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發布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指南、探索數據產品“一地上架、地方互認”、修訂或廢止限制競爭的地方標準……
北京市近日印發了《貫徹落實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意見實施方案2025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安排了6個方面55項具體任務,注重解決群眾和市場經營主體反映迫切的痛點堵點,制定了清理市場準入障礙、破除要素資源交易壁壘等“減法”措施,全面清理規范,破除制度障礙,以清單化、項目化模式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過去兩年,已向社會開放1.8萬個公共數據集
北京市發改委數據顯示,過去兩年中,北京市不斷破除制約障礙,以細化實化的舉措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工作高效開展。如制定加強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等相關政策,探索知識產權行政裁決庭建設,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在要素流動方面,北京市推動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促進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等平臺開放共享。規范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向社會開放1.8萬個高質量公共數據集,推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醫療設備等70余個典型應用場景。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建成全國首個自主知識產權數據交易平臺,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正式啟動。
多種措施下,北京市場秩序穩步向好,2024年,北京市對57個市級行政機關、16個區的886件政策措施及招標文件進行抽查。在全國率先推進一體化綜合監管改革,市區街鄉三級監管部門基本實現掃碼檢查全覆蓋。同時,標準體系建設不斷完善,現有地方標準累計達2247項。
此外,北京市持續推動服務業標準與國際接軌,其中,北京市地方標準《大型活動可持續性評價指南》轉化為國家標準。
制度強化,將發布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指南
記者了解到,此次印發的《工作要點》共安排了6個方面55項具體任務,注重解決群眾和市場經營主體反映迫切的痛點堵點。
在加強基礎制度規則方面,將推動在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市場透明度、信用修復等方面采取多種推進措施。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北京市將設立重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綠色通道,發布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指南,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雙向銜接機制。同時將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落實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非禁即入”要求,出臺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實施方案,建立“全國通用+北京特色”評估指標體系,加力破除市場準入壁壘。
2023年12月,北京出臺了《北京市公平競爭審查工作程序規定(試行)》,提高審查工作的透明度。據介紹,北京市今年將開展公平競爭審查抽查,圍繞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等突出問題,加大對重點領域、特定行業政策措施的抽查力度,同時起草北京市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條例(草案),推動地方立法。
此外,北京市還將在全市相關領域實施行政處罰決定書和信用修復提示函“兩書同達”,優化信用修復流程,實現信用修復信息實時更新和共享。
數據交易,探索“一地上架、地方互認”模式
要素資源市場統一,對更好發揮統一大市場集聚資源、鼓勵創新優勢、釋放發展潛能等具有重要作用。記者了解到,2025年,北京市將持續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
《工作要點》提出了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的一攬子措施。在數據要素方面,今年將重點培育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開展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先試,實行全市公共數據統一目錄管理。同時構建場內場外相結合的數據流通交易市場,探索產品“一地上架、地方互認”模式,推動北數所與各地數據交易機構互認互通。
在資本要素方面,北京市將推動北京證券交易所深化改革,擴大合格投資者規模。支持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專精特新專板建設,實現與新三板聯動發展,還將推動信貸信息整合共享和互聯互通。
在綠色和技術要素方面,《工作要點》提出,將積極爭取建設全國性技術交易服務平臺,推動北京綠色交易所建立健全配額管理、交易監管、核查核證等機制。
統一標準,2247項地方標準開展公平競爭審查
商品服務市場既是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與群眾生活關系最密切的領域。針對解決企業和群眾關心關切的問題,北京市將加快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標準統一,如在提升消費服務質量方面,將重點推動京津冀三地強制性產品認證(CCC)免辦監管尺度一致、檢查標準統一、檢查結果互認。
在完善重點領域標準體系方面,將對北京市現行有效的2247項地方標準全面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對限制競爭的地方標準及時修訂或廢止。
而圍繞產業轉型升級、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推動京津冀計量技術規范共建共享,北京今年將發布5項以上共建計量技術規范。
公平統一的市場監管,是市場運行秩序和資源配置效率的有力保障,《工作要點》提出了規范監管行為、創新監管方式,不斷降低監管成本、提升監管效能等方面的多項任務,如將持續深化一體化綜合監管改革,打造計劃任務制定、掃碼檢查實施、效能監測評估全流程行政檢查數字化體系。同時還將創新市場監管領域新興產業監管模式,探索制定市場監管部門減輕處罰清單,持續落實輕微違法容錯糾錯清單、不予強制清單。
開放協作,今年將實現20項以上互認資質資格“亮證即辦”
開放與合作,是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近年來,北京市持續推進“兩區”制度型開放,支撐了國內國際雙循環互促共進。
《工作要點》提出,北京市今年將依托持續“兩區”建設,著力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為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堅強支撐。比如,支持本市創新主體與世界先進創新區域、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國家建設聯合實驗室或實施聯合研發項目,推動優質技術項目落地。再比如,積極參與全球數字貿易規則制定,引領國際標準提速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等。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北京市今年將聚焦三個方面實現率先突破。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一是聚焦政務服務合作,目前三地已實現230項政務服務事項“同事同標”,209項從業資質資格互認,今年將出臺京津冀互認資質資格場景化應用文件,實現20項以上互認資質資格統一規范辦理或“亮證即辦”,探索將更多京津冀區域通辦事項納入“一網通辦”專區。第二是聚焦信用監管聯動,今年將持續推進信用信息跨區域互認,完善跨區域場景互認和聯動應用機制。第三是聚焦跨境貿易協同,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出臺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措施,推動雙樞紐空港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加快口岸物流數據互聯互通。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磊 校對 李立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