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控制糖尿病已經10年了,可上個月突然昏倒送去醫院,醫生說是酮癥酸中毒,我明明都按時吃藥的啊。”一個58歲的退休建筑工,臉上帶著憔悴的紅印,說出這句話時眼神空洞。
他平時人挺精神,飯量也不小,就是喜歡喝點可樂,早上跑步前從不吃東西,飯桌上最愛那碗熱騰騰的面。他不抽煙不喝酒,自覺日子過得挺健康,可沒想到身體就這么一下子垮了。
他想不通問題出在哪,醫生一句“要命的都是平時最愛的東西”,讓他沉默很久。
糖尿病并不是突然要命的病,它像個慢慢腐蝕人的系統,每天在身體里悄悄留下痕跡。那些看似溫和的癥狀,不會立刻給你帶來痛苦,但只要某一天出了個岔口,可能就是最后一次進醫院。
很多人死在糖尿病上,其實不是輸在病本身,而是輸在日常習慣上。
有些事看起來無害,但只要持續做,身體終究會崩。最可怕的是,越是看起來“合理”的選擇,越容易毀掉代謝系統。
最普遍的坑,是碳酸飲料,很多人覺得,喝無糖可樂就沒事,喝冰鎮飲料解渴又不油膩,比吃糖還安全。但研究顯示,即便是零糖、低熱量的碳酸飲料,也會對胰島素敏感性造成影響。
有研究發現,每天飲用人造甜味劑飲料超過500ml的人,胰島素抵抗風險增加。這并不是糖分的問題,而是味覺欺騙造成的內分泌紊亂。
飲料的甜味會引發大腦多巴胺釋放,使胰島素分泌反應增強,結果卻沒有真正的糖進入血液。這種錯配反復發生,就像不停地發出假警報,最終讓胰島素反應變遲鈍。
糖尿病不是血糖高那么簡單,它是胰島素失靈后的慢性代謝混亂。而這一切,哪怕是零卡飲料也會加速過程。真正危險的不是一杯飲料,而是每天都要喝,喝了十幾年,那身體早就亂了套。
還有一個被低估的飲食問題,就是面條。不少糖尿病患者被建議少吃主食,就用面條代替米飯,覺得滑潤、易消化,還不容易升血糖。
實際情況恰恰相反。面條的升糖指數(GI)并不比米飯低,尤其是白面做的精制面條,在體內消化得特別快,血糖在吃完后40分鐘內迅速飆升。
營養調查表明,高面食攝入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以雜糧、糙米為主食的人群高出平均0.7個百分點,屬于高風險人群。
更糟的是,很多人喜歡吃熱騰騰的面,剛出鍋就下肚。高溫面條中淀粉完全糊化,消化吸收速度更快,血糖反應更猛烈。
相比之下,冷卻后的淀粉結構發生部分回生,升糖速度會變慢一點。所以有些冷面、意面對血糖反應沒那么劇烈,但人們恰恰最愛吃的是熱的,最刺激胰島功能的也是熱的。這個飲食習慣在南方尤其嚴重,一碗米粉、一碗手工面,看似傳統,其實是升糖的雷區。
不少人想通過鍛煉來補救,但做錯方式也能出問題。空腹運動是最常見的錯誤之一。
很多人聽說空腹運動燃脂,就早晨什么都不吃就去跑步或快走。糖尿病患者這么做,等于在玩命??崭範顟B下,血糖本來就偏低,運動會進一步消耗血糖,結果可能導致低血糖休克。
特別是在服用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的人群中,低血糖發作的風險比正常人的高。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不建議空腹進行中高強度運動,尤其在清晨時段。
很多人喜歡運動,覺得運動對身體好,然而空腹運動對腎上腺系統造成持續刺激,導致皮質醇分泌增加。
長期下去,會對胰島功能造成抑制。也就是說,運動方式不對,不但血糖降不下來,反而加重糖尿病進程。那些早起不吃飯就運動的老年人,本來是想養生,結果卻在拉胰腺下水。
還有一種最難糾正的錯誤,就是藥物的間斷使用。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是不吃藥,而是按自己的感覺吃。有時候吃得少就停藥,覺得血糖高了再吃幾天就好。
這種做法對身體的損害幾乎是不可逆的。糖尿病用藥不是急救用藥,是系統調節用藥。像二甲雙胍、DPP-4抑制劑這些藥,是靠長期維持體內代謝環境來起效的,不是血糖上來吃一顆就能穩住。
間斷服藥的最大問題在于胰島β細胞的保護被打斷。研究指出,間斷服藥組的糖化血紅蛋白波動幅度顯著高于穩定服藥組,且發生視網膜病變、腎病、神經病變的時間提前。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糖尿病不是你想控制就能控制的,它是一種只要松懈就惡化的系統病。藥物的“斷續”使用會導致胰腺逐步失去代償能力,到時候就不是吃不吃藥的問題,而是能不能控制住并發癥。
更諷刺的是,很多人間斷吃藥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怕“吃藥傷身”。這是個流傳極廣的誤解,覺得長期吃藥對肝腎有害。
但現實是,不吃藥,血糖高對腎臟傷害更大。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全是高血糖不控制造成的。
那些擔心藥物副作用的人,往往把身體當成短期項目在對待,缺乏長遠認知。這類思維方式,才是真正讓糖尿病致命的核心。
很多人有個疑問,為什么很多人在控制了血糖后,身體狀況反而越來越差?
這個現象背后有個容易被忽視的解釋,那就是“指標控制”掩蓋了“系統紊亂”。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吃藥或注射胰島素后,血糖確實穩定了,但他們以為控制血糖就是控制病情。其實血糖只是結果,不是過程。背后真正的問題是胰島素抵抗、脂肪代謝紊亂、慢性炎癥狀態。
研究指出,即使糖化血紅蛋白維持在6.5%左右的糖尿病人群中,依然有很多的人在五年內出現腎功能惡化和心血管并發癥。這些人血糖“合格”,但身體其他代謝系統早就撐不住。
也就是說,糖尿病人最危險的不是血糖升高,而是整個代謝系統已經被破壞,而你只在看一個數字。
真正能扭轉糖尿病進展的,不是降糖藥的劑量加大,而是整個生活系統的重建。飲食、運動、情緒、睡眠,每一個環節都要協調。
而這種協調,恰恰是最難的。人們不怕吃藥,卻怕放棄習慣。糖尿病不是靠一項指標活下去的病,而是靠一個完整生活方式活下去的病。只有意識到這一點,才有機會真正改變結局。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關于越來越多的人糖尿病去世您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吳霜,2型糖尿病合并肝損傷及其運動干預研究進展,第二屆陜西省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專題九),2024-06-1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