伯克宣稱,自己未來不會在其政黨的議會黨團謀求領導職務。
然而,話音未落,3月18日就傳出貝爾伯克將被提名為第80屆聯合國大會主席的消息。
貝爾伯克(資料圖)
此前慕尼黑安全會議前主席言辭激烈,不僅炮轟貝爾伯克不過是“明日黃花”,還直斥德國政府用貝爾伯克替換資深外交官之舉實屬“無恥”。根據慣例,聯大主席在每年6月選出,任期從9月開始,為期一年,到下屆大會召開前結束,人選按亞洲、非洲、拉美、東歐、西歐及其他地區小組分配。現在輪到西歐國家提名出任,德國已正式獲得了這一職位的任命權。聯大主席不同于聯合國秘書長,主要負責召集和組織各類會議,更具有代表性職能,大會作出的決定也不具有約束力,但可在選擇議題上發揮作用
至于貝爾伯克獲得提名,為何引發不滿,可能有幾個原因。首先,貝爾伯克擔任德國外長期間,對俄羅斯十分強硬,諸如“普京應來個360度轉彎”,雖然是個笑話,可也把俄羅斯氣得不輕。從德國給烏克蘭提供軍援,再到德國削減俄天然氣進口,這背后都有貝爾伯克的身影。讓一個把俄羅斯當成眼中釘、肉中刺的德國政客,擔任聯大主席,克宮沒意見才怪。其次正如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說的那樣,讓一個“納粹分子的孫女”擔任聯大主席,而她為祖父的“英雄事跡”感到自豪,這會很奇怪。
貝爾伯克(資料圖)
如果放在更大的國際背景下,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危險趨勢:聯合國似乎正在悄悄變成西方政治集團的“主場”。無論是近年來頻頻炒作所謂“中方援俄”議題,還是借聯合國平臺指責中俄“破壞國際秩序”,都說明一些西方國家正在利用聯合國大會、人權理事會等平臺輸出其政治立場。而貝爾伯克的被提名,正是這股“西方化趨勢”的延伸。假如她上臺,未來聯合國大會可能會越來越偏向西方輿論,尤其是在中俄等國提出多邊主義、全球治理公平化主張時,她是否會予以平等對待?答案恐怕很難樂觀。
不過,至少在選舉這件事上,不管是德國國內的反對派,還是俄羅斯等國際對抗者,都已經無法扭轉局勢。聯合國大會主席正式選舉定于 6 月 2 日舉行,這其實被視為一種形式——因為貝爾伯克是聯合國最大機構主席這一為期一年職位的唯一候選人。根據聯合國規定,大會主席在正式任職前三個月以大會的簡單多數票當選。聯合國大會主席通常由五個區域組(亞洲國家集團、東歐國家集團、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集團、非洲國家集團、西歐和其他國家集團)輪值。
貝爾伯克(資料圖)
對此,中國發言人指出,當前單邊主義、霸凌行徑甚囂塵上,多邊主義與國際合作遭遇逆風。聯合國作用和地位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聯大是聯合國最具代表性的憲章機構,聯大主席責任重大,應當做到: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客觀公正履職,服務全體會員國共同利益,而不是個別國家私利;踐行多邊主義,抵制單邊主義,促進會員國團結,平衡推進聯合國三大支柱工作;堅持會員國主導,保持公開透明,
另一發言人說,作為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聯合國在過去80年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由于最大會費國“斷供”,聯合國的運行和效力面臨嚴峻挑戰。他指出,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起“聯合國80周年改革倡議”,推動聯合國改革自新、提質增效。中方希望改革取得實效。要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國際形勢越是變亂交織,越要支持聯合國發揮中心作用,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這是改革的根本方向和最終目標,必須牢牢把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