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鉆石崩了?
印度寶石和珠寶出口促進委員會最新數據顯示,2025財年印度切割拋光鉆石出口額同比暴跌16.8%,總出口額縮水至285億美元,創下四年新低。這個曾占據全球鉆石加工市場90%份額的“世界鉆石工廠”,正經歷著二十年來最凜冽的寒冬。
01. 從“印美聯盟”到雙雙遇冷:鉆石巨頭為何跌落神壇?
過去二十年,印度與美國曾是鉆石市場的“黃金搭檔”:印度憑借低成本勞動力壟斷全球90%的鉆石加工市場,美國則通過戴比爾斯等巨頭掌控定價權與消費端話語權。然而,這一模式正遭遇致命沖擊。
2023年美國鉆石巨頭WD勞倫斯集團申請破產保護,成為行業崩塌的標志性事件。究其根源,印度加工環節的脆弱性暴露無遺——過度依賴美國單一市場,導致其出口額中近半數流向美國,而當美國消費者因通脹壓低非必需品支出時,印度工廠只能被迫削減24.3%的毛坯鉆石進口量。
更嚴峻的是,印度鉆石業長期陷入“低附加值陷阱”:盡管處理全球90%的毛坯石,但利潤大頭被歐美品牌商拿走,自身僅賺取3%-5%的加工費。這種“為他人做嫁衣”的模式,在市場波動時毫無抗風險能力。
但印度困境只是冰山一角,真正顛覆行業格局的力量,來自東方。
當河南柘城每年600萬克拉的培育鉆石產能沖擊全球市場時,傳統鉆石巨頭們驚覺:他們面對的不只是價格優勢,而是整個產業游戲規則的改寫。在河南實驗室里,D色級、VVS凈度、3EX切工的大克拉鉆石正以天然鉆石1/10的成本量產,這種技術突破直接擊穿了“鉆石恒久遠”的營銷神話。
02. 中國鉆石崛起:從“跟跑”到“定義規則”
在鄭州海關監管倉庫,一箱箱標注“ZG DIAMOND”的包裹正發往全球。這個誕生于“鉆石之都”柘城的品牌,用三年時間在電商平臺積累了40萬高凈值粉絲。當北京互聯網高管易先生以不到10萬元價格購入5.2克拉柘光鉆戒時,他或許不知道,這顆鉆石背后站著完整的中國培育鉆石產業鏈。
從1965年鄭州三磨所研制出第一臺六面頂壓機,到如今河南企業掌握全球44%的培育鉆石產能,技術創新始終是核心驅動力——高溫高壓法(HPHT)合成鉆石產量占全球75%,品質達到天然鉆石的VVS級以上標準,獲得國際寶石學院(IGI)等權威機構認證。
“培育鉆石的化學成分、物理特性和晶體結構與天然鉆石完全相同,但兩者價格竟相差十倍,著實令人驚訝?!苯?,北京某金融公司高管王先生在柘光京東旗艦店定制了一枚鴿子蛋鉆戒,他對實物贊不絕口。
王先生表示:“像VVS級凈度的D色白鉆,西方天然鉆石品牌一克拉要價幾十萬,而柘光鉆石一克拉僅需8000元左右。我直接定制了5克拉,還搭配18K白金戒托,準備在結婚紀念日送給妻子當驚喜?!?/strong>
隨著柘城鉆石熱度攀升,在京東、淘寶等平臺搜索柘光鉆石的消費者日益增多。不少人主動聯系品牌專屬顧問,咨詢DNA紀念鉆、1:1孤品復刻等特色服務。
市場選擇的倒戈讓美印鉆石業如坐針氈。美國珠寶商委員會(JVC)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培育鉆石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已達35%,直接沖擊傳統鉆石巨頭。印度更面臨雙重打擊:不僅失去美國訂單,其加工環節也被中國產業鏈擠壓——部分中國廠商開始將毛坯石切割業務留在國內,進一步削弱印度加工量。
03. 禁令難阻大勢:鉆石市場進入“中國時間”
面對中國鉆石的凌厲攻勢,美國寶石貿易協會祭出禁令,禁止展出培育鉆石。這道看似維護市場秩序的防線,實則暴露出傳統巨頭們的慌亂。當2024年美國零售市場培育鉆石占比突破56.8%,當戴比爾斯庫存積壓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高,任何行政手段都難擋市場規律。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這道禁令反而成為最佳廣告。柘光鉆石京東旗艦店數據顯示,禁令發布當月成交額激增120%,其中大鉆戒訂單量環比增長200%。
當印度鉆石業在寒冬中掙扎,美國用禁令試圖挽回敗局時,中國正以產業升級和消費洞察開辟新賽道。2024年上海鉆石交易所數據顯示,中國鉆石進口額同比下降9%,但國產鉆石銷售額同比增長37%,這種此消彼長預示著全球鉆石市場正經歷根本性重構。
在這場變革中,中國已從旁觀者變身領跑者,而下一個鉆石圣地的誕生,或許比我們想象的更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