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自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以來,其一系列政策引發軒然大波,國內矛盾愈發尖銳,尤其是關稅政策與移民政策,將聯邦政府推向了風口浪尖。近期,美國20個州聯合對特朗普政府發起訴訟,這一事件不僅是對移民政策的挑戰,也從側面反映出關稅政策所引發的廣泛不滿,似乎預示著美國在關稅戰中的敗局已初現端倪。
特朗普(資料圖)
當地時間5月9日,白宮發表聲明,特朗普簽署公告啟動“返鄉計劃”,為非法移民提供自愿離境或面臨執法處罰兩種選擇,同時簡化離境流程,提供免費航班等便利。但在此之前,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已引發諸多爭議。1月上任首日,特朗普便簽署多項涉及移民政策的行政令,宣布南部邊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試圖終止“出生公民權”,暫停難民接納計劃。他還指示移民執法部門大規模抓捕非法移民,擴大“快速驅逐權”,甚至將調查和逮捕非法移民的權力授予更多聯邦執法機構。
這些強硬措施引發了多方面的反彈。一些州政府和市政府不愿配合,部分民眾擔憂加劇社會恐慌。而4月28日特朗普簽署的行政令,將聯邦撥款與各州移民執法情況掛鉤,更是成為了20個州聯合訴訟的導火索。5月13日,伊利諾伊州、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等20個州的總檢察長代表各州,起訴美國交通部、國土安全部等部門及其負責人,認為此舉違反美國憲法規定的分權制衡原則,剝奪了國會財政支出權。加州總檢察長羅布·邦塔直言,特朗普政府將與移民執法無關的資金作為談判籌碼是“公然違法”。
加州總檢察長羅布·邦塔(資料圖)
移民政策爭議不斷的同時,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讓美國國內怨聲載道,成為眾矢之的。自1月20日上任以來,特朗普政府肆意揮舞“關稅大棒”,強推“對等關稅”等措施,這一行為遭到了多方起訴。多家美國小企業因關稅政策于4月14日聯合起訴特朗普政府,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森16日宣布就關稅問題起訴特朗普政府,批評其濫用關稅政策的行為“違法”,給美國經濟造成嚴重混亂和破壞。隨后,包括加州在內的12個州共同指控聯邦政府“對等關稅”違法。
美國媒體也紛紛揭露關稅政策的負面影響。關稅政策重創了美國農業經濟和貿易體系,加州長灘港貨運量暴跌30%,創近年新低;芭比娃娃、洗衣機等日用品價格飆升。加州州長紐森當地時間5月10日警告,這種“經濟自殘”可能使美國喪失全球最大經濟體地位。
中美之間的關稅博弈更是讓美國處境艱難。中國決定反制,宣布將美國商品的進口關稅提高到125%之后,美國的石油、液化天然氣以及大豆、牛肉等農產品對中國的出口近乎停止。而中國很容易找到美國能源和農產品的替代,迅速與巴西、澳大利亞、阿根廷等國加強貿易合作。特朗普政府主動請求與中方舉行會談,也正顯示出其意識到美國承擔不起與中國長期貿易戰的代價。
特朗普(資料圖)
在5月12日中美雙方于日內瓦舉行的高層會談宣告結束后,雙方達成共識并發表聯合聲明。美國取消91%的額外關稅、90天暫停的24%“對等關稅”,中方也對等下調相應反制關稅,從5月14日起,雙方商品恢復到4月2日之前的關稅框架。按照談判前145%的稅率計算,美國對中國做出妥協,取消了115%的稅率,對華關稅回落到30%。這一系列舉措意味著對抗40天的中美關稅戰正式進入尾聲,也從側面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在關稅問題上的無奈妥協。
20個州對特朗普政府的聯合訴訟,是美國國內對其政策不滿的集中爆發。在移民政策上,聯邦政府與州政府的權力博弈進入白熱化階段;在關稅政策上,美國國內經濟受損嚴重,企業、民眾以及地方政府都承受著巨大壓力。此次訴訟或許只是一個開始,隨著美國國內矛盾的不斷激化,特朗普政府在關稅政策上可能面臨更多阻礙,其在關稅戰中的敗局似乎也愈發明顯。未來,美國能否及時調整政策,修復國內受損的經濟與社會關系,仍充滿不確定性,而國際社會也在密切關注著美國政策走向及其對全球經濟秩序的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