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和英國此前簽訂了所謂“首份關稅貿易協議”。有英媒報道稱,該協議將對華投資否決權交由美國。在英美這份協議中,美方雖部分撤回特定領域的關稅,但美方對于英國鋼鐵和制藥等戰略領域設置了嚴格的所謂“安全”條款,要求相關行業必須“盡快滿足美國在供應鏈安全和生產設施所有權方面的要求”,以獲得美國關稅的豁免或減免優惠政策。盡管從表面上看,該條款適用于所有第三國,但英國官員向《金融時報》承認,美方已暗示中國是其針對目標。
根據白宮發布的文件,每年從英國出口到美國的前10萬輛汽車將按照10%的額外關稅稅率征稅,超過部分則按25%的額外關稅稅率征稅。英國將削減或者取消非關稅壁壘,對美國牛肉、乙醇、谷物等產品及一些工業產品擴大市場準入。這一協議被認為是特朗普實施“對等關稅”政策以來的首份正式貿易協議。但美國媒體直言,該協議似乎是由美英官員倉促達成的,內容相當有限。觀察人士認為,雙方達成的只是一個協議框架,還算不上真正的貿易協議,更像是一份諒解備忘錄。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全國對外貿易委員會主席杰克·科爾文(Jake Colvin)表示:“從美英協議中得到的一個教訓是,美國所有的貿易伙伴可能至少面臨10%的關稅。這將使關稅較2024年美國平均2.4%的關稅提高四倍,這一情況在一年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美國依舊保留了對英國商品10%的基準關稅。美英協議的性質表明,特朗普愿意繞過那些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敲定的傳統貿易協定。此舉也突顯了英國的軟實力;特朗普是一位親英人士,他過去曾表示認為可以達成協議。
雖然協議里的這項條款適用于所有第三國,但事實上特朗普政府已經明確暗示了英國政府,中國才是主要針對的目標。說得更直白點就是,特朗普政府希望英國能夠切斷與中國的經貿聯系,尤其在鋼鐵等敏感領域。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特朗普政府的這一舉措,其本質就是美國政府對長期限制中國參與全球戰略性商品供應政策的進一步升級。這再次證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特朗普政府的所謂“對等關稅”,很明顯就是在借機對他國進行脅迫。
英國鋼鐵(資料圖)
中美之間的直接進出口由關稅框定后,美國的外部供給、中國的外部需求,很大一部分都向中間地帶轉移。美國則利用其他國家與中國的關稅落差,讓產能從關稅較高的中國,轉移到其他與美國有較低關稅的國家。美國3月份貿易赤字創下了新高,達到1405億美元。對于美國來說,不僅要看其逆差中有多少直接來自中國,而且要以更嚴格的原產地要求,以及232調查為由,并且直接對進口產品中的中國元素加征關稅等,盡可能把中國排除到其他國家出口美國產品的供應鏈之外。
中國商務部此前表示,中方注意到,一些經濟體也正在與美方進行談判。需要強調的是,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得不到尊重,堅持原則立場、堅持公平正義,才是維護自身利益的正確之道。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燕生表示,“英國這樣做,對中國不公平,”“這種‘毒丸’條款實際上比關稅更糟糕。”張燕生認為,中方不應該立即采取反制行動,而是應該在與英方的對話中直截了當地提出這個問題。“根本問題在于美國,其他國家只是次要的參與者,”他補充說:“這個問題需要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討論。”
英國首相斯塔默前往白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資料圖)
日前,中國和美國在瑞士日內瓦的第一次會談已經結束,還有第二場會談正在進行。事實上無論是會談之前,還是現在中國的態度都十分的明確,想要談,美方自行就加征的關稅降低到正常水平。至于美方持有什么態度,則不在中國的考慮范圍之內。反正中國是不打無準備之仗。未來中美之間的貿易問題和關稅問題,是打還是談,完全取決于美方,美國要打多久就打多久。如果美國想要盡快結束這場關稅爭端,就盡早的拿出自己的誠意,至于誠意是什么?中國不提條件,由美方自己展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