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國際博物館日·館長說|在傳承中華文脈中彰顯文博力量

0
分享至

編者按

探尋華夏文明,追憶紅色往昔。博物館恰似一把神奇的時光鑰匙,為我們開啟了通往歷史深處的大門。5月18日是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

守護珍貴文化遺產、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賡續紅色文化精神血脈、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已然成為一代代博物館人不懈追求的目標;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成為陜西博物館人的使命擔當。

在陜西這片歷史文化悠久、紅色底蘊深厚的土地上,眾多博物館各具特色。如何探索出一條符合國情和省情、讓博物館充分發揮職能的路徑,來聽聽陜西的7位館長怎么說——

陜西歷史博物館館長龐雅妮:“讓博物館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本土與世界的開放性平臺”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獨特價值在于既能守護周秦漢唐的文化瑰寶,又能激活歷史資源參與現代文化建構的活力?!标兾鳉v史博物館館長龐雅妮說。


陜西歷史博物館本館(資料照片)。

陜西歷史博物館1991年6月落成開放,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館藏的170余萬件藏品中,商周青銅器、歷代陶俑、漢唐金銀器、唐墓壁畫尤為引人注目。陜歷博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把收藏保護、科學研究、陳列展覽、社會教育和對外交流有機結合,利用多種手段從多角度、多側面向觀眾揭示歷史文物的豐富內涵,展現華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2024年,陜歷博秦漢館全面開放,重點展示秦漢文明在中華文明發展過程中的奠基作用。



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內的鎏金銀竹節銅熏爐。

為了更好地發揮博物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陜歷博從今年開始,通過在每年4月至10月的旅游旺季取消周一閉館日、延長開放時間以及增加預約人數等措施“擴容”服務?!拔逡弧奔倨冢诌M一步增加預約人數并延長參觀時間至晚間九點半。龐雅妮說:“我們科學調配人力物力,提升服務效能,加大高質量文化供給,吸引更多的游客來到陜西。希望這些舉措能夠帶動餐飲、交通、零售等業態的協同發展,為文旅產業注入新的發展動能?!彼榻B,今年陜歷博的工作重點將緊扣“擴容、提質、增效”三大核心目標,繼續大力實施文化惠民系列舉措,不斷提升接待服務能力。

在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陜歷博推出原創大展“吉金·中國——中國青銅文明的興起與繁榮”。作為“早期中國”系列展覽的收官之作,該展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轉化為核心,是近年來國內涉及夏商周三代青銅器數量最豐富、展品分布最廣泛的一次展示。展覽不僅對夏商周時期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演進進行了具體而生動的闡釋,還通過對文物的多維度解讀回應了大眾對考古最新研究成果的熱切關注與對文化根脈的深入探求。



陜西歷史博物館內的三彩載樂駱駝俑。

針對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龐雅妮告訴記者:“在當代文化生態中,博物館正經歷著從‘記憶殿堂’向‘文明樞紐’的深刻轉型。面對這一變革,博物館需要把握好四個平衡:技術創新與文物保護之間的平衡,專業深度與大眾普及之間的平衡,文化傳承與經濟生態之間的平衡,短期挑戰與長期規劃之間的平衡。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博物館的文化內核是不可動搖的根基。這些平衡之道,正是我理解的陜歷博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p>

未來的博物館不僅要成為文博學術研究的高地,還要成為大眾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間。文博行業要致力于打破行業壁壘,推動文化資源與科技、藝術、教育等領域的深度融合,不斷激活文物資源的當代價值。同時,博物館還應拓展國際視野,促進文明對話,讓不同文化在交流互鑒中煥發新的生命力,為社會進步注入持久的文化動能。(群眾新聞記者 趙茁軼)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李崗:“在快速變化中錨定文明的永恒坐標”

在數字技術重構生活方式、全球文化加速發展的今天,人民群眾高品質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近年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將秦文化作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精神紐帶,探索出文化遺產與社會協同發展的新路徑。

“每一件文物都是文明的‘活化石’,科技則是解碼歷史的‘鑰匙’?!鼻厥蓟实哿瓴┪镌涸洪L李崗介紹,近年來,博物院以科技賦能文物保護,攻克文物在考古發掘、保護修復中的多個難題。二號坑考古現場發掘與保護平臺、一號坑現場應急保護實驗艙開創了秦兵馬俑考古發掘及文物保護的新方法、新模式與新范本。

