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給出結論吧,敘利亞騰飛應該是必然的。只要沒有戰爭和制裁,這片千年文明之地,必然會迎來前所未有的繁榮。
2011年開始,敘利亞內戰爆發,一個充滿著中東古文明氣息的國家,直接被戰爭摧殘成了廢墟瓦礫。
俄羅斯、伊朗、美國、土耳其以及他們的仆從軍和一些極端分子,紛紛在敘利亞這片土地上張牙舞爪,企圖將這里撕扯成碎片。在戰爭面前,談發展就是空頭支票,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美國對敘利亞的制裁,始于1979年。表面原因是敘利亞支持巴勒斯坦的一些極端武裝力量。其背后深層次的原因,自然是敘利亞和蘇聯、伊朗走太近。
被美國制裁,就相當于被整個美西方制裁。這些國家中有不少都是發達國家,他們掌握著地球上大部分的財富,所以一旦被美西方制裁,其經濟想要發展起來,幾乎不可能。
在戰爭和制裁的雙重打擊之下,敘利亞人民飽經滄桑,食不果腹,數百萬人淪為難民,流離失所,發展經濟更是無從談起,能混口飯吃就不錯了。現如今,敘利亞改朝換代后,戰爭的硝煙正在慢慢散去,美國又宣布對其解除了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制裁,敘利亞終于可以騰出手來發展經濟了。
敘利亞的優勢有哪些
敘利亞是一個擁有數千年文明的古老地區,這里緊挨著美索不達米亞的兩河文明,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便進入了鐵器時代。
公元前1500年左右,這里誕生了米坦尼王國,與古埃及最強大的埃及第十八王朝遙相呼應。
從公元前10世紀開始,敘利亞這片土地,相繼被亞述帝國、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所征服。所以敘利亞文明,夾雜著希臘、羅馬、阿拉伯、土耳其等文明,是一個中東文明集散地。
眾多文明中,阿拉伯文明對敘利亞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時至今日,敘利亞人的主要信仰都是伊教。不得不說,伊教在人類歷史上的確是一個奇跡,這是一個公元7世紀才誕生的信仰,但卻憑借其特殊的堅韌與粘性,仍是成了世界三大信仰之一,跟隨者目前多達20億左右。
這數據太可怕了,相當于每4個人里,就有1個伊教徒。難怪現在很多歐洲國家,即將成為新的伊教國家了,這發展速度杠杠的。人家的法寶就是生孩子,如今歐洲各國滿大街的穆罕默德,就足以證明其發展速度。
作為一個千年古文明集散地,敘利亞的底蘊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在未來的發展中,他們又有著怎樣的優勢呢?
第一,敘利亞緊挨著中東產油地
敘利亞本身也有不少油田,主要集中在庫爾德人的聚居地。現如今,只要敘當局和庫爾德人冰釋前嫌,談好了合作計劃,那么敘利亞人民也能享受到石油紅利。
而且,目前中東石油出口主要集中在波斯灣地區,如果敘利亞沒了戰亂,那么從這里將中東的石油輸送到歐洲,也是非常方便的一條路線,甚至比走紅海海運還要便捷。畢竟紅海那邊還有個胡塞武裝在搗亂,敘利亞這邊可啥攔路虎都沒有。
第二,敘利亞背靠地中海
地中海是歐洲和北非自古以來最繁華的貿易地區。敘利亞位于地中海東岸,擁有好幾個不錯的港口。比如說俄羅斯長期租借的塔爾圖斯港。
只要敘利亞沒有戰亂,以及不被美國制裁,那么敘利亞必然可以憑借挨著地中海這一優勢,發展其對外貿易,尤其是對歐洲各國的貿易。
第三,文明古國的旅游價值
這十多年的戰亂,讓敘利亞這個文明古國飽受摧殘,若干文物、古建筑,慘遭毀壞。這或許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悲哀。
但逝者如斯,失去的只能惦念,剩下的要好好珍惜。只要敘利亞做好文物、古建筑的修繕工作,吸引一大批對古文化感興趣的游客,是不成問題的。
