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對美國硬氣,印度臨陣變卦,不準備對美國征收一分稅,不過也沒有換來特朗普心軟。特朗普直接警告蘋果公司,在中國設廠美國忍了,印度絕對不行。
特朗普在中東
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中東之行期間透露,美印即將達成貿易協定,印度不會對美國產品征收任何關稅,這意味著印度對美完全妥協。而就在不久前,印度還向世貿組織提交申請,要提高對美關稅,被外界視為印度態度轉變強硬的象征。
不過,特朗普聲稱印度提出“零關稅協議”,但印度政府至今未予確認。但是,按理來說,印度已經讓到不能再讓,但特朗普也沒有留情。他在采訪中提及了美國的蘋果公司,聲稱已經與蘋果總裁庫克進行了談話,明確表達了政府不希望蘋果到印度建設工廠的意愿。
特朗普表示,蘋果這些年來在中國修建了大量工廠,美國忍了。如今蘋果公司有意在印度擴大生產,把生產重鎮從中國轉移到關稅相對較低的印度,以因應美國市場巨大需求而造成的成本暴增問題,美國不會再忍了。
莫迪與特朗普
蘋果計劃2026年前將銷美iPhone全部轉至印度生產,這直接威脅特朗普的“制造業回流”承諾。目前印度制造的iPhone占美國市場20%,若全面轉移將導致美國損失至少5萬個供應鏈崗位。特朗普的警告本質是阻止高端制造業外流,維護“美國制造”的政治符號。
一方面要和印度達成協議,一方面又不允許蘋果在印度設廠,特朗普對印度“又拉又打”看似矛盾,實則是在營造談判優勢,迫使印度在美印貿易談判中讓步。通過虛虛實實的表態,特朗普試圖削弱印度加征報復性關稅的合法性。
對印度而言,特朗普的這種態度擺明了是想薅羊毛。一方面希望美國產品可以肆無忌憚地進入龐大的印度市場,一方面又不希望制造業轉移到印度,甚至讓印度獲得核心技術。但如果蘋果順從了特朗普的要求,蘋果價格將全線上漲,企業將面臨經營風險。
庫克與特朗普
而印度雖通過生產掛鉤激勵計劃吸引蘋果投資,但其電子制造業仍面臨電力短缺、物流低效等瓶頸。富士康金奈工廠為應對特朗普關稅,不得不實行周日加班,這種“突擊式生產”暴露出印度供應鏈的脆弱性。
印度試圖在中美間左右逢源,既配合美國“印太戰略”牽制中國,又通過盧比-盧布結算維持對俄軍購。這種搖擺導致其難以獲得任何一方完全信任,反而成為大國博弈的“夾心層”。特朗普現在也不裝了,把對印度的想法都擺到了明面上,就看印度如何決策。
富士康為印度女工修建的宿舍
未來,美印或達成“有限關稅協議”,印度取消部分報復性關稅,美國默許蘋果保留30%在印產能。這種“表面和解”可暫時緩解矛盾,但無法解決結構性沖突。若印度堅持加稅,美國也不肯退讓,可能導致貿易戰進一步升級。
特朗普對庫克的警告說明,國家利益至上取代互利共贏,短期政治收益碾壓長期經濟理性。當供應鏈成為地緣武器,再精明的商業策略也難抵政治鐵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