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正在辦公的毛主席收到一封來信。當看清信中的內容時,他猛然拍桌:“怎么能讓他當地委副書記呢?真是大材小用!”
隨即他立馬將葉帥叫來,讓其立馬將這個人的工作安排好,這才放心。
信中到底寫了什么,竟讓毛主席如此生氣?主席為何又會做出這樣的安排?
卓越的政治工作者
來信之人正是王恩茂中將,彼時的他正在蕪湖擔任地委副書記,寫了一封信報告給了中央。
而毛主席之所以這么憤怒,就是因為他覺得王恩茂的才能被埋沒了。
從1928年加入革命開始,王恩茂雖然在戰場上的功績并不怎么突出,但在政治工作方面,絕對是能力突出,與王震將軍有著相似的工作經驗。
我們都知道,當年南泥灣大生產,是旅長王震帶領著359旅開展的,殊不知當年359旅的副政委正是王恩茂,他也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
他跟隨王震一起,與戰士們共同開墾荒地,撒下一粒粒種子,從挖坑到澆水都不嫁接他手,為戰士們做了一個良好的榜樣。
在南泥灣一有空的時候,王恩茂便來到地里,觀察作物的生長狀況,并將出現的問題一一記錄,然后向當地有經驗的百姓詢問。
不僅如此,王恩茂還時不時的每天給傳輸生產大作戰的思想。
這是因為戰士們年輕氣盛,都希望能夠上戰場殺敵,很有可能就對農業生產看輕。
王恩茂了解到這一點后,立馬召開工作會議,說明生產與作戰同樣重要,以此來糾正戰士們錯誤的思想。
王震見到后,都不禁夸贊王恩茂的政治工作做的非常好。
在王恩茂的努力下,戰士們重振士氣,更加賣力地干活,每天天一亮就拿著奇形怪狀的生產工具上山。
因為當時軍隊財政匱乏,就連武器裝備大部分都是來源于收繳,他們開墾荒地的工具以及生產物件都需要東拼西湊,是戰士們搜集而來的。
有的東西,是他們在戰場上撿來的,而有的東西是與百姓交換的。他們就是用著如此簡陋的工具,將南泥灣打造成了沃野千里的景象。
當看到如此壯觀的景象時,王恩茂心中驕傲不已,以前再苦再累也堅持了下來,都是為了等待今天的到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也正是在南泥灣的經驗,為其后來前往新疆治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奔走在解放一線
就這樣,王恩茂跟隨359旅在敵后戰場上奔波,給前線戰士們提供充足的物資。
他們共同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不久之后,王恩茂來到延安,跟隨部隊對抗來犯的國軍。
1947年,因為國民黨在各戰場上節節敗退,老蔣大怒,決定糾集大量士兵進攻陜北,想要破壞我黨的中央機關,達到讓我軍群龍無首的目的。
彼時的中央機關已經暫時撤出延安,向北行進,轉移陣地。只不過,胡宗南帶領的大軍一直在后方緊追,想要尋找我軍的蹤跡。
彭老總帶領西北野戰軍堵截胡宗南的軍隊,并在青化砭一帶設伏。司令員王震與政治部主任王恩茂率領2縱阻擊敵軍,只為保證毛主席等人的安全撤離。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王震與王恩茂看著青化砭的地圖,商議了一番,最終制定了一個計劃。
待敵軍行軍至埋伏圈的時候,2縱必須立馬突襲,抓住機會。
而隔天,國民黨31旅來到青化砭附近。他們并未探查清楚地形,而是跟他們的上司胡宗南一樣驕傲,覺得解放軍沒什么好怕的。
結果,他們一進入埋伏圈,就遭到了2縱的猛烈攻擊,直接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沒過一會兒,敵軍31旅就丟盔卸甲,被盡數消滅。
因為這一仗,戰士們士氣大漲。毛主席等人知道后也不禁夸贊這場仗打得好。
畢竟這場仗是撤離延安后的第一仗,戰士們憋著勁兒大,將以往的憋屈盡數發泄。
而后,王恩茂又跟隨部隊來到西北地區,對上了馬家軍,并取得了極大的勝利,迎來了西北地區的解放。
但有輕松解放的地方,也有難啃的骨頭,那就是距離中央機關很遠的新疆。
那里形勢極為復雜,有當地的勢力,也有殘余的國民黨勢力,解放這里很難。