作為第五批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進行文化探索,堅持文化傳承、創意發展相互促進,通過跨界合作開發出上千種文創產品。此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不斷推進現代科技和智慧博物館相融合,運用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探索推出兵馬俑主題的沉浸式體驗產品,提高文物數字化展示利用水平,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李崗介紹,“五一”期間,央視播出的《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聚焦秦始皇的陵墓,解析陵墓的選址布局、封土之下的構成和治水營建理念,通過深入解讀秦兵馬俑、銅車馬、百戲俑、青銅水禽等文物,揭示秦文化的形成、發展以及對后世的深遠影響。

此外,為充分展現秦兵馬俑的魅力,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的“秦兵馬俑史密森尼數字教育”被評為“全球世界遺產教育創新十佳優秀推薦案例”,“秦陵兵馬俑云上課堂”等已為美國、荷蘭等國家的大中小學生開展數十場“云上課堂”教學。秉持文化惠民的初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不斷豐富基本陳列內容,推出的“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國——秦始皇陵考古發現展”采用多元化展陳方式,全面展示秦始皇陵豐富的文化內涵。

“今后,博物院將堅守服務公眾初心,持續提升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展示闡釋水平,完善展示體系,讓觀眾全面領略秦始皇帝陵與秦文化的魅力?!崩顛徴f。

為了改善參觀游覽環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提升場館基礎設施,完成了秦兵馬俑一號坑通風空調工程等諸多提升改造項目,讓參觀環境煥然一新。

2024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接待觀眾1161萬人次。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博物院通過實施“延時擴容”等措施,實現“參觀流量”與“觀眾體驗”的雙贏。

“未來,我們將聚焦創建‘世界一流博物館’的目標,為增強文化自信、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貢獻力量?!崩顛徴f。(群眾新聞記者 張琪悅)

石峁博物館館長劉亞功:“讓石峁成為中華文明探源的‘實證地標’”

“石峁遺址藏著中國人的‘文化密碼’,是一本‘立體史書’。早在4000多年前,咱們的祖先就會規劃城市、設計房子,比歐洲的古城還要早呢!”5月10日,游客王瑩瑩帶著孩子參觀石峁遺址博物館時說。

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遺址,石峁遺址被譽為“中國文明的前夜”,其考古發現曾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及“世界十大田野考古發現”。2023年,石峁博物館開放,展區面積5943平方米,分為“巍巍石峁”“王者之城”“都邑生活”“赫赫之名”四大板塊,展出石峁遺址和石峁文化時期出土的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石雕石刻、彩繪壁畫等各類珍貴文物688件(組)。


石峁博物館(資料照片)。

“我們突破傳統展陳模式,引入微縮景觀復原石峁城址布局,通過1∶1000的模型立體呈現‘皇城臺—內城—外城’三重結構,復原的半地穴式房屋模型,輔以光影投射,重現4000多年前先民的生活場景。此外,我們還利用數字技術打造了‘虛擬考古發掘’互動裝置,讓觀眾親手‘揭開’土層、‘提取’文物,實現跨越千年的文明對話?!笔共┪镳^館長劉亞功說。

石峁博物館推出“考古學家說石峁”系列講座,邀請知名學者走進展廳,以通俗語言為游客解讀考古發現;積極策劃“石峁文化進校園”活動,開發玉璋拓印、陶器捏塑等研學課程,年接待研學團隊超200批次。“今年10月,我們計劃對場館進行數字化展陳升級。在文物活化層面,我們把珍貴石雕原件遷入恒溫恒濕展廳,3D復刻品在外圍展區展示,并對皇城臺遺址進行激光掃描,建立毫米級數字檔案,未來可通過VR技術實現‘云端漫游’。保護與展示相結合,既守護了文物本體安全,又讓文化遺產以更親和的姿態走向大眾。”劉亞功說。

近年來,石峁博物館持續開展文化交流活動,接待了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大會代表、東盟成員國等多國來賓;不斷加強景區運營及豐富相關業態,2024年全景區接待游客達50萬人次。

在展示利用的同時,石峁遺址博物館持續推進石峁遺址的保護?!拔覀兂闪⒘藘芍а膊殛犖?,聘請群眾文保員18名,每日巡查、每日報告、每日處置,實施圍欄隔離保護,修建考古工作臨時木棧道,防止人為破壞;設置兩套監控設施,做到文物整體及發掘現場監控全覆蓋;配置氣象風力監測設備,實時監測氣象數據,確保極端天氣重點文物安全;加強文物穩定性監測,聘請巖土保護團隊開展土石風化鹽堿化技術性保護試驗,定期巡查病害的發生和演變,及時消除病害隱患。”劉亞功說。

