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滑跪,銷毀所有高濃縮鈾,承諾永不制造核武器。
哈馬斯被忽悠瘸了,可交出加沙地帶控制權。
甚至,敘利亞都要建川普大廈了。
曾經威名赫赫的中東抵抗之弧,現在就只剩下“糊”了。。。
這一次川普去中東,本來想著和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簽下了萬億美元的大單,可沒想到,還有意外驚喜。
一直以來給美國和以色列造成了巨大戰略壓力的抵抗之弧,居然排著隊要給美國下跪。
這里面最引人關注的就是伊朗。
5月15日,伊朗一位高級顧問表示,伊朗準備與特朗普政府簽署一項有條件的核協議,以換取解除經濟制裁。
他表示,伊朗將承諾永不制造核武器,銷毀其可用于武器化的高濃縮鈾庫存,同意只將鈾濃縮至民用所需的較低濃度,并允許國際核查人員監督這一進程,以換取立即解除對伊朗的所有經濟制裁。
消息一出,全網一片嘩然。
各大新聞的評論區下面都在刷屏,說伊朗跪了,伊朗真是糊涂啊,這時候怎么能妥協呢?
就算你能換來短暫的經濟利益,可等你銷毀高濃縮鈾之后,美國人反悔了怎么辦?
這時候,是紙做的協議有用,還是手里的真理有約束力呢?
烏克蘭和伊拉克,就是你的前車之鑒啊。
當美國懷疑你可能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有。
要不然你就算經濟發展的再好,再強大。
到最后,也只能淪為人家砧板上的魚肉。
咱們試想一下,如果今天的中國是一個無核國家,你覺得美國人還會和我們只打貿易戰嗎?
人家的核彈頭會直接部署到日韓的美軍基地,來訛詐我們,威脅我們。
所以,伊朗到底該不該擁有核武器,這個問題是不用去討論的。
這個道理,我們明白,伊朗人也同樣很清楚。
可既然清楚,他們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呢?
第一,伊朗的經濟這些年出了大問題。
2010年是伊朗的巔峰,受益于國際油價高位,伊朗的GDP達到了6290億美元。
但是隨著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伊朗制裁的升級,限制石油出口,排除在SWIFT國際支付系統外,海外資產遭到凍結。
這直接就導致了2017年,伊朗的GDP降至4891億美元。
然后就是一路下跌,2020年的時候,伊朗就只有2621億美元了,只有十年前的41%。
另外貨幣貶值,通脹問題非常嚴重。
2020年,曾經就有記者去伊朗實地采訪過,在咱們國內買一個西門子冰箱,花了不到5000塊錢,而同樣的冰箱在伊朗要花兩萬人民幣。
可以說,這十年,伊朗被美國給制裁的非常狠,經濟和民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有朋友看到這就說了:那伊朗就想辦法啊,不和西方做生意,可以和中國,可以和俄羅斯,和第三世界國家做生意嘛,總是能活下去的。
其實伊朗當時也正是這樣想的。
2021年6月,萊希大選獲勝,8月,他被哈梅內伊任命為新任總統。
萊希上臺之后是怎么做的呢?
1,主張“向東看”,加強和中俄之間的接觸和聯系,加快落實之前和中國簽訂的總額4000億美元的《中伊25年合作協議》。
2,緩和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比如在萊希任內,伊朗和沙特兩國的外長在北京完成了世紀大和解,兩國關系走向了正常化。
3,在處理與西方國家的關系上,萊希堅持以強硬態度維護伊朗的經濟與安全利益。
后面這兩條可以總結成伊朗版的“近交遠攻”。
在萊希的帶領之下,伊朗有了新氣象。
從2021年開始,伊朗的GDP開始恢復增長,貨幣貶值和通脹問題,也被遏制下去了。
大家從下面的柱狀圖就能明顯看到伊朗的變化。
可是這一切隨著2024年5月19日,萊希乘坐直升機意外去世,全都煙消云散了。
這也是我們所要說到的第二點:萊希死后,伊朗國內政局混亂,暗流涌動。
萊希原本被認為是哈梅內伊的接班人。
可是在他死后,接班順序被打亂了。
伊朗國內的親美派和保守派,也就是神權宗教以及伊斯蘭革命衛隊勢力,他們兩方人馬都要想要爭奪這個位置。
最終的結果我們也都看到了,是親美派的佩澤希齊揚成為了伊朗新總統。
結果他一上來,居然就嚷嚷著要遷都。
打算將首都從德黑蘭向南遷移到波斯灣沿岸的港口城市阿巴斯港。
德黑蘭位于伊朗中北部,厄爾布魯士山南麓,海拔在1200米至1500米之間。
東、北、西三面被厄爾布爾士山脈環繞,這種地理特征使得德黑蘭具有天然的防御優勢?,易守難攻,能夠有效抵御外部入侵,保障國家的安全?。
可咱們再看看波斯灣沿岸的阿巴斯港呢,距離美國在中東最大的烏代德空軍基地,那簡直就是咫尺之遙,隔海相望啊。
而且,地勢平坦,一旦爆發戰爭,根本就無險可守。
更為關鍵的是,大家還記得上個月底的時候嗎,伊朗發生了港口大爆炸。
死了57人,1200多人受傷。
那個港口在哪呢?
