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在石家莊,博物館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廣大觀眾的目光。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河北博物院、石家莊市博物館等文博場館,探尋當前博物館的創新發展。
步入石家莊市博物館,“復興的銅器藝術聯展”與“秦風漢鑄璽印特展”同步開放,將觀眾帶進穿越古今青銅與璽印文化的時空。館內公益講解、文物集章等特色服務讓觀眾樂享文化體驗。石家莊市博物館館長馮鑫表示,圍繞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該館開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動,為市民和游客帶來一場“可觸摸、可參與、可傳播”的文化盛宴。
“千里江山圖畫境奇旅展”亮相石家莊正定博物館,進一步豐富了文化展示內容,為游客提供更為多元的游覽體驗;“回望與回響”書畫特展在欒城區三蘇祖籍文化博物館開展,全方位呈現唐宋文學巨匠的筆墨風采與文化精神……博物館日期間,一場場特色展覽如斑斕畫卷鋪展城市文化長卷。石家莊,正以博物館為窗口,讓歷史可觸、文明可感,勾勒出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交相輝映的生動圖景。
展品“活”起來,展覽“動”起來。在數字化時代的浪潮中,科技的飛速發展為博物館注入了新的活力,為觀眾帶來了新的參觀體驗。石家莊市博物館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重現了歷史場景,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的變遷。河北博物院打造的4米多高的裸眼3D文物數字裝置,讓錯金銅博山爐紋飾躍然眼前;“數字珍寶游”體驗區里,宋代磁州窯枕上的蹴鞠孩童躍出釉面與觀眾互動。正如觀眾所言:“科技讓博物館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觀賞精美文物、聆聽歷史故事、帶走文創產品……如今,“為博物館奔赴一座城”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各大博物館已成為外地游客了解燕趙文化的一扇窗口。正定博物館、靈壽博物館等縣域博物館,河北師范大學博物館等高校博物館也各展所長,共同構筑起石家莊豐富的文博矩陣。
據了解,未來,石家莊市將通過市縣協同聯動、館校合作的模式,統籌推動各層次、各類型博物館實現均衡化布局、差異化定位、特色化發展。同時,持續優化服務供給、提升服務效能,釋放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創新中傳承、在轉化中發展,持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高品質文化生活需求。
來源:石家莊日報
記者:李藝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