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中生長著許許多多奇奇怪怪的植物,有些植物很多人甚至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比如會流出紅色“血液”的龍血樹、雞血藤,還有能結出5種味道野果的五味子,讓人大開眼界,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作為一名植物科普博主,筆者致力于科普各種植物,最喜歡分享的就是各種稀奇古怪有趣又非常有價值的植物了。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樣一種稀奇古怪而又非常有價值的植物,這種植物樹干上會長出“釘子”,看上去非常的“兇神惡煞”。而它的果實卻富含皂苷,是天然的洗手皂,這種植物就是皂莢樹。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認識并了解這種神奇的植物。如果若是你在野外遇到它,那你賺大了。
認識皂莢樹、了解皂莢樹
皂莢樹,原產于中國,它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植物。而它之所以取名為皂莢樹,這是因為這種植物的果實皂莢在古代是主要的清潔工具,是最原始的肥皂,因此得名皂莢、皂角。麗娃皂莢的外形直而扁平,似刀型,因此皂莢也叫懸刀、大皂莢、長皂莢等。
皂莢樹是豆科、皂莢屬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這種植物高可達15-20米,它的樹干上長滿粗壯的棘刺,新生的棘刺綠色,老了之后變成紅褐色,變得的非常的堅硬。在我的老家一般稱它為天丁,也有人叫它皂莢刺、皂刺、皂角針、皂針。
皂莢樹春末夏初開花,花黃綠色,果期10月。在我國廣泛分布于大江南北,東北、華北、華東、華南以及西南地區都有廣泛分布。在民間皂莢樹也經常被最為一種“鎮宅樹”栽培于房前屋后,傳統風水學認為皂莢樹,有驅邪避害、守護家宅的作用,因此也有了“東南一棵皂莢樹,金銀財寶入家門”、“宅前一棵皂莢樹。家宅平安子孫富”的說法。
皂莢樹的價值
皂莢樹可謂全身都是寶,具有極其廣泛的開發的價值,在古代也是非常重要的經濟樹種。首先來說說它的果實,也就是皂莢。據現代研究表明,皂莢中富含豐富的皂苷類化合物,這種物質是天然表面活性劑,用手反復去揉搓會出現大量的泡沫,可以去除污垢。因此在古代皂莢樹的果實皂莢也常用來作為肥皂使用,洗衣粉、洗澡都離不開它。
在唐代古籍《南史》卷十《陳本紀·論曰》中就有記載人們用皂莢洗衣的相關文字記載。說:“可憐巴馬子,一日行千里。不見馬上郎,但見黃塵起。黃塵污人衣,皂莢相料理”。此外在宋代古籍《證類本草》中亦有:皂莢與草木灰共煮可得“凝脂”,這個所謂的“凝脂”其實就是中國最早的植物皂雛形了。由此可見,將皂莢作為清潔之物,早在唐代就已經開始了。
說完造皂莢,再來說說它的種子,它的種子是非常珍貴的一種傳統食材,屬于純天然綠色滋補食品。每年秋天皂莢成熟的時候,取出它的種子,剝落之后,里面天然呈淡黃色的就是種仁了。因為外形酷似米粒,所以我們叫它皂莢米。皂莢米富含豐富的膠原蛋白,用來搭配銀耳、桃膠煮粥或者煮糖水、煲湯,對女性可以說極品的滋補品了。
第三,皂莢樹除了皂莢、皂莢米之外,它樹干上紅褐色的棘刺也是個寶貝。在民間懂它價值的人,會用它來和豬心一起煲湯喝。你像失眠多夢,心神不寧就可以用到它,傳統中醫認為它有養心安神的作用。所以如果你的家鄉也有這種樹,那么你就賺大了。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皂莢樹了解了嗎?你聽說過皂莢樹這種植物嗎?你小的時候有沒有用皂莢洗衣的經歷?你吃過皂角米嗎?在你的家鄉還有皂莢樹這種植物嗎?大家有什么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