對,就在阿巴斯港。
這還沒遷都,就已經鬧成這樣了,這要是真遷了都過來,那么伊朗人每天將要面對什么,可想而知。
所以,伊朗想要遷都這件事,就是一個巨大的昏招。
我們知道,伊朗人也知道,所有人都知道。
可為什么還是會被提出來呢?
其實,遷都這件事情的邏輯,和伊朗現在要放棄核武器是一樣的。
遷都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
可以進行一次徹徹底底的政治洗牌,擺脫舊都里面那些舊勢力的控制,離開神權宗教以及伊斯蘭革命衛隊勢力范圍。
去到新都之后,重新起建立起自己的影響力。
如果,伊朗真的從德黑蘭,遷到了波斯灣沿岸,那么親美派就將大獲全勝,徹底掌控朝局。
所以,同樣的道理,為啥伊朗打算和美國簽協議,放棄核武器,以此來換取西方解除經濟制裁呢?
因為這份協議一旦簽署了,這就意味著親美派占據了上風,日后無論是在政治決策,還是在經濟問題上和西方進行貿易的時候,他們都可以主導。
不過咱們話說回來啊,即使伊朗跪下了,做出了這么大的讓步,但在美國人眼中,伊朗依然是他們的敵人。
所以,美國人的做法大概率是:表面上同意這份協議,然后等到你伊朗拆掉離心機,主動銷毀高濃縮鈾之后,再反悔,重新把伊朗當做敵人,大搞戰略對抗。
原因其實其實很簡單,這幾十年,美國在中東的霸權基礎靠的是什么?
依靠樹立敵人,樹立恐懼。
有了伊朗這個強大的敵人,才會讓阿拉伯人恐懼。
所以美國人才可以打著保護他們的旗號,在中東設立了64個軍事基地,駐軍4萬人。
大家看一眼美軍在中東的軍事基地部署圖就能明白:這不都是沖著伊朗去的嗎?
要是伊朗真的全面倒向美國了,那么美國還有必要繼續在中東設立軍事基地嗎?
當然了,美國人臉皮厚,就算賴著不肯走,中東國家也拿他沒辦法。
可是軍火呢,每年的軍火還怎么賣?
這一次川普去了趟沙特,雙方簽署了1420億美元的軍火合同,創造了美國對外軍火貿易記錄的同時,這個數字也相當于美國今年國防預算的14%。
當然這么說大家可以能沒啥概念。
這么說吧,2025年,俄羅斯國防開支為13.5萬億盧布,約合1343億美元。
沙特這一單生意,比正在和烏克蘭打仗,擁有200多萬軍隊的俄羅斯一年的國防預算還要多。
你就說豪橫不豪橫吧。
雖說2017年川普第一個任期訪問沙特的時候,雙方簽了1100億美元的軍售,最終只落實了不到250億。
但就問你美國,這250億美元,你想不想要吧?
要是沒了伊朗,這還上哪收去啊?
王爺們說:我買那么多飛機坦克,導彈無人機的干啥?難不成讓我去跟以色列干一架?
于是,伊朗這個敵人必須要存在,如果沒了伊朗,中東的主要矛盾就會變成阿拉伯VS以色列。
這是美國最不愿意看到的,也不利于他們維持霸權。
所以,一個扎心的真相就是:伊朗想要親美,美國人反而第一個不答應。
二鬼子想要變成真鬼子,結果被人一巴掌給扇了回來。
“給我滾回對面去,因為,有你在,對我很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