只要敘利亞能夠在未來保證其和平穩定且包容的大環境,必然會有大量熱愛旅游的人跑去送錢。可別小看了這方面的旅游收入,沙特憑借麥加朝圣這一熱點,每年都能掙上百億美元。敘利亞目前一整年的GDP都達不到百億美元。
中東小巴黎黎巴嫩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能很多人都已經把中東小巴黎給忘了,1975年內戰爆發之前的黎巴嫩,可是地中海東岸的一顆明珠。
這里文化包容,信仰自由,人民富足。憑借其地中海東岸的特殊地理位置,外加貝卡谷地優越的自然風貌,以及和敘利亞類似的千年文明,吸引了若干海外游客。
那時候的黎巴嫩開放包容,所以吸引了大量外資入駐,因此這里的金融服務行業,也是舉世聞名的。
其實黎巴嫩的優勢,敘利亞基本全都有,而敘利亞又比黎巴嫩大了若干倍。所以只要敘利亞蓄勢待發,想必未來前景差不了。
當然了,黎巴嫩的悲劇,源于一場引狼入室的災難。由于他們在1970年接收了大批被約旦趕出來的巴勒斯坦難民,甚至連巴解組織也集體搬家到了黎巴嫩。
這些人來了以后,徹底改變了黎巴嫩的人口成分,從而打破了過去的權力架構。沒多久,黎巴嫩便陷入了長達15年的內戰。
本就十分狹小的國家,這么一折騰,直接把外資都給嚇跑了,自己內部又被打了個稀巴爛。時至今日,黎巴嫩內部都處于分庭抗禮的局面,人民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敘利亞原本在蘇聯的扶持下,雖不說大富大貴,至少平穩發展了數十年。奈何2011年也和黎巴嫩一樣,進入了內戰狀態,這才造成了后來的悲慘下場。
敘利亞的出路很明顯
敘利亞要想走出陰霾,唯一的出路,那就是當年黎巴嫩走向發達的路線:開放和包容。
過去的敘利亞,長期存在信仰之爭,在阿薩德時期,伊教徒也是分等級的。比較高等級的是和阿薩德同一信仰的阿拉維派,相對而言,等級較低的就是占敘利亞大多數人口的遜尼,以及少數基督徒。
按照當地遜尼信徒們的說法,阿薩德集團每次出兵打仗,總會征召大量遜尼家庭的男丁沖在最前線,這些人往往是回不來的。至于指揮官,基本全都是阿拉維派的人。
在阿薩德當局的權力架構中,各級掌權的也基本是阿拉維派的人,干活的才是那些無足輕重的遜尼派的人。
這明顯是一種統治策略,沒辦法,因為信仰阿拉維的人,在敘利亞是極少數。他們要想長期掌權,只能這么干。
阿薩德集團垮了以后,敘利亞首先要做到信仰包容,不管是什么派,只要有才能,就應該有機會從事他們擅長的事情。而不是不看能力看信仰。
穩定內部環境,做好對外開放的準備,也是敘利亞急需要做的事情。只有內部不再打仗,投資環境穩定,才會有大量外資進入敘利亞市場。
這些外資可以在敘利亞建工廠、開公司,招聘大量當地人,不僅可以提升敘利亞的經濟,而且還能解決不少就業問題。
期待出現一個繁榮富足的敘利亞
敘利亞還是蠻誘人的,很多在戰亂前去過敘利亞的人,肯定會感嘆中東文明的魅力。這里保留著羅馬時代的大馬士革古城,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是中東地區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這里還是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的發源地和根據地,當年穆阿維葉一世,在建立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前,就是敘利亞總督。所以這里保留著不少倭馬亞王朝時期的文明古跡。
除了大馬士革古城,敘利亞北部還有一座阿勒頗古城,這里曾經是古巴比倫的防御工事,后成為了世界上人口最為密集的城市之一。這里留下了十字軍東征、蒙古人西征、薩拉丁收復失地、埃及馬穆魯克王朝崛起的歷史遺跡。讀一讀中東史,怎能不對敘利亞著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