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之前劉國梁說,國乒最不缺的就是冠軍,派誰上誰就是冠軍,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這次多哈世乒賽,王皓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也是承認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沒有樊振東,國乒男隊真的有些斷檔了。
王皓:國乒迎來最艱難的一回
王皓接受央視《體壇零距離》采訪的時候坦言:“我這是第二次備戰單項世錦賽了,說實在的,這次可能是國乒男隊近 10 年甚至 20 年里最艱難的一回了”。
這話的分量可不輕,要知道,國乒男隊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上一次聽到如此悲觀的論調,恐怕還要追溯到遙遠的年代。
王皓的“難”,并非無的放矢,過往大賽,手握樊振東這張王牌,心里總有底,小胖是過去兩屆世錦賽的男單霸主,有他在隊伍就有了主心骨,教練也多了幾分從容。
如今這根頂梁柱突然抽離,王皓直言“感覺沒有依靠了”,這種前所未有的“失重感”,讓他這位昔日名將也倍感壓力。
樊振東的分量
樊振東是誰?他不僅僅是兩屆世錦賽冠軍,這位15歲便身披國字號戰袍的天才少年,19歲便首奪三大賽男單桂冠。
世界杯四冠加身,世錦賽兩度封王,七個沉甸甸的三大賽男單金牌,早已讓他成為公認的“超級金滿貫”得主,正值當打之年的他,是國乒當之無愧的領軍人。
球迷們愛稱他“小胖”,更視他為隊伍的“壓艙石”、“定海神針”,有他在,哪怕不是他最終奪冠,隊伍的整體氣場和穩定軍心的作用也無可替代。
他的存在,就像一道堅不可摧的“國乒之壁”,讓所有對手望而生畏,王皓也承認,樊振東把握機會的能力極強,早期執教時,正是小胖的穩定發揮,讓他的教練生涯開局相對輕松。
但樊振東這顆“太陽”暫時隱匿,乒乓宇宙的引力場也隨之改變,最先嗅到機會的,自然是那些常年被他壓制的外國好手。
巴西的雨果·卡爾德拉諾、日本的張本智和、瑞典的莫雷加德,甚至更年輕的小林尊等人,哪個不把他視為難以逾越的高峰?
如今樊振東缺席,無疑為他們打開了一扇覬覦大賽冠軍的黃金窗口,可以預見多哈世乒賽的男單賽場,競爭將空前激烈,每一個有實力的選手都想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試圖撼動國乒的統治。
不是說派誰誰就是冠軍嗎?
王皓的“斷檔論”一出,輿論場瞬間炸開了鍋,不少網友搬出了劉國梁當年那句豪言:“國乒最不缺的就是冠軍,派誰誰是冠軍!”以此來質疑王皓的判斷。
畢竟國乒人才儲備之豐厚早已是世界公認,怎么到了樊振東一人缺席,就至于“斷檔”了呢?更有好事者開始“憶往昔”,對比起蔡振華指導和劉國梁指導交班時留下的隊伍陣容。
蔡指導當年麾下有“三劍客”壓陣,更有初露鋒芒的樊振東蓄勢待發,而劉國梁時期,王楚欽算是扛起了新生代的大旗,但整體厚度似乎與前輩們相比,確實存在一些討論空間。
這種對比并非苛責,而是源于一種深切的憂慮,樊振東雖然也年輕,但他“超級金滿貫”的成就,早已讓他和其他年輕隊員如王楚欽、林詩棟等在定位上有了本質區別。
他更像是一個已然成熟的體系核心,而非僅僅是“年輕隊員”那么簡單,王皓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新生代中最耀眼的王楚欽。
他期望“大頭”能夠快速成長,填補樊振東留下的空缺,這份期待,對年輕的王楚欽而言,既是機遇,也是千鈞重擔。
爭議聲中,甚至有人將矛頭指向了王皓的執教本身,作為曾經的直拍橫打世界冠軍,為何沒能在其任內培養出像法國小將費利克斯·勒布倫那樣驚艷的直拍選手?
進而有人開始質疑他培養橫板選手的專業性,這種論調或許有些苛刻,但也反映出外界對于國乒人才培養,尤其是特色打法傳承的深切關注。
樊振東的缺席,照出了國乒男隊潛在的隱憂,也放大了外界的審視,曾經看似固若金湯的“冠軍流水線”,是否真的出現了結構性的松動?“斷檔”究竟是短期陣痛,還是長期警鐘?
這不僅考驗著王皓的智慧,更考驗著整個國乒體系的造血能力,未來的地平線上,誰能接過樊振東的旗幟,扛起國乒男隊的大梁,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央視體育2025-5-18《王皓:這或是近10年或20年最困難的世乒賽,我們只有放手去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