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2967,閱讀時長大約5分鐘
作者 |第一財經 王方然
王婷(化名)還記得12年前那場“淘金熱”。父母帶著她在各大金店比價,最終幾乎花光了家里一年的收入,囤下兩塊黃金。那一年,走牛許久的金價迎來一波下跌,關于“中國大媽抄底黃金”的討論伴著夏日的炎熱不斷升溫。
然而,隨后而來的是“深套”。金價震蕩下跌了多年,大家默契地很久沒有提及“瞎折騰”買入的那兩塊黃金。
在30歲這年,王婷也成了“囤金”年輕人中的一員。與父母輩不同,這一代年輕人買金的方式發生了顯著變化:他們不再一次性“all in”實體金條,而是青睞金豆、積存金等門檻更低的產品。在操作方式上也衍生出更多玩法,既有長期持有的“價值黨”,也不乏喜歡“快進快出”做短線交易的“炒金者”。
年輕人開始花式炒金,圖為金塊(資料圖)
年輕人“炒金”有何不同?
與父母輩“囤金”相比,新一代年輕的“炒金者”有自己的投資哲學。
“感覺是十年前的子彈正中眉心,這次輪到我們這代做‘中國大媽’了。”接受記者采訪時,在深圳從事金融行業工作的王婷一邊喝著咖啡,一邊順手打開App,盯盤金價波動。
在她的手機銀行App里,存有1069克積存金,折合現金約80萬元。在4月22日,這一數字一度達到88萬元。不到一個月內,王婷浮虧了約8萬元。而在這些投資中,有10萬元是她通過信用貸“套”出的。在她看來,與遠期收益相比,一定的杠桿風險是可以接受的。
與王婷一樣,90后投資者張灣(化名)也喜歡線上買賣虛擬金。最近半年她總會在工作間隙“摸魚”打開交易軟件。“跌時買入,漲時賣出”,依照這一思路,張灣有時候一天內要操作好幾次。
最狂熱的時候,她曾經半夜定鬧鐘起來盯金價。憑借這種精細的操作,她一度盈利頗豐。她將之形容為“每個月額外賺了一份工資”。最近的這波下跌,她也巧妙避開了,因為當時想觀望貿易談判進展,在4月末的高位已經清倉。
在深圳水貝經營一家快餐店的李藝(化名)則從2年前開始熱衷攢小克重黃金。每過一段時間,攢夠克數后,都會去相熟的老板處打一個素圈手鐲或者回收變現。
在她看來,這是一種“黃金平權”。多年前,消費者都會去傳統金店,買小克重黃金是幾乎很難想象的。但現在已經逐漸形成了一種風氣。
“購買黃金在年輕人的圈層中,正在日益變得‘金融化’。”一名黃金行業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不同于以往保值、裝飾等需求,現在很多消費者是以投資為目的買賣黃金。
花式入局
來自千行百業、有著不同人生背景的年輕人,為何會不約而同地覺醒“黃金血脈”,熱衷花式買金?
