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林劍就中美經貿會談回應提問時指出,雙方已發布聯合聲明,相關成果可查閱官方內容。這一表態背后,是近期中美在經貿領域激烈博弈的延續。當中國在稀土等戰略礦產出口管制上“動真格”,美國軍工、科技等關鍵產業遭遇供應鏈危機,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再次調整對華關稅政策,釋放出復雜的博弈信號。
中國對戰略礦產的出口管制,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沖擊美國產業鏈。自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4月宣布對鎵、鍺、銻、鎢、中重稀土等實施出口管制以來,相關措施的連鎖反應迅速顯現。中國掌控全球九成的稀土精煉產能,中重稀土供應占比超過九五%,這種壟斷性地位讓美國軍工企業首當其沖。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財報披露,B-21隱身轟炸機項目因稀土價格波動損失數億美元,F-35戰斗機的稀土供應鏈更是陷入緊張狀態——單架F-35所需稀土材料超九百磅,而弗吉尼亞級潛艇的稀土用量高達九千二百磅,這些關鍵裝備的生產進度因原材料短缺面臨延誤風險。
稀土(資料圖)
科技領域同樣深受影響。歐洲市場數據顯示,4月以來鏑價單月漲幅達三百%,創下2015年以來新高。美國科技企業不得不面對成本飆升與供應不穩定的雙重壓力,特斯拉4680電池量產計劃因稀土磁材短缺推遲數月,汽車行業高管將出口管制的影響程度評為7到8級(10級為最高),凸顯產業鏈沖擊的嚴重性。
更令美方擔憂的是,中國打擊戰略礦產走私的專項行動切斷了“灰色渠道”。5月9日,多部門聯合部署打擊走私出口,同時警告韓國等國企業不得轉賣中國戰略礦產至美國,否則將被列入管制黑名單。這一系列舉措形成“閉環管控”,讓美國試圖通過第三方獲取稀土的企圖落空,徹底暴露其供應鏈對中國的深度依賴。
在稀土管制引發的壓力下,美國對華關稅政策出現松動跡象。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美方曾考慮將部分關稅稅率降至50%—54%,雖白宮隨后否認這一說法,但行動層面已釋放信號:特朗普政府正評估撤銷汽車座椅、兒童床等商品的高關稅,相關稅率最高達145%。這種矛盾姿態反映出美國的戰略困境——既要應對國內因關稅導致的通脹壓力(數據顯示,美國進口商承擔了九成二的關稅成本,八成的玩具進口商面臨供應鏈重構壓力),又不愿在談判中過早示弱。
回溯中美經貿會談進程,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高層對話取得突破性進展。雙方同意建立經貿磋商機制,明確牽頭人就分歧展開協商,并在關稅問題上達成實質性安排:取消九成一的關稅,爭議領域關稅暫停實施九十天。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會后感慨中方談判立場“強硬”,側面印證中國在博弈中掌握主動權。正如前財長薩默斯所言,“特朗普先眨眼了”——美國曾宣稱將“無限期實施關稅”,最終卻在中方反制下調整政策,而中國未對核心產業政策作出重大讓步。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發起關稅戰的初衷,是試圖以貿易壁壘為籌碼,迫使其他國家在經貿領域與中國“脫鉤”,進而實現孤立中國的戰略目標。但這場持續數年的博弈呈現出明顯的“非對稱性”:中國通過完善工業體系、擴大內需市場,構建起抵御外部沖擊的“緩沖帶”,而美國卻因關稅政策導致自身通脹高企、企業承壓。數據顯示,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并未因關稅下降,反而因供應鏈成本上升加劇了經濟結構性矛盾。
中國的反制策略則展現出精準性與層次感。在對等關稅反制之外,稀土等戰略礦產的出口管制成為“勝負手”。這類資源不僅是工業“維生素”,更是國防安全的戰略物資。當美國軍工企業因稀土斷供面臨項目停滯,當科技巨頭因原材料漲價利潤縮水,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重新評估博弈成本。正如美國研究機構專家所言,中國此次反制讓美方意識到,“極限施壓”在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大國面前難以奏效,反而會傷及自身。
這場博弈的走向,折射出全球化時代的權力邏輯變遷。英國、加拿大等國在面對美國關稅時之所以不敢強硬反制,根本原因在于其經濟、國防對美依賴度高,缺乏“硬剛”的資本。而中國憑借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全產業鏈優勢及廣泛的發展中國家伙伴關系,具備與美博弈的戰略縱深。前國務卿布林肯的觀察頗具洞見:“特朗普只尊重強硬派領導人”,中國的強硬立場并非主動挑釁,而是維護主權與發展權的必然選擇。
對全球而言,中美博弈提供了雙重啟示:一方面,面對單邊主義霸凌,妥協退讓只會助長侵略性,唯有以實力為后盾的堅決反制,才能贏得談判桌上的平等地位;另一方面,全球化時代的產業鏈深度嵌套決定了“脫鉤斷鏈”的非理性——美國對中國稀土的依賴、中國對美技術市場的需求,都表明競合平衡仍是大勢所趨。此次會談成果雖暫時緩解摩擦,但深層次矛盾如技術競爭、規則博弈等仍需長期應對。
貝森特(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調整與稀土困境,本質上是其“美國優先”政策遭遇現實瓶頸的縮影。中國在這場博弈中的“階段性勝出”,得益于對制造業立國戰略的堅守、對供應鏈安全的前瞻布局,以及在談判中“不卑不亢”的策略把握。但需清醒認識到,經貿摩擦的長期化、復雜化已是常態,美方可能在科技封鎖、規則制定等領域發起新挑戰。
未來的關鍵,在于中國能否繼續夯實產業基礎,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當稀土管制展現資源反制力,當市場潛力轉化為談判話語權,中國方能在“亂局”中穩立潮頭。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尚未終結,但中國已用行動證明: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動真格”是唯一正確的選擇,而實力,永遠是博弈桌上最硬的“底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