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于1927年6月在武漢編成,下轄第4、第11、第20三個軍。
第二方面軍的部隊全部源自兩支部隊,它們分別是北伐軍中的國民革命軍第4軍,以及國民革命軍第9軍第1師。
1925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正式建立,粵軍第1師隨即吧便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4軍,下轄第10、第11、第12等3個師。
1926年6月,第4軍主力北上參加北伐作戰,除第10、第12兩個師參戰外,第12師的第34團改編為葉挺獨立團作為全軍先鋒北上(第34團另建)。
1926年11月27日,第4軍第10師擴編為第11軍,而第4軍第12師和葉挺獨立團擴編為第4軍。
所以第二方面軍中的第4、第11兩個軍,都來自北伐戰爭時的第4軍。
國民革命軍第9軍成分相對比較復雜,它前身是1925年的建國川軍,建國川軍是由支持孫中山先生的川滇黔三省軍隊合編而成。
唐生智
1927年2月5日,第8軍軍長唐生智扣押了第9軍軍長彭漢章,第9軍隨后便被肢解。第9軍第1師被改編為獨立第15師。
1927年6月獨立第15師擴編為第20軍。
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之所以共產黨員這么多,以及其后能成功發起武昌起義,都與一個人——蔣介石密切相關。
1926年3月20日,蔣介石發動了中山艦事件,他隨后要求在第一軍中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全部離開第一軍。
由于當時中共領導人陳獨秀采取妥協退讓的錯誤策略,便同意了蔣介石的無理要求。第一軍中的中共黨員在離開第一軍后,大多都轉入了第4軍和第9軍第1師。
賀龍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第4軍軍長李濟深和第9軍第1師師長賀龍,張開雙臂歡迎中共黨員進入他們的部隊。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叛亂后,主持武漢國民政府的汪精衛通電反蔣,同時武漢國民政府對下轄的軍隊進行了大規模的擴編。
汪精衛之所以弄這么一個花活,主要是想通過給軍隊軍官們加官進爵來拉攏他們為自己效力。由于擴編只是名義上的,因此擴編后的部隊基本都是架子貨,實際的人員裝備都維持原來的不變。
像是新編成的第二方面軍名義上是三個軍,但兵力還是原來的三個師而已。
這時的汪精衛已經暗地里在和蔣介石進行談判,他將受中共影響巨大的幾支部隊合編成第二方面軍,當然不會安什么好心,顯然是故意將受中共影響大的部隊集合在一起。
汪精衛懷著三個目的以討蔣為名編組了第二方面軍,然后就命令第二方面軍開拔向南昌方向集結。
汪精衛的第一個目的是給蔣介石以軍事壓力,以利于自己在談判中討價還價;
第二個目的是安撫欺騙中共。
漢口
中共在第二方面軍中影響力巨大,這一點汪精衛十分清楚。為了以防談判過程中共會生變,汪精衛先以討蔣之名安撫中共情緒,然后再以此為借口將受中共影響巨大的第二方面軍調出重鎮武漢;
第三個目的是為清除第二方面軍中的中共力量提前布局。
在南昌周邊汪精衛已經調集了10幾萬軍隊,他們名義上是集結參加東征討蔣的行動,但實際上他們是來監視第二方面軍的一舉一動的。一旦蔣汪兩人達成協議,他們立刻就會解除第二方面軍中中共控制的部隊的武裝,執行汪精衛的清黨令!
然而經過‘四一二’事件的中共警覺性已經大大提高,在獲悉了汪精衛已經叛變革命的情報后,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決定將計就計,趁著第二方面軍各部云集南昌周邊的機會,中共控制的部隊在江西省會南昌發動武裝起義!
因此在南昌周邊集結的第二方面軍中,賀龍任軍長的第20軍、第11軍副軍長葉挺率領的第24師(師長蔡廷鍇)、以及葉挺獨立團擴編而成的第四軍第25師(聶榮臻、周士第、孫一中指揮),組成了南昌八一起義的主力部隊。
覺得碼字的文章還行,走過路過看過請贊個粉個轉個。
謝謝大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