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美局勢已經徹底逆轉,美國投降后就該我們進攻了!
特朗普剛從沙特帶著千億軍售大單,美滋滋的回國,結果就挨了中國一記重拳,5月18日,商務部宣布,對原產于美國、歐盟、臺灣地區和日本的共聚聚甲醛加征反傾銷稅。
宜將剩勇追窮寇,中國將會如何對認慫的美國窮追猛打?面對強勢反擊的中國,美國又該怎么辦?
中國不僅敢硬剛還敢反擊!
特朗普最近的心情一定跟過山車一樣,5月12日中美發布聯合通告,美國在萬般無奈之下向中國投降,盡管白宮極力想將其粉飾為“勝利”,但就連美國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美主持人高呼:我們到底“贏”哪了?
結果就在美國投降的第二天,特朗普前往沙特談判,就帶回了天大的好消息,沙特不僅和美國簽署了價值上千億美元的軍售條約,甚至還答應會投資美國6000億美元!
如果沙特信守承諾,那美國即將暴雷的債務危機就有救了,在和沙特王子的合照上,特朗普露出了近幾個月最開心的一次笑容。
隨后特朗普就收到了兩個壞消息,第一個是中國再次減持美債,目前中國的美債規模已經下降到了世界第3,前兩名是日本和英國。
這引起了美國的擔憂,因為中國減持美債會導致美債收益率上升,這意味著美國未來要還的美債會更多。
第二個壞消息就是,中國宣布對美國的共聚聚甲醛加征74%的反傾銷關稅,美國剛宣布撤銷對中國的關稅,我國就乘勝追擊,顯示出中美貿易戰攻守之勢異也,面對中國這措不及防的反擊,美國又將作何反應呢?
美國對付中國只會“三板斧”
5月12日,全球股市集體狂歡,中美宣布暫停91%的加征關稅,特朗普在白宮記者會上眉飛色舞:“這對統一與和平非常有利”,臺當局急忙跳出來“澄清”,此乃美國的第一板斧“臺灣牌”。
但這份看似“雙贏”的協議藏著玄機,美方保留的10%關稅實為"全球稅",既要填補1.2萬億美元貿易逆差的窟窿,又要給選民交代。
90天緩沖期暗藏殺機,24%的暫停關稅如同懸頂之劍,隨時可能落下,以后美國肯定還會拿關稅問題和中國談條件,此乃美國的第二板斧“關稅牌”。
芯片戰硝煙未散,美國商務部同步封殺華為昇騰芯片,連用中國芯片的外企都要坐牢,此乃美國的第三板斧“科技牌”,除了這“三板斧”,美國對中國已經無牌可出!
這場"停火協議"更像是特朗普的權宜之計,美國一季度GDP萎縮0.3%,制造業PMI跌破枯榮線,超市貨架出現空置區,而中國手握稀土管制、戰略礦產全鏈條管控兩張王牌,在談判桌上寸步不讓。
中國反擊有何意義?
就在協議墨跡未干之際,5月18日商務部突然亮劍,宣布對美歐日臺進口的共聚聚甲醛征收最高74.9%反傾銷稅,這個不起眼卻極為重要的戰略材料,直接卡住汽車、軍工、醫療等命脈產業。
這場反擊絕非臨時起意,而是我國經過精密計算的“外科手術打擊”,直擊美國七寸,美國泰科納公司被課以74.9%重稅,相當于封殺其在中國市場。
我國對歐盟塞拉尼斯、日本寶理等企業差異化征稅,既打擊傾銷又留合作空間,當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連夜申請稅率復核時,白宮精心打造的“反華聯盟”瞬間裂開縫隙。
同時我國此舉還能敲打“臺獨”勢力,特別將臺灣地區納入征稅范圍,臺塑集團等“吃飯砸鍋”的企業首當其沖,經濟打擊和軍機繞臺結合使用,直接擊碎臺獨分子“經貿保獨”幻想。
商務部發言人用兩句話定調:“這是依法依規的貿易救濟”“誰搞保護主義,我們就用世貿規則反擊”。
中國從“防守反擊”到“主動出擊”
這場攻防轉換絕非偶然,中國早已能夠輕松應對美國遏制我們的這“三板斧”,回看2025年中美交鋒時間線,中國已形成一套“斗而不破”的成熟戰法。
在關稅戰方面,中國會以柔克剛,和美國對等降稅但不取消反制,仍保留10%關稅,暫停24%關稅卻設90天觀察期,嚴打稀土走私同時發放對歐越出口許可。
面對美國的科技封鎖,我國見招拆招,國家出口管制辦公室突擊檢查戰略礦產,華為昇騰910B芯片性能反超英偉達特供版,中芯國際7納米工藝良率突破80%。
如果美國想打“臺灣牌”,大陸就軟硬結合敲打臺獨,大陸手握臺灣經濟命脈,同時在軍事上只要臺獨分子做妖,中國的戰斗機就會在臺島上空盤旋,給予其不斷增長的壓力。
中國對美國的反擊堪比釜底抽薪,在APEC會議炮轟美國“破壞多邊貿易”,推動33個非洲國家享受零關稅,與東盟籌備“人民幣跨境結算”峰會。
我國這套“組合拳”讓美國陷入兩難,選擇和中國硬剛,國內的通脹就壓不住,特朗普的中期選舉要翻車,但要是向中國投降,美國的科技霸權遭將遭侵蝕,全球領導力就會崩盤。
中美交鋒將是持久戰
盡管中國不僅不懼美國關稅戰威懾,甚至還能反擊,但要說勝利就在眼前,倒還為時尚早,我國和美國的斗爭只是來到了一個新階段,“速敗論”和“速勝論”都不可取,事實上中美之間的博弈會是一場浩大的持久戰。
至少這場世紀博弈教會我們三個真理,首先是實力才是硬道理,當中國手握全球92%的稀土精煉能力時,美國只能接受“暫停關稅”,當華為突破5納米芯片時,蘋果才會把20%產能遷回中國。
其次是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從RCEP到“中國與海合會”自貿區,到33個非洲國家享受零關稅,美國所謂的“民主供應鏈”就成了笑話。
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飯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云天化POM生產線滿負荷運轉、國家能源集團攻克高端聚甲醛技術,這些才是談判桌上最硬的底氣。
結語
從2018年貿易戰到2025年攻守易位,這場較量早已超越經濟范疇,當中國用世貿規則反制美國、用市場優勢分化西方、用技術突破打破封鎖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兩個大國的角力,更是新舊秩序的交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