石峁遺址已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拿到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入場券”?!拔覀兊哪繕耍亲屖共粌H成為中華文明探源的‘實證地標’,還要成為世界理解中國的‘文化符號’?!眲喒Ρ硎尽#ㄈ罕娦侣動浾?張琪悅)

延安革命紀念館館長劉妮:“探索革命紀念館的全新打開方式”

延安革命紀念館坐落于寶塔山下,是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的核心教育基地,也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紀念館之一、國家一級博物館。館內陳列大量珍貴文物、文獻與照片,生動再現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的歷史。


延安革命紀念館。

“五一”期間,眾多當地民眾及外地游客匯聚于此,重溫紅色記憶。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館特別設置留言板。

一位81歲的桂林游客表示,作為老紅軍的后代,她特意和家人在“五一”回到延安,在父輩戰斗過的地方留下感言:“父輩們的崢嶸歲月,光照后人?!?/p>

一名來自海南的四年級小學生在留言板上寫下:“緬懷先烈、英雄不朽?!?/p>

近年來,延安革命紀念館不斷拓寬征集渠道,持續開展“文物回家”主題征集活動,已累計征集到海內外2600多件珍貴革命文物。

延安革命紀念館館長劉妮說:“這兩年,我們開啟了海內外的文物征集工作。今年,我們面向海外大量征集抗戰時期相關的文物史料。我們要全力以赴講好黨的故事,講好長征的故事,講好革命的故事?!?/p>

延安革命紀念館在探索數字化博物館方面也作出諸多努力。劉妮表示:“我們在陳列展覽中運用了40多項科技手段,努力打造數字化博物館,用科技還原歷史,使觀眾在觀展中有融入戰火歲月的體驗。”

劉妮說:“文創產品可以讓革命文物、革命精神更好融入生活。目前,我們全面啟動了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已經研發推出一批展現抗戰精神、延安精神的文創產品,如小青馬、‘延安燈火 照亮前行’等數字文創。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挖掘現有館藏資源,依托本土文物和革命文化元素,結合AR、VR等科技手段,通過‘博物館+高校+企業’運營模式,創作出有歷史厚度、文化深度、情懷溫度,貼近生活實際的文創產品?!?/p>

依托博物館文物打造的思政課程,把延安故事講給世界聽。近年來,延安革命紀念館立足延安豐富的紅色資源,開展“館長進校園”等活動。

2023年至今,“把延安故事講給新時代——延安精神宣講展演”先后走進中國人民大學、中央音樂學院等學校,廣受好評。

“五一”期間,延安革命紀念館的參觀人數達11.36萬人次。紀念館常設展陳中的一件件展品無不彰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據悉,延安革命紀念館今年將推出抗戰主題特展。(群眾新聞記者 張琪悅)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院長寧亞瑩:“讓文物從‘館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走進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基本陳列《青銅鑄文明》展廳,游客能看到一尊數字復原的何尊,四周環繞著銘文的投影。


何尊(資料照片)。

“這種呈現方式既生動又能展示信息,讓人能夠更直觀地了解文物。”5月10日,西安游客張靜安說。

2024年12月30日,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青銅鑄文明》基本陳列改造提升后正式對外展出。改造后的基本陳列展現出全新的面貌,采用多重數字化手段,融入寶雞最新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進一步彰顯中華文明的歷史脈絡。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不斷加強青銅器文物的保護研究和宣傳闡釋,院內集中專業力量,深入研究青銅器相關價值內涵,借助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掃描電鏡能譜分析等技術對文物進行保護利用。

“目前,我們正在加速數字化建設進程,全力推進數字化導覽項目,引入智慧導覽系統,構建沉浸式數字游覽場景,為觀眾帶來跨越時空的互動體驗,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有效融合?!睂氹u青銅器博物院院長寧亞瑩說。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宣傳周秦文明和青銅文化為己任,依托館藏資源,在現有的社教項目基礎上推陳出新,創新打造“銅趣古今創意坊”“青銅樂坊歡樂行”“我們的節日”等教育品牌,策劃完成千余場次社會教育活動;推動周秦歷史大講堂走進學校、社區,讓更多人能夠親身體驗和學習歷史文化知識;累計開展流動博物館、研學、社會教育體驗等各類活動1300余場次,受益青少年15萬余人次。

