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會談雖然取得成功,但是美國沒有老老實實繼續談判,反而對華為出手。中方早有準備,祭出兩招反制美國七寸。
美國商務部發布聲明稱,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使用華為的昇騰AI(人工智能)芯片,都會違反出口管制規定。這一舉動引發國內輿論的強烈不滿,因為我們知道,中美剛剛在日內瓦談判,就互相削減關稅問題達成一致,接下來中美即將開啟正式的貿易磋商。
美國此時對中國優秀民族企業出手,打擊中國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的自主創新,完全違背了中美經貿會談的精神,因此也有不少網友批評美國,“翻臉比翻書還快”。
其實我們老百姓知道的道理,國家不可能不懂,對于美國的突然出手,中方也早有準備,祭出兩個殺招反制美國七寸。
第一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特別強調,今年2月份美方以芬太尼為借口,對中國無理加征兩輪關稅,中方均第一時間采取包括關稅和非關稅措施在內的反制舉措,堅定維護自身正當權益,這些反制措施目前仍然有效。這說明在中美互降關稅當中,我們對美芬太尼反制沒有被列入其內。
第二招,中國商務部開展了,加強戰略礦產出口全鏈條管控工作,商務部強調要有效嚴防戰略礦產非法外流、戰略礦產管控需從源頭入手。這就是說明,我們的稀土出口不僅不會放松,還會持續收緊。美國人一邊打壓中國高科技產業,另一邊又想要中國稀土,這是絕對辦不到的。
據此前報道,今年2月1日和3月3日,特朗普政府分別對部分中國商品,加征了各10%的“芬太尼關稅”,一共20%。這個關稅也就是最近互聯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中國吃虧論”的由來。有人認為美國沒把這20%關稅降低,導致實際關稅當中,美國對華保留了30%,中國對美僅保留了10%,這是中國“吃虧”了。
但是其實當時中國也對美采取了反制措施,2月4日,中國宣布對美國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征15%關稅,對美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征10%關稅。
3月4日,中國又宣布對美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征15%關稅,對美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關稅。
從品類看,這些征稅產品,涵蓋了幾乎美國所有對華出口的,大宗產品和農產品,同時這些關稅的受眾,也是特朗普政府的基本選民區。美媒報道稱,特朗普最初不愿意降低對華關稅,但他的“基本盤”藍領工人的不滿情緒與日俱增,大型企業和政治盟友也對關稅政策表達了不滿。特朗普的幕僚向他發出警告,如果再不降低關稅,他可能失去選民支持,這促使特朗普改變了立場。
由此可見,中國對美國談判的同時,手上也準備好了隨時加強對美反制的方案。特朗普政府愿意好好談,我們就以禮相待;不愿意好好談,那我們就“打”到他們愿意談為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