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再次發表了一系列備受爭議的言論,涉及俄烏沖突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的戰略決策。
特朗普的這些言論不僅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還遭到了諸多分析人士的批評,認為其缺乏軍事常識和對當前地緣政治局勢的深刻理解。
在接受福克斯新聞的采訪時,特朗普宣稱,普京“本可以在幾小時內控制烏克蘭首都”。
他進一步指出,“俄羅斯軍隊本可在五小時內抵達基輔,但俄軍的坦克陷進了泥里”,并表示,如果坦克沒有陷入泥濘,普京的部隊或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占領基輔。
特朗普還強調,普京“看起來狀態不太好”,暗示俄羅斯總統對這場戰爭感到非常疲憊。
特朗普的這番言論迅速遭到了眾多分析人士的駁斥。
有軍事專家指出,年俄烏沖突爆發之初,進入烏克蘭領土的俄軍總兵力不足萬人,而部署在基輔近郊、試圖對基輔形成包圍態勢的俄軍部隊更是不足萬人。
相比之下,基輔作為烏克蘭的首都,擁有超過萬人口,且城市防御設施相對完善。因此,靠這萬俄軍強行攻占基輔無疑是極其困難且風險極高的。
此外,分析人士還指出,普京曾多次表示,俄羅斯軍隊從未有過“強攻基輔”的任務。
普京強調,部署在基輔近郊的俄軍部隊主要是為了“推動烏方走向談判”,而非進行軍事占領。這一說法與特朗普的言論形成了鮮明對比。
特朗普的此番言論也讓人回想起他在競選期間曾作出的承諾。
當時,特朗普信誓旦旦地表示,他能在小時內結束由拜登政府挑起的烏克蘭沖突。
然而,隨著俄烏沖突的持續升級和復雜化,特朗普的這一承諾顯得越來越不切實際。
特朗普的言論不僅在國際社會引發了廣泛爭議,也再次凸顯了其在處理國際事務時的隨意性和缺乏深思熟慮。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特朗普的這種“紙上談兵”式言論顯然無法為解決俄烏沖突提供任何實質性的幫助。
相反,它只會進一步加劇國際社會的緊張氛圍和不確定性。
在此背景下,國際社會呼吁各方保持冷靜克制,通過對話和協商尋求和平解決方案。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子墨君一全球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