“為了讓收藏在博物館中的文物‘活’起來,我們運用‘互聯網+’思維,推動文物資源活化利用,力求讓文物從‘館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寧亞瑩介紹,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借助科技賦能、場景復原等,營造出穿越時空的“奇幻之旅”,賦予文物新的生命力,讓厚重的歷史變得鮮活。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與6家博物館聯合開展“游周秦漢唐 解碼中華文明”主題云直播、舉行“博物之變 未來可期”——博物館日社會教育系列活動,增強公眾對博物館的認識,不斷擴大博物院的社會影響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作為以青銅器為專題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收藏文物48.7萬余件(組)。深厚的文化積淀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創的巧妙融合提供了基礎。博物院推出的“青青銅銅”毛絨公仔已成為博物院的“頂流”。博物院搭建“線上+線下”融合網絡,通過線上直播、線下主題活動聯動推廣,持續提升“寶博文創”品牌影響力。(群眾新聞記者 趙茁軼)

西安碑林博物館副館長張巖:“在傳承與創新中探尋文明密碼”

“終于盼來了西安碑林博物館展覽陳列全新亮相,來一趟真是大開眼界!站在顏真卿、柳公權的碑刻前,一下就懂了啥叫‘顏筋柳骨’!”5月12日,書法愛好者鞏碧峰參觀擴建后的西安碑林博物館時告訴記者。

作為陜西最早創建的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館藏石刻文物屬全國之最,陳列展覽分布在老館區和北區場館兩個區域。老館區是西安碑林博物館的核心區域,開放的北區場館,以“尊古不仿古”為設計理念。全新亮相的西安碑林博物館展陳面積增加至2.3萬平方米,增加了5個常設展覽,展出文物由1000余件增至2000余件,增加了紙質、陶瓷、銅器等類型的文物。

“顏真卿書馬璘新廟碑以及柳公權書楊承和碑、嚴公貺墓志為首次展出。位于一層的馬璘新廟碑展廳,首次展出顏真卿書寫碑刻殘石。我們通過復原碑體與殘存字跡對照,讓石碑直觀呈現唐代書法藝術風貌。這樣的呈現方式是全國首例?!蔽靼脖植┪镳^副館長張巖說。

為講好碑林故事,西安碑林博物館深挖文物歷史、藝術與思想價值,注重解讀文物內涵。北區場館特別推出“漢字書法碑林”展覽,以3D打印技術復原倉頡廟碑,通過互動大屏演示漢字從象形符號到成熟文字的演變過程,系統梳理篆、隸、楷、行等書體的發展脈絡。“我們希望觀眾在參觀碑林前,先建立對漢字起源和書法史的基本認知,這樣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每一塊碑刻在文明進程中的坐標?!睆垘r說。

讓文物“活起來”的同時,西安碑林博物館堅持保護第一,對《開成石經》《石臺孝經》等重點碑刻,加裝玻璃防護、恒溫恒濕設備及軟隔離,精準控制環境參數;對新展出的馬璘新廟碑殘石,通過殘片文字比例復原碑體,并采用微環境監測技術,確保文物在展陳期間的穩定性?!拔覀儗γ恳患蛊范歼M行了‘健康評估’,根據每件展品的狀態做出針對性的保護措施和養護?!睆垘r說。

為更好地服務公眾,西安碑林博物館新設了多元互動區域:東區“文創中心”提供拓印體驗、書法臨摹等項目,觀眾可親手制作碑刻拓片;西區“社教中心”推出青少年研學課程。

“針對不同受眾,我們提供了個性化的服務。邀請專家、學者等專業人員,為游客帶來深入淺出的文物解讀。在展陳設計方面,我們在人性化設施上進行了升級?!睆垘r說。

碑林的文化厚度遠超“書法圣地”的單一標簽?!氨值莫毺貎r值在于其承載的儒家思想與傳統價值觀?!睆垘r說,《石臺孝經》由唐玄宗御筆書寫,體現“孝治天下”的治國理念;《開成石經》作為唐代官方儒家經典刻本,成為科舉考試的標準教材。

張巖表示,西安碑林博物館將以觀眾體驗為中心,依托文物講好故事,優化保護展示設施,為游客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服務,利用科技創新展現形式,讓西安碑林博物館成為群眾親近漢字、理解歷史的“活課堂”。(群眾新聞記者 張琪悅)

