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當地時間5月1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乘坐專機“空軍一號”離開阿聯酋時告訴媒體記者,伊朗必須迅速就美國提出的核計劃采取行動,否則“將會發生不好的事情”。
據路透社當地時間5月17日報道,特朗普本周訪問中東地區時還宣稱“自己希望該地區實現和平”,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當天則嚴厲指責特朗普是在“撒謊”。哈梅內伊認為,相反地,美國利用其力量給“猶太復國主義(以色列)政權提供了10噸炸彈,讓它們落在加沙兒童的頭上。”
哈梅內伊表示,特朗普的這些言論“根本不值得回應”,并補充稱,這些言論“令發言者本人和美國人民蒙羞”。“毫無疑問,該地區腐敗、戰爭和沖突的根源是猶太復國主義政權——一個必須鏟除的危險、致命的癌癥腫瘤,它將被連根拔起。”他在當天于德黑蘭一處宗教中心舉行的一場活動上說道。
當地時間5月17日,伊朗德黑蘭,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公開發言。 視覺中國
據報道,當地時間5月17日早些時候,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也指責稱,特朗普一邊談論和平,一邊卻在制造威脅。“我們應該相信哪一個?”他在德黑蘭舉行的一場海軍活動上說:“一方面,他談論和平,另一方面,他威脅要使用最先進的大規模殺戮工具。”
佩澤希齊揚還表示,伊朗將繼續與美國進行核問題談判,但不懼怕威脅。“我們不尋求戰爭,也不會放棄我們的合法權利。”佩澤希齊揚說道。
當地時間5月16日,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還稱,伊朗已收到美方關于核協議的提案。對此說法,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隨后在社交媒體X平臺上表示,德黑蘭方面沒有收到任何此類建議。“伊朗絕不可能放棄來之不易的和平使用鈾濃縮的權利。”
自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他便重啟其首個總統任期內針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政策,并加大在中東地區軍力部署。他還多次威脅伊朗,如果不達成外交協議,美國將采取“前所未有的轟炸”等行動。
美國和伊朗于4月12日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了首輪間接談判,這是自美國于2018年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以來雙方首次正式談判。隨后,美伊雙方于4月19日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行了第二輪間接談判,4月26日在馬斯喀特舉行了第三輪間接談判。
目前,美伊正在舉行第四輪談判。此前,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談及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的第四輪會談時稱,會談“令人鼓舞”。
不過,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5月10日報道,一名伊朗官員表示,伊朗認為美國在伊核問題間接談判中表現“不真誠”,試圖玩弄“政治和媒體游戲”。伊朗方面懷疑,談判可能從一開始就被設計為“使局勢走向緊張的陷阱”,正在為談判失敗的情況做準備。
這名伊朗官員對CNN表示,美國“基本上沒有準備好進行有意義的技術和政治談判”,談判過程中僅對問題給出“簡短而籠統的回答”,無視了主要的提議,并且“不斷改變立場”。美國的態度導致伊朗得出結論,談判可能不會在解除制裁和經濟利益方面達到預期的結果。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5月9日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伊朗收到了來自美國的“相互矛盾的信息”,不同的官員表達了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這是因為新一屆美國政府剛剛上臺,該政府尚未完全確定其立場。其他人認為,這可能是美國的談判策略。”但他強調,伊朗仍會堅定走在談判的道路上。
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報道,當地時間5月14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一名高級顧問沙姆哈尼(Ali Shamkhani)在采訪中表示,伊朗準備與特朗普政府簽署一項有條件的核協議,以換取解除經濟制裁。沙姆哈尼是哈梅內伊的最高政治、軍事及核事務高級顧問,也是伊朗公開談論談判進展的最高層級官員之一。
他說,伊朗將承諾永不制造核武器,銷毀其可用于武器化的高濃縮鈾庫存,同意只將鈾濃縮至民用所需的較低濃度,并允許國際核查人員監督這一進程,以換取立即解除對伊朗的所有經濟制裁。當被問及若條件滿足,伊朗是否愿意立即簽署這樣的協議時,沙姆哈尼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是的”。
報道稱,沙姆哈尼的這番話,似乎是伊朗最高領袖的核心圈子,就伊朗的期望和達成協議的意愿發表的最明確的公開聲明。而伊朗最高領袖對所有國家安全事務擁有最終決定權。沙姆哈尼還稱,若美方言行一致,改善關系仍有可能,“這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帶來更好的局面”。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