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之下,北京、天津、河北正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定力推進協同發展。17日在南開大學舉行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論壇“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認為,三地要以新一輪非首都功能疏解為抓手,從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深化產業協作,增強區域創新能力,探索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南開大學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院在會上發布的報告顯示,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域指數從2018年的0.38上升至2023年的0.58,表明京津冀三地已處于深度協同發展階段,由粗放增長向高質量發展動態轉變。
以交通互聯互通構筑發展動脈,“軌道上的京津冀”加速成型;持續深化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地PM2.5下降超六成;公共服務共享彰顯協同治理效能,跨省就醫直接結算、教育資源互通……“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全方位高質量深入推進的新階段?!蹦祥_大學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院院長劉秉鐮說。
站在新起點,專家學者表示,要以更高的站位把握區域協同發展規律,探索區域協同發展新路徑。
京津冀協同發展論壇現場。新華社記者落飛麟 攝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牛鼻子”。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教授孫久文說,在新一輪非首都功能疏解中,部分行政性、事業性服務機構和企業總部是疏解重點,“新一輪非首都功能疏解正在重構區域格局”。
“央企總部疏解是當前重點任務,要接續推動二、三級子公司和創新業務板塊向津冀布局?!睂O久文說,隨著央企、高校加快落戶,雄安新區承接能力不斷增強?!氨本┏鞘懈敝行慕ㄔO要處理好同雄安新區的關系,‘兩翼’協同發力,有效解決北京‘大城市病’問題。”
京津冀產業門類齊全、基礎深厚,“集鏈成群”正持續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2024年京津冀三地GDP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總量達到11.5萬億元,是2013年的2.1倍。
專家認為,京津冀產業協作正從單一項目承接轉向全鏈條協同,目前產業協同需要向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拓展。三地要搶抓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聚焦“六鏈五群”,通過優勢互補、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在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國平看來,京津冀在科技創新融合方面整體優勢明顯。“下一步要加快推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強化北京創新資源對津冀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大創新投入,優化京津冀協同發展創新空間格局,打造京津雄‘創新三角’?!?/p>
劉秉鐮建議,要進一步提高產業鏈和創新鏈的匹配度、融合度,不斷深化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整體定位之一是“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京津冀協同發展河北省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武義青說,京津冀城市群區域全要素生產率實現較快增長,京津冀城市群的協同度仍有待進一步提升。
“未來三地要依靠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協同發力,更好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眲⒈犝f。(記者楊文、落飛麟)
來源: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