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小米SU7那股勁兒還沒過呢,他家那臺SUV,叫YU7的,消息也開始往外冒了。
看樣子,小米這是鐵了心要在汽車圈里頭,好好折騰一番啊。
這YU7,塊頭不小,軸距直接干到3米,比特斯拉Model Y長了一截(人家2米89)。
坐里頭寬敞不寬敞,等真車出來得去試試。
動力嘛,給得挺足。
想猛一點,有那個雙電機四驅的,馬力差不多快700匹(官方說508kW),零百加速3秒多,嗖一下就出去了。
這種版本用的是三元鋰電池,性能取向。
圖個實在,還有個單電機后驅的,馬力小點(235kW),但續(xù)航標到770公里。
這個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日常跑跑,這續(xù)航聽著挺安心。
智能化這塊,小米肯定不會含糊。
激光雷達是標配,那套Xiaomi Pilot 4.0系統(tǒng),聽說高速上能自己開,大城市里頭也能幫你分擔不少。
具體好不好用,還得看實際路況表現(xiàn)。
車里那套澎湃OS,跟你家小米那些電器連起來,估計挺順溜。
對米粉來說,這可能是個加分項。
樣子么,還是小米那套家族臉,趴得挺低,風阻才0.23Cd,對省電有點好處。
21寸大腳,無框車門,看著是挺精神。
大家最關心的,還是賣多少錢。
現(xiàn)在風聲是,入門版可能22萬多點(預測22.98萬-23.59萬元)。
高配的,帶高階智駕、大電池(101kWh麒麟電池)那些,估計奔著30萬往上走了。
這要是真的,Model Y(人家目前26萬多起)可就難受了。
畢竟YU7在個頭、賬面續(xù)航和一些智能配置上,看著是有點優(yōu)勢。
不過啊,丑話說前頭。
這車為了造型,后排空間可能會有點犧牲。
而且,目前看是沒給6座或者7座版本,家里人多的,估計得掂量掂量。
(簡報里頭提到“6人座布局吸引家庭用戶”,但又說“未提供6/7座版本”,這里按后者算)
再一個,小米造車畢竟是新手,牌子夠不夠硬,質量穩(wěn)不穩(wěn)定,很多人心里還是打鼓的。
不像特斯拉、比亞迪漢EV這些,路上跑了那么多年了,口碑在那兒。
YU7動力參數(shù)是比漢EV猛(508kW對380kW),但人家用戶基礎厚實啊。
還有就是產能。
SU7現(xiàn)在提車都得等,這YU7要是也這樣,等車等到黃花菜都涼了,那點價格優(yōu)勢也就磨沒了。
而且SUV塊頭大,用料多,成本比轎車高,小米這利潤空間怕是不大。
現(xiàn)在這新能源SUV市場,卷得很。
比亞迪一個月賣三十幾萬輛,吉利也二十多萬輛,特斯拉最近銷量有點疲軟。
極氪、問界這些國產新勢力也個個都不是善茬。
小米YU7想靠**“高配低價”這招從里頭殺出來**,路子是對的,但挑戰(zhàn)也不小。
能不能突破“性價比電子品牌”這個印象,讓大家覺得花二三十萬買它值,這是個大坎。
一句話,小米YU7這車,參數(shù)看著是挺香。
要是真能把價格穩(wěn)在22萬到24萬這個區(qū)間,產能再給力點,首批車主口碑別出大岔子。
那它真有可能在SUV市場也當一回“價格屠夫”,讓其他牌子緊張緊張。
大伙兒對這小米YU7有啥想法?特別是那個智駕和生態(tài)互聯(lián),你們覺得實用不?評論區(qū)聊聊真實感受。覺得老哥我說的實在,點個關注不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