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如題。
【正文】
本文聚焦特朗普在沙特、卡塔爾及阿聯酋的中東三國之行。
一、事件:特朗普開啟中東之行
(一)2025年5月13日起,特朗普開啟為期四天的中東三國訪問行程,順序依次為沙特、卡塔爾與阿聯酋,此次出訪的隨同人員包括國務卿Marco Rubio、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國防部長Pete Hegseth與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商界領袖包括特斯拉的埃隆·馬斯克、貝萊德的Larry Fink、開放人工智能(OpenAI)的Sam Altman、亞馬遜的Andy Jassy、帕蘭泰爾的Alex Karp與波音的Kelly Ortberg。
(二)這是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后的首次重大國際訪問(不包括羅馬教皇去世的那次出訪)。在中東局勢因伊朗核項目以及巴以沖突持續緊張之際,特朗普的此次中東之行頗引人關注。
二、特朗普中東之行的意圖
從此次出訪情況來看,特朗普中東三國之行的意圖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經濟議題被放在首位,之前市場預期的向伊朗施壓及深化盟友與以色的聯盟關系則被放在其次。例如,本次出訪成果中,沙特與卡塔爾分別承諾向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和1.2萬億美元,再加上先前阿聯酋承諾的1.4萬億美元,則合計規模達到3.4萬億美元。
因此,這次中東之行的主要目的是拉投資、搞錢。
(二)從出訪過程中對待俄烏談判的態度來看,歐盟與俄烏問題已經不在美國的優先事項清單中,即美國已經不Care歐盟與俄烏沖突了。
(三)特朗普在地緣問題上主張緩和與中東主要國家的關系,包括伊朗、敘利亞等,希望美國在軍事領域以外加強與中東各國的經濟聯系。例如,美國宣布沙特將投資敘利亞重建并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以及切斷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直接聯系,這一操作實際上是希望中東三國能夠在中東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以制衡以色列、土耳其、伊朗等國家。
(四)在第一任期內,特朗普同樣將沙特作為首訪目的地(2017年5月20-21日),但當時在出訪沙特后還相繼訪問了以色列(5月22-23日)、梵蒂岡(5月24日)、比利時(5月25-26日)、意大利(5月26日)、法國(5月26-27日)。顯然,和第一任期首次出訪相比,這次出訪忽略了以色列以及歐洲國家,其地緣考慮不言自明。
三、中東三國的地緣重要性簡析
沙特、阿聯酋及卡塔區的地緣重要性主要體現在能源供應、地區安全等方面。
(一)經濟體量:海合會最大的三個國家
海合會,即于1981年5月成立、總部位于沙特首都利雅得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由9個國家組成),其成員按經濟體量從高到低依次為沙特(10854億美元)、阿聯酋(5371億美元)、卡塔爾(2215億美元)、科威特(1586億美元)、摩洛哥(1554億美元)、阿曼(1069億美元)、約旦(534億美元)、巴林(469億美元)和也門(191億美元)。
實際上,在中東地區,經濟體量在2000億美元的其它經濟體僅包括以色列(5404億美元)、伊朗(4014億美元)、埃及(3831億美元)、伊拉克(2775億美元)、阿爾及利亞(2649億美元)等。可以看出,沙特、阿聯酋和卡塔爾為海合會經濟體量最大的三個國家,2024年GDP合計達到1.84萬億美元,其在中東地區的體量也比較大。
(二)能源供應: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和液化天然氣出口國
1、沙特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石油儲量,其石油產量直接影響到全球能源市場的穩定性,在國際能源政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阿聯酋雖然對石油的相對較低,但迪拜和阿布扎比在貿易、旅游和物流領域具有重要作用,被視為中東地域的經濟中心及金融和商業樞紐,使其成為連接歐亞非的橋梁。
3、卡塔爾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國,在全球能源市場中同樣很重要。
(三)在中東地區安全事務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地區安全,三國在中東同樣很重要。例如,沙特在海合會中扮演領導角色,是中東地區安全架構的核心國家,是制約以色列、土耳其和伊朗的最重要力量,也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主要軍事盟友(另一個為以色列),而阿聯酋在中東地區事務中也有一定存在感。
相較而言,卡塔爾則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與伊朗、土耳其的關系同樣比較密切,導致其與沙特等關系有時會比較緊張,這使得其經常成為中東沖突各方的斡旋國家。
(四)地理位置很重要
三國均位于阿拉伯半島上,地理位置均很重要。
1、沙特為G20中唯一的阿拉伯國家,也是阿拉伯國家中經濟體量唯一超過萬億美元的國家,同時其在地理位置上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并與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阿曼、也門等國接壤。
2、阿聯酋的經濟體量在中東僅次于沙特、以色列,地理位置上與阿曼毗鄰、西北與卡塔爾接壤、南部和西部與沙特交界、北鄰波斯灣、與伊朗隔波斯灣(阿拉伯海)相望,為扼波斯灣進入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沖。
3、卡塔爾則三面環海,南部陸地與沙特接壤,同樣與伊朗隔波斯灣(阿拉伯海)相望。
四、中東三國與中國的經貿聯系較美國更為緊密
雖然中東三國在地緣角色扮演中對美國更有依賴,但僅就經貿聯系來看,中國與中東三國無疑更為緊密。具體看,2024年,美國與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的雙邊貿易額分別為259.11億美元、344.44億美元和56.38億美元,而中國與上述三個國家的雙邊貿易額分別達到1074.59億美元、1018.23億美元和242.13億美元。
可以看出,中國與中東三國之間的經貿聯系不僅高于美國,而已是遠高于。
五、結語
(一)特朗普的這次中東三國之行目的主要為經濟議題,即主動走出去向招商引資。同時在此基礎上,特朗普此行可能帶有斡旋中東與伊朗、敘利亞的意圖,以緩和中東緊張局勢,為美國在中東騰出地緣戰略空間。
(二)從中東之行的系列表態來看,特朗普政府對俄烏問題不是特別關心,對歐洲在中東及俄烏沖突中的關切也不是特別Care。
(三)由于特朗普推出的“對等關稅”僅對中東施以10%的基準關系,這次中東之行成果可以理解為是美國與中東三國之間所簽訂的貿易協議。從這個角度來說,目前美國已初步和英國、中國、中東三國之間達成了協議。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發布當日的判斷。本公眾號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本公眾號所載信息均為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本公眾號對所載原創內容保留一切權利,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或引用本公眾號所載的任何原創內容。如征得本公眾號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梧桐樹智庫》,且不得對相關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