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中國打了勝仗,一直唯唯諾諾,進退兩難的歐盟突然硬氣了起來,給美國開出了條件,如果美國給歐盟的稅率不低于中英,那么美國就等著歐盟報復吧。
特朗普
日前,美媒報道稱,在美歐3次貿易談判都以失敗告終后,歐盟卻突然變得硬氣了起來。多名歐盟官員表示,中國在與美貿易談判中表現出的智慧給了歐洲很大的啟發,歐盟不應該急于行動,而是應該爭取更多的權益。
對此,歐盟還拿中國和不久前與美達成貿易協定的英國當起了標準線。歐盟多國拒絕10%的基準關稅,要求獲得更低的關稅標準。歐盟甚至強硬放話特朗普,如果美國給歐盟開出的條件比不上中英,那歐盟將對美國采取報復行動。
為何歐盟執著于稅率低于中英呢?最根本的還是因為經濟壓力。特朗普對歐盟加征的25%汽車關稅已導致歐盟對美出口減少280億歐元,德國汽車巨頭寶馬、奔馳利潤縮水超30%。若接受與中英同等的10%基準關稅,預計歐盟年損失仍將達150億歐元,這是其無法承受的。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與特朗普談判
除此之外,歐盟也有自己的政治考量。中美日內瓦協議達成后,歐盟擔心淪為“次級盟友”。瑞典外貿大臣直言:“若稅率等同中英,等于承認歐盟地位下滑”。差異化稅率要求實為維護“西方核心圈”的政治象征。
不過,特朗普是否會像答應中英一樣,答應歐盟的要求呢?從特朗普此前對歐盟的表述來看,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并不大。熟悉美歐談判的官員也表示,歐盟并不是特朗普的優先合作伙伴,相反,特朗普對歐盟的態度非常強硬。
盡管實際逆差僅560億美元,特朗普仍堅持宣稱美歐逆差達3000億美元,以此煽動民粹支持。這種“數據武器化”策略,為其加稅提供道德合理性。通過維持高關稅,特朗普迫使歐盟車企赴美設廠,這正是特朗普期待的“制造業回流”成果。
歐洲汽車經銷商
眾所周知,歐盟一開始并沒有打算和特朗普硬碰硬,而是準備妥協的。但是事實證明,歐盟越是妥協,美國越是過分,在這種情況下,采取強硬態度恐怕也是無奈之舉。但在中美迅速達成協議后,歐盟又燃起希望,相信自己可以像中國一樣逼美讓步。
但是目前,歐盟內部在對美問題上比較分裂,難以形成統一戰線。一部分國家主張10%稅率可接受,還有一部分國家稱10%稅率“不可容忍”,而既擔心關稅沖擊又不愿意得罪美國的中間派仍在觀望,這種分裂導致歐盟決策效率低下,拿不出最后的決定。
歐盟內部意見不一
最終結果可能更偏向于兩種情況,一種是歐盟接受15%的折中稅率,換取美國部分取消鋼鋁關稅。另一種是特朗普堅持25%稅率,歐盟將啟動950億歐元反制清單,貿易戰升級。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任何經濟體都難以在依附與自主間找到完美平衡,而歐盟目前陷入的正是這樣的困境。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或許能帶來短期利益,但也正在摧毀二戰以來建立的貿易信任體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