最初的吸引力來自于金價陡峭上行的曲線。Wind數據顯示,2025年4月底倫敦金現站上3500美元/盎司,較2022年12月階段性低點1614美元/盎司,上漲超100%。COMEX黃金期貨也在今年4月22日一度沖高至3500美元/盎司上方,較2022年底上漲超100%。
國內黃金價格也迅速走高。以某股份行積存金實時報價為例,2024年6月27日,金價階段性下探至544元/克后開始震蕩上行,2025年4月22日一度達到821元/克。
與兇猛的黃金漲勢相比,近幾年其他資產增值的渠道似乎正在日益變窄。在畢業后的五年間,王婷經歷了定期存款利率快速下調,從“3”字頭降到“1”字頭,經歷多輪理財凈值回撤“栽了跟頭”,投資的房產市場價也已折價了三分之一。兜兜轉轉,去年王婷又琢磨起了黃金。
金價持續上漲吸引了更多年輕人入場,形成了一場“接力賽”。張灣最初接觸黃金緣于周圍朋友。她的男朋友在去年開始買黃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和她更新近況——“又漲了一點”“又漲了兩個點”。有時候幾個月的收益可能有三四萬元。
全面買金的風氣也在社交媒體上彌漫開。王婷是在某購物平臺的鏈接上買的代銷積存金。平臺上有一個“討論圈”,不少投資者在上面分享黃金買賣操作。
杠桿投資者損失慘重
對于在黃金牛市“溫室”中成長起來的新一批投資者,沒有只漲不跌的神話。
隨著國際形勢變化,金價坐上了過山車。4月7日起,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價格開始迅速走高。COMEX黃金從2998美元/盎司開始一路上漲,4月22日達到3509美元/盎司。但隨后,受俄烏談判、中美關稅緩和等多重因素影響,金價開始震蕩下行。截至記者發稿前,COMEX黃金報3174美元/盎司。
已有部分投資者出現大額浮虧。今年剛接觸黃金投資的查德(化名)近期浮虧了近3萬元。之前她一直小規模試水購買銀行積存金,但4月中旬接連上漲的行情讓她坐不住了,生怕錯失良機。看著積存金的價格從4月7日的419元/克一路飆升至800元/克上方,她在4月23日高點回調階段選擇加倉500克,購入價格是807元/克,一共花費40多萬元。但眼下,金價已回落至745元/克,折算成現金僅為37.2萬元。
就在采訪過程中,金價再次大跳水。王婷忍不住匆匆在手機上操作,掛了一個委托單,金價到達某一位置自動賣出。
多家銀行近期也密集提示價格波動風險。3月至今,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十余家銀行紛紛發文稱,近期國內外貴金屬價格波動加劇,提醒客戶提高貴金屬業務的風險防范意識。4月21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再次發布關于繼續做好近期市場風險控制工作的通知,提示投資者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合理控制倉位,理性投資。(詳見)
上海市信本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趙敬國對第一財經表示,黃金的變現能力雖然相對其他資產較好,但在市場極端情況下,如金價暴跌時,可能會出現投資者急于出售黃金但找不到買家的情況,導致無法及時變現償還貸款,從而面臨流動性風險。
金價走勢如何
年輕人“炒金熱”背后,是黃金加速“金融化”。
近期的一組數據也可以從側面印證。據中國黃金協會統計,2025年一季度,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品種成交額達10.7萬億元,同比增長42.85%;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成交額更是高達30.52萬億元,同比飆升143.69%。與此同時,我國黃金消費總量為290.492噸,同比下降5.96%。其中,黃金首飾消費為134.531噸,同比下滑26.85%。
2025年4月末,中國官方黃金儲備為7377萬盎司,較上月增加7萬盎司,為連續6個月增持。一季度國內黃金ETF持倉增長23.47噸至138.21噸,同比增長327.73%。截至5月8日,全球黃金ETF持倉量 (SPDR+iShares)1377.84噸,環比減少4.89噸。凈多頭持倉量減少至16.25萬張(前值16.33萬張)。
黃金投資依舊火熱,未來金價走勢將如何發展?
銀河證券在研報中提醒,2025年以來受到各種因素推動,黃金的上漲幅度超過預期,金價回調具有合理性。前四個月,金價上行了29.4%,上漲幅度超過預期。金價快速上行是ETF大幅涌入帶來的,快速上行的價格需要消化各種信息。推動金價上行的基礎因素并未改變,但市場需要消化漲幅。
“短期交易層面而言,當前價格雖已回落但仍有進一步下滑的可能性:技術面觸及周線級別超買區域,COMEX黃金凈多頭占比突破閾值區間,市場情緒過熱特征顯著。”廣發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劉晨明及其團隊認為,目前黃金存在三點利空因素:第一,美國財政赤字將大幅收縮,壓制通脹預期。第二,黃金多頭倉位已比較擁擠,市場投機性較強。第三,實際交易量遠低于潛在投資者的資金規模,當前價格處于高位可能只是增量資金快速進入推高的,受短期內部分投資者情緒影響,波動被放大。
也有機構持相對樂觀態度。中泰證券分析師任恒指出,關稅博弈短期緩和的預期以及降息預期的回落等因素對價格存在壓制。中長期來看,十年期美債的真實收益率處于過去十年的高位區間,美國經濟逐步走向滯脹,美元信用體系的重塑已經成為趨勢,金價有望持續走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