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訊(導報記者 錢玲玲/文 常海軍/圖 通訊員 王溫妮)近80家用人單位、14家臺青雙創基地、5家政策咨詢機構,與300余名臺灣人才在廈門齊聚一堂,共尋發展機遇。
5月17日,作為第十七屆海峽論壇重要配套活動,第二十屆臺灣人才廈門對接會舉辦,規模為近年最大。其中,有100多名人才專程從臺灣地區趕來參會。大會由中共廈門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廈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
參會臺灣人才學歷高青年占比約八成
參加本次對接會的臺灣人才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碩士及以上占32%;臺灣青年占比約八成。從所在行業及專業看,主要有資訊工程、電子機械、運動休閑、廣播電視、企業管理、觀光、醫療護理、工業設計、化學工程、金融證券、國際商務、服裝、食品等。
對接會期間,主辦方推出了惠臺人才政策宣講、就業創業經驗分享、企業參訪等多個配套交流活動,幫助臺灣人才更好地了解大陸就業環境與政策。
來自臺灣的林莨蕓是集美大學會計專業的大四學生,在廈門4年,她已經深深愛上了這座城市。“廈門的飲食、文化都讓我感覺很親切,通過‘小三通’我可以快速往返于廈門與臺灣。”畢業后她計劃從事電商行業的工作,“大陸的快遞業特別發達,在臺灣需要一個星期左右才能到,但是大陸可能隔天就收到了。廈門的惠臺政策也讓我堅定了留廈發展的想法。”
提供職位250余個需求1300余人
伴隨廈門加快推進“4+4+6”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在此次對接會上,半導體和集成電路、機械裝備、軟件信息服務、商貿物流、生物醫藥、文旅創意、新材料、金融證券、教育培訓、影視媒體、紡織服裝等行業表現出對臺灣人才更為迫切的需求。
參與現場對接的不乏廈門市知名企事業單位,提供全職和實習職位250余個,需求1300余人,所需崗位涵蓋人工智能、設計研發、工程技術、現代服務、醫療護理、教育培訓、財務運營等專業型人才,與參會臺灣人才適配度較高,平均薪資1.2萬元,彰顯出十足誠意。
“我們這次提供了外貿和設計相關的崗位,薪資從7000元至20000元不等。”廈門萊恩迪貿易發展有限公司人力行政經理陳燕燕說,公司主要做跨境業務,對英文能力要求較高,非常歡迎臺灣人才加入。去年,該公司招了一名臺灣員工做外貿業務員,表現很優秀。
前19屆累計吸引超6000人次跨海對接
對接會上,舉辦了廈門市第十一批臺灣特聘專家(專才)頒證儀式,此批共有53名臺灣人才入選。
為吸引和留住臺灣人才,廈門不斷優化扶持政策,全面覆蓋各類來廈人才。依托“群鷺興廈”人才政策體系,廈門率先推出臺灣特聘專家、專才制度,已累計評選11批次722名臺灣地區人才;創新開展兩岸職業資格直接采認工作,發布103項采認清單,并以地方性法規保障,目前已采認235人,打通臺灣人才職業成長通道。
二十年前,廈門首辦臺灣專業人才對接會,開啟了兩岸人才交流的新篇章,全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第一站”。據統計,前19屆臺灣人才對接會累計吸引超6000人次臺灣人才跨海對接。自2018年以來,有8021人次臺灣人才在廈門實現就業登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