西安事變紀念館副館長王敬?。骸凹訌姁蹏髁x教育,增強民族凝聚力”

5月11日,游客劉鑫帶孩子來到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她告訴記者:“西安事變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的歷史事件。我帶孩子來這里看看,想從小培養她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作為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事變紀念館直接管理張學良公館、楊虎城止園別墅兩處西安事變舊址,通過研究闡釋、展覽展示、宣傳利用和教育傳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民族凝聚力。2024年,西安事變紀念館策劃開展各類教育活動56場次,包含愛國主義宣講活動等,受眾近2萬人。“我們嘗試用更易于青少年觀眾接受的方式進行展示、宣傳和教育;結合紀念館特色,制定有針對性的思政課教學方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思政課的實效性和吸引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社會責任感。”西安事變紀念館副館長王敬巍說。

近年來,西安事變紀念館依托“革命文物智慧博物館項目”,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如視頻講解、動畫演示、虛擬現實或增強現實技術等,增強觀眾體驗感;嘗試策劃基于人工智能的抗戰知識庫的技術實現方案,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結合展覽對西安事變的歷史文獻、人物關系、事件脈絡以及抗戰中的陜西等資料進行深度挖掘與整合,實現知識的高效檢索和智能呈現。

西安事變紀念館正在策劃的“民族正氣翻危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將于9月與觀眾見面。近年來,西安事變紀念館積極推動革命文物融入高校“大思政課”,與多所高校合作,組織現場教學、主題活動、志愿服務等,緬懷先烈功績,弘揚抗戰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隨著紀念類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轉化,我們嘗試新的社會教育形式,以適應不同的參觀群體,現已形成了‘西安事變紀念館微講座·巧動手互動課堂’‘大手牽小手社會關愛行動’‘西安事變紀念館思政大課堂進百校活動’等特色教育項目”。王敬巍介紹,未來,西安事變紀念館將用智能化手段將西安事變及陜西抗戰的歷史資料進行系統化整理和可視化展示,幫助觀眾更直觀地理解其歷史意義和全民族抗戰的偉大歷程。(群眾新聞記者 趙茁軼)

鏈接

?2024年,全省新增國家級博物館36座,備案博物館總數達362座。

?2024年,陜西4個項目獲評國家文物局、教育部“大思政課”優質資源,2項案例獲全國文博技術產品及服務十佳案例,7項案例入選全國文博社教案例宣傳展示活動。

?2024年,陜西舉辦1.4萬余場次各類文化服務活動和700余個精品展覽,接待觀眾7000余萬人次。

來源:陜西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演員姜塵為黃楊鈿甜發聲:國人仇富的心理充滿嫉妒

演員姜塵為黃楊鈿甜發聲:國人仇富的心理充滿嫉妒

星光看娛樂
2025-05-18 12:16:17
歌手戴荃回應丁太升點評《悟空》是爛歌:博取眼球的網絡乞丐

歌手戴荃回應丁太升點評《悟空》是爛歌:博取眼球的網絡乞丐

魯中晨報
2025-05-18 07:53:05
突發!巴基斯坦局勢又變,印度從中授意,第三國參戰,巴后院起火

突發!巴基斯坦局勢又變,印度從中授意,第三國參戰,巴后院起火

說天說地說實事
2025-05-18 08:07:44
俄烏再一次陣亡者遺體交換:34具換909具,比例將近1:27

俄烏再一次陣亡者遺體交換:34具換909具,比例將近1:27

老謝談史
2025-05-18 10:55:36
印巴空戰后,“五眼聯盟”及法日都希望從印度獲得PL-15E導彈殘骸數據

印巴空戰后,“五眼聯盟”及法日都希望從印度獲得PL-15E導彈殘骸數據

不掉線電波
2025-05-17 20:46:25
曝北理工猥褻男學生的46歲教授宮某自殺,校方7字回應,信息量大

曝北理工猥褻男學生的46歲教授宮某自殺,校方7字回應,信息量大

博士觀察
2025-05-17 23:34:43
正省部級高官任上落馬,五天前曾公開露面

正省部級高官任上落馬,五天前曾公開露面

魯中晨報
2025-05-18 15:05:06
三同學合資65萬開網吧,生意剛好起來,大股東就偷偷把網吧以21萬的價格轉讓了!