毛主席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決定派遣王震先行一步,前往新疆。
臨走前,毛主席還特意叫來王震,對他說:你是要去“唱主角”的,一定要做好事。
而王恩茂也跟隨王震一起,進入了危險重重的新疆……
凱歌進入,凱歌還
1949年,王恩茂作為第一兵團的政委,與軍長郭鵬進入新疆邊境。
他們這一路上,途經多個地方,遭到了多股當地勢力的圍追堵截,第一兵團勇猛作戰,成功將其擊退。該地的百姓都為之歡呼,他們終于不用再被壓迫。
就這樣,他們一邊打,一邊了解新疆的情況,最后成功來到了基地。而王恩茂也成為了當地軍區的書記,開始致力于新疆的解放工作。
當得知當地勢力在南疆作亂,妄圖擾亂我軍計劃的時候,王恩茂立馬派遣一個團的兵力前去平息。
這一路上士兵們走的十分艱難,他們不僅要時刻警惕周圍的威脅,還要克服高原反應,另外他們還要急速行軍,最后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成功平息當地動亂。
從解放軍進駐新疆開始,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新疆的局面就基本穩定。而接下來的工作便是恢復當地的生產與經濟發展。
這方面,王恩茂可是有經驗的,畢竟他們曾將貧瘠的南泥灣改成了千里沃野。
于是,他下令軍隊進行自我生產,絕對不能拿群眾的一絲一毫。等農作物收獲的時候,一部分用于軍隊,另一部分則是賣給新疆百姓。
通過這樣的方式,解放軍與當地居民的關系逐漸拉近。
而王恩茂多次進行實地調查,詢問村民的生活情況。有的時候,他還會前往牧區,與牧民們一起工作,進行放羊、除草等工作。
新疆的百姓也十分驚訝,覺得這個領導根本沒有官架子,這讓他們倍感親切。
在這十幾年的時間里,王恩茂與新疆產生了深厚的感情。若不是特殊情況,他肯定不愿意離開新疆,只可惜……
扎根于新疆
因為中央的調任,王恩茂不得不前往安徽蕪湖擔任地委副書記一職。要離開生活多年的新疆,王恩茂是傷心的,但他只能服從中央的安排。
來到吉林之后,王恩茂依舊努力工作,但干什么都不得勁。他覺得與其在這里,還不如回部隊,進行政治工作。
于是在1975年的時候,王恩茂在撰寫工作的報告的時候,還附帶了一封信,希望中央能夠將他調回部隊。
而毛主席也看到這封信,頓時大怒:怎么能讓他當地委副書記呢?大材小用!
隨后,他便將葉帥叫來,詢問相關的工作安排。
最后在眾人的推薦下,王恩茂成為南京軍區的副政治委員,終于能夠回到軍隊工作。
不久之后,因為其工作突出,王恩茂又來到吉林省委工作,后又成為中央委員。
不過,王恩茂心中有一絲遺憾的,他其實是想要回到新疆的。
令他沒想到的是,中央為了在新疆等地開展工作,決定派遣一個人前往新疆。
王震得知后,立馬向中央推薦了王恩茂,認為他曾在新疆工作過,是合適的人選。而中央也經過討論,決定讓王恩茂回到新疆工作。
收到這個消息后,王恩茂激動不已,在聽取工作報告之后,便帶著家人立馬上任了。看著大變的新疆,他感慨不已,隨即就投入到了新疆的經濟工作中。
新疆的人民得知王恩茂回來后,對其表示熱烈的歡迎,這一幕怎么不是領導與百姓之間緊密聯系的真實寫照?
不過,當時王恩茂前往新疆的時候已經快七十歲了,很多工作已經力不從心。加上中央推行干部年輕化的政策,他便退了下來。
即便如此,他也依舊時刻關注新疆的工作,閑暇的時候依舊喜歡到處逛逛,與新疆牧民們聊聊家常,談談近況。
王恩茂將軍心系新疆,為新疆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他的無私精神讓人敬佩!
參考文獻
【1】新疆,王震的榮耀之地,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6年11月25日。
【2】王恩茂:與新疆各族人民長相守,新疆黨建網,2022年02月11日。
【3】王恩茂:兩次主政新疆的開國中將,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23年07月31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