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2日至14日在馬德里舉行的2025年國際防御與安全展覽會(FeIndef)上,西班牙公司Arquimea在游蕩的彈藥和無人駕駛海軍平臺領域提出了最新的發(fā)展。該公司介紹了Q-Slam-100,這是一種固定的環(huán)路彈藥,專為中等任務而設計,而Kronos是一種用于戰(zhàn)術海軍行動的多功能水面無人艇(USV)。除了這兩個系統(tǒng),Arquimea還展示了其用于巡邏彈藥的模塊化多發(fā)射器配置、短程Q-SLAM-40系統(tǒng)、便攜式斯基普洛克反無人機干擾機,以及其制造能力、人工智能集成和空間部門活動的幾個例子。
該公司表示,它可以在當前的工業(yè)設施中每月生產(chǎn)1,000 Q-Slam-40和1,000個Q-Slam-100單位。西班牙海軍陸戰(zhàn)隊對Q-Slam-40和相關培訓系統(tǒng)表示了興趣。 Q-SLAM-100系統(tǒng)是Arquimea的最新游蕩彈藥,該彈藥專為中距離運營而設計,飛行耐力超過120分鐘,最大范圍為60公里。它的起飛重量為12公斤,其中包括4公斤形狀的彈頭,并且是從矩形容器中發(fā)射的,該容器也用作其罐頭發(fā)射器。折疊機翼的設計包括前折后翼,后翼前翼和前向垂直鰭,而兩葉片螺旋槳則安裝在機身的后部。在正面,該系統(tǒng)配備了一個四窗式甲板,其中包括兩個可見的光譜攝像頭,一個未冷卻的熱成像儀和一個激光測距儀。彈頭部分已集成到前機身中,Arquimea確認只要符合系統(tǒng)的身體和重量約束,就可以集成不同的彈頭類型。推進系統(tǒng)是電的,但尚未披露能源。 Arquimea僅表示它沒有電池供電。
彈藥的optronic傳感器和人工智能平臺DeepArq AI,實現(xiàn)協(xié)作飛行,自動決策,目標識別,威脅識別,未知情況檢測和實時風險評估。操作員保留對彈頭的完全控制,可以手動或在撞擊時進行武裝,解除武裝或引爆。彈藥可用于航空偵察或攔截無人機,操作員在目標附近引起爆炸。如果不需要爆炸,則可以在確認彈頭已安全解除武裝后返回系統(tǒng)以恢復。 Q-Slam-100并非旨在立即重復使用;登陸后,機身將損壞,必須將物流設施返回以進行維修,然后再利用。系統(tǒng)的巡航速度為100 km/h,在攻擊階段的最高速度超過160 km/h,并且可以以高達44 km/h的風速運行。彈藥包括一個反果醬系統(tǒng)和Arquimea開發(fā)的自動駕駛儀。如果GNSS欺騙,它試圖返回發(fā)射區(qū)。如果丟失了與控制站的接觸,它將攀登以重新建立連接;如果不成功,它會在電源耗盡后崩潰。阿奎米亞(Arquimea)表示,即使彈藥受到損害,彈頭的武裝機制也不會受到任何外部干擾的影響。
Kronos USV也首次公開展示。這款無人的水面快艇設計用于各種戰(zhàn)術海軍任務,包括監(jiān)視,偵察,巡邏,搜救,保護海軍部隊和戰(zhàn)斗任務。該系統(tǒng)的操作范圍超過500公里,可承載有效載荷以上200千克。 Arquimea將平臺描述為多功能,適合戰(zhàn)略海軍使用。 Arquimea的展位還包括其用于游蕩彈藥的模塊化多彈藥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允許同時執(zhí)行任務和群體操作。 Duma公司的幽靈無人機(UGV)展示了一個帶有五個Q-Slam-40發(fā)射管的版本,該版本最多可運輸18彈藥。在EINSA支架上顯示了一個單獨的版本,該版本集成到Falcata Light Tactical車輛中,配備了三個發(fā)射管和16個平臺的空間。這些系統(tǒng)旨在支持不同平臺上的多個部署配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