三同學合資65萬開網吧,生意剛好起來,大股東就偷偷把網吧以21萬的價格轉讓了!

張曉磊
2025-05-18 07:41:20
美臺觸碰紅線!中國公布收臺白皮書:斬首行動納入作戰方案

美臺觸碰紅線!中國公布收臺白皮書:斬首行動納入作戰方案

Ck的蜜糖
2025-05-18 03:40:46
汪小菲婚禮舉行:新娘陪嫁一套莊園住房,還有豪車和兩百萬現金

汪小菲婚禮舉行:新娘陪嫁一套莊園住房,還有豪車和兩百萬現金

星光看娛樂
2025-05-17 19:59:20
菲律賓選舉剛結束,國際法院卻亂了,杜特爾特有望釋放,卷土重來

菲律賓選舉剛結束,國際法院卻亂了,杜特爾特有望釋放,卷土重來

特特農村生活
2025-05-18 12:13:33
“明明連3個漢堡都買不起,為啥還要生三胎?”網友:不值得同情

“明明連3個漢堡都買不起,為啥還要生三胎?”網友:不值得同情

妍妍教育日記
2025-05-18 08:35:03
亮點多多,硬核呈現!中國首款“蜂群母艦”無人機即將首飛

亮點多多,硬核呈現!中國首款“蜂群母艦”無人機即將首飛

環球網資訊
2025-05-17 21:01:31
廣州首套房貸利率上調10BP,業內人士:或為維持3%“生死線”

廣州首套房貸利率上調10BP,業內人士:或為維持3%“生死線”

紅星新聞
2025-05-18 16:20:09
四座四合院、七棟別墅,誰建了潮汕天價違建?

四座四合院、七棟別墅,誰建了潮汕天價違建?

中國新聞周刊
2025-05-17 19:05:27
總成本1億!皇馬今夏第1簽即將官宣:年薪900萬,簽約5年

總成本1億!皇馬今夏第1簽即將官宣:年薪900萬,簽約5年

葉青足球世界
2025-05-17 16:16:11
劉曦因病醫治無效離世,年僅44歲

劉曦因病醫治無效離世,年僅44歲

魯中晨報
2025-05-18 15:57:03
突然宣布!姚明愛妻葉莉結束8年堅守,做出重大退出決定!

突然宣布!姚明愛妻葉莉結束8年堅守,做出重大退出決定!

星光看娛樂
2025-05-17 10:08:42
十年牢獄倒計時,一名服刑人員的期待與惶恐

十年牢獄倒計時,一名服刑人員的期待與惶恐

澎湃新聞
2025-05-18 07:18:27
常務副市長穆杰,調任省煤田地質局副局長

常務副市長穆杰,調任省煤田地質局副局長

新京報政事兒
2025-05-18 15:11:23
2025-05-18 17:39:00
秦觀
秦觀
記錄美好,不負時光!
2888文章數 76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男子100萬理財款提現時變成了牛肉 項目8年吸金5個億

頭條要聞

男子100萬理財款提現時變成了牛肉 項目8年吸金5個億

體育要聞

生涯只贏過10場球的主教練,和西部第一約G7

娛樂要聞

趙麗穎戀情曝光 cp粉集體破防

財經要聞

潘功勝、李云澤、吳清等,最新發聲!

科技要聞

小米“劇透”,雷軍將有重大發布

汽車要聞

小米汽車回應前保險杠變形 免費取送車和修復

態度原創

本地
藝術
教育
公開課
軍事航空

本地新聞

“5·19中國旅游日”2025年主會場活動啟動儀式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教育要聞

一老師拎起小學生探出3樓窗外,被指不合適,原因揭曉,讓人無語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軍事要聞

聲援巴勒斯坦 歐洲多國民眾集會游行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尔多斯市| 甘泉县| 奉节县| 庄河市| 垫江县| 绥阳县| 阜康市| 周口市| 个旧市| 丰都县| 灵山县| 祁东县| 济源市| 龙南县| 建湖县| 高平市| 中宁县| 六枝特区| 曲周县| 镇坪县| 丹寨县| 绵阳市| 武汉市| 饶阳县| 永昌县| 高青县| 涟水县| 新河县| 洛浦县| 连平县| 涡阳县| 定州市| 增城市| 东辽县| 昌吉市| 中江县| 巴林左旗| 镇沅| 湘潭市| 津南区| 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