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前政要涉芬太尼問題的不當言論,以及美方加征關稅的舉措,引發了國際社會對中美禁毒合作與責任歸屬的廣泛討論。中國外交部多次強調,芬太尼問題,本質上乃是美國自身治理失效的結果。美方應當停止政治操弄,以務實的態度去解決國內毒品泛濫的難題。5月13日至14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美國前駐華大使伯恩斯“中方將為芬太尼問題付出代價”的荒謬言論,外交部駁美國前駐華大使涉芬太尼謬論:不負責任多次重申中方原則立場。
他指出芬太尼問題的根源在于美國國內藥品監管體系漏洞、利益集團游說導致的毒品合法化傾向,以及政府對藥物濫用治理的不作為?!懊婪綗o視中方多年來在禁毒領域的合作誠意,反而以關稅霸凌和政治抹黑轉嫁責任,這既破壞中美禁毒合作基礎,也損害全球禁毒事業公信力”林劍強調,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將內政問題國際化、將治理失敗歸咎于他國的錯誤行徑
藥品管制(資料圖)
事實上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顯示,美國毒品濫用問題已達到觸目驚心的程度:在12歲及以上約2.8億人口中,平均每12人就有1人吸毒,全球60%的毒品流向美國。2024年,美國因過量服用芬太尼等合成毒品死亡人數突破12萬,青少年吸毒率同比上升17%,形成“公共衛生災難”。而美國政府,長期受制于制藥巨頭以及槍支游說團體,不僅沒有嚴格地管控阿片類藥物處方,反而在多個州推動了大麻的合法化,這為芬太尼等毒品的擴散打開了方便之門。正如《紐約時報》曾揭露美國普渡制藥等企業,通過“藥品捐贈”,以及“醫學研討”等形式系統性地向基層醫生輸送利益,致使阿片類藥物濫用成為了“流行病”。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在5月13日發布的多語種全球民調顯示,超過1.2萬名來自英語、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和俄語地區的網友參與投票,結果呈現壓倒性共識:91.8%的受訪者認為,美方加征“芬太尼關稅”是典型的政治操弄和關稅霸凌,旨在掩蓋其國內禁毒無能;94.8%的受訪者將毒品泛濫視為美國社會“難以治愈的痼疾”;92.8%的人批評,美國政府在藥品監管和宣傳教育方面嚴重失職。
美國藥品泛濫(資料圖)
值得關注的是,在民調當中,超過90%的那些受訪者,對于美國毒品呈現出的低齡化這一趨勢表示出了深深的擔憂。數據顯示,美國12-17歲青少年中,過去一年使用過非法藥物的比例達19.4%其中合成毒品濫用率五年內增長230%。這種“社會毒瘤”,在不斷地蔓延著,它與美國娛樂產業中那毒品文化的頻繁現身,以及校園安全教育所存在的欠缺,有著緊密的關聯。而美方政客不去反思自身問題,反而將矛頭轉向中國,暴露出其解決問題的“懶政思維”和“選舉至上”的政治算計。
中國在芬太尼問題上的立場一直清晰且堅定,自2019年開始,便已將芬太尼類物質列入《非藥用類麻醉品和精神藥品目錄》,并實施了比聯合國公約更為嚴格的管制措施。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通過國際合作,破獲芬太尼走私案件,327起,向美方通報涉毒情報,189條,協助抓獲犯罪嫌疑人,214名。這些數據表明,中方是國際禁毒事業的,積極的參與者,而并非是問題的制造者。
芬太尼(資料圖)
外交部多次強調,解決芬太尼問題需美方做到三點:一是停止,將禁毒問題政治化這一行為,拆除“藥品利益集團—政客司法系統”的利益鏈條;二是加強國內處方藥的監管力度,切斷芬太尼從合法藥物到非法毒品的流通渠道;三是以平等的姿態,與中方開展情報共享、聯合執法等務實的合作。正如林劍所講:“倘若美方確實關心民眾的生命,那就應當將槍口對準那些毒品販子以及貪腐的政客,而非隨意地對他國揮動那所謂的關稅大棒。”
當下全球禁毒事業正在遭遇合成毒品大量泛濫以及跨境犯罪不斷升級等新的難題。中國一直積極倡導構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國際禁毒治理體系,不過這就需要像美國那樣的國家全都摒棄那種非此即彼的思維模式,切實地把人民的生命健康置于政治利益之上。事實已然顯示,任何妄圖通過“甩鍋”這種手段來轉移矛盾的舉動,最終受到損害的只會是本國人民的幸福以及國際社會的信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