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比一個月多,水電氣憑啥這么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每個月咱們的用電、用水、用氣都差不多,甚至有時候還刻意省著用,但每個月的水電氣費卻不見少,反而是越來越多。
很多老百姓對表盤一竅不通,一般都是人家說多少就是多少,而這也讓收費公司鉆了空子,如今北京終于開始實施整改了。
水電氣表亂象為何如此猖獗?北京市如何整改這個問題的?
百姓的“糊涂賬”
柴米油鹽醬醋茶,水電燃氣也是每家每月必須得花銷,可不知打什么時候起,每月的水電燃氣賬單成了不少人家里的一塊心病,明明感覺用量跟以前差不多,甚至還特意省著點用,可交錢的時候卻發現,錢包又得大出一管血。
而這樣的問題還不是一個地區有的,幾乎全國各地都在上演,水電氣收費亂竟然成了人們默認的一種現象,就連官媒都罕見地甩出“亂象”倆字給這事定了性,可見問題有多扎心。
抄表員估堆兒、錄錯數是常有的事,計費系統時不時抽風,那扣費邏輯比繞口令還難懂,階梯計價更是天書一般,更別提有些地方還偷偷加價、硬塞服務,林林總總的貓膩,讓老百姓的錢袋子在不知不覺中,就這么癟了下去。
面對這洶涌的民怨,官方拿出了一組數據想給大家降降溫,2024年市場監管部門查了全國民用的“三表”:電能表抽了快300萬只,合格率99.94%。水表抽了170萬只,合格率99.37%。燃氣表也過百萬了,合格率99.78%。
聽著是挺美,生產環節查了九百多家企業,才揪出10個有貓膩的,負責校準的兩千多家機構,也就16個不老實,一年到頭一萬兩千多件投訴舉報,最后立案查處的,連70件都不到,單看這百分比確實“亮眼”。
可是哪怕是那不足百分之一的不合格,一旦砸到誰家頭上,就可能是幾百甚至上千的冤枉錢,對咱老百姓來說,統計學上的“小概率”,就是日子里實實在在的“大窟窿”,這種官方數據和個人感受之間的巨大差距,讓再高的合格率也安撫不了大家伙兒的焦慮。
重慶、成都的燃氣費一度像脫韁的野馬,四川就有用戶發現自己竟被稀里糊涂多扣了近萬塊電費,江西都昌的居民眼瞅著水表在沒人用水時也自己“亂轉”,有倒霉的一戶人家,一次抄錯就多出近百噸水。
這些活生生的例子像一把冰錐子,把那層看似堅固的“合格率”外衣戳得千瘡百孔,底下的問題怕是比想象的更深。
管“表”的貓膩
這麻煩的根子,真就出在那百分之零點幾的“表”不準上嗎?我看未必,當初有人把寶押在技術升級上,覺得智能表一普及,計量這事兒就能天下太平,可現實就是一盆盆冷水潑下來。
有些企業引以為傲的智能系統,就因為老掉鏈子,搞得用戶電費“一夜暴漲”,北京推廣的智能電表倒是能實時看用量,可計費周期一混亂,照樣讓你多掏腰包。
這就說明白了,技術再先進要是缺了公開透明的運行規矩和鐵面無私的監督,反倒可能成了某些機構甩鍋的理由,甚至是變著法兒亂收費的新借口。
矛盾的焦點往往不在“表”,而是圍著“表”轉的那一整套管理體系,和背后具體操作的那些“人”,抄表員是不是盡心盡力、按規矩辦事?計費系統的數據邏輯清不清楚、準不準確?用戶對賬單有疑問了,投訴的門兒好不好進?問題能不能得到及時、公平的處理?
這一連串的追問,都戳中了這個行業服務領域長期存在稀里糊涂運營、服務部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病根兒,當民生必需品都成了伸“黑手”撈油水的工具,老百姓的信任怎么可能留得住呢?
面對這亂糟糟的局面,也不是沒有轉機,早在4月中旬,中央級別的媒體就透了風,說多個部門要聯手,在全國范圍內針對水電氣的計量和收費亂象,來一場大掃除。
消息一出來,大伙兒都伸長了脖子等著,盼著這把整治的劍能趕緊出鞘,終于在5月,首都北京先動了真格,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宣布,立馬對轄區內居民家里的水表、電表、燃氣表計量和收費情況啟動專項整治。
這其實是對全國整治部署的積極響應和帶頭示范,就像平地里響起一聲春雷,一下子點燃了人們的期盼。
北京的動靜證明了國家的重視性,對“三表”亂象的整治,不光是對老百姓呼聲的直接回應,更是相關部門下決心啃下民生硬骨頭、提升治理能力的表現。
讓每一分錢都曬在陽光下
水電氣的賬,看著是經濟賬,說到底,是民心賬,這場整治行動的最終目的絕不僅僅是幫用戶追回幾筆“糊涂錢”那么簡單,更深遠的意義在于,要通過這種自我革命,重新把公共服務領域的誠信基石給壘起來,修復那些被侵蝕掉的社會信任,既要治標更要治本。
北京方面明明白白要求相關企業必須“明碼標價、杜絕擅自加價或變相加價”,并且要把“計價規則、收費標準等信息在經營場所或繳費渠道醒目位置予以公示”。
這話算是抓住了七寸,老百姓要的就是透明化,只有把所有的規則、流程、數據都擺在太陽底下,主動接受老百姓的審視和監督,才能從根子上壓縮那些暗箱操作的空間,鏟除滋生亂象的爛泥坑。
要想徹底拔掉“三表”背后那些根深蒂固的毛病,光靠政府部門單方面下猛藥,勁還不夠大,這事更需要咱每一個普通老百姓都積極參與進來,瞪大眼睛持續監督。
水、電、氣,這些養著我們現代社會正常運轉的關鍵東西,承載著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可容不得半點人為的梗阻和算計,北京的雷霆行動,但愿能真正把那些還在民生領域“裝睡”或者“打小算盤”的利益方給敲醒,能激發出全國范圍內更大規模、更深層次的整治浪潮。
我們都盼著,一個權責清晰、計量精準、收費透明、服務規范的水電氣供應體系,能在不久的將來,讓每一戶家庭都踏踏實實,不必再為那一張張讓人窩火的賬單而揪心。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