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摩擦剛消停,芯片之爭又開始了。
這兩天,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壞消息是,美國宣布,全球“拉黑”華為昇騰芯片,這是要把國產AI芯片踢出全球供應鏈;好消息是,小米3納米芯片官宣,中國大陸首次成功實現3納米芯片設計突破,填補了先進芯片的設計空白。
在這場影響深遠的博弈中,半導體產業始終扮演著關鍵角色。
畢竟,關稅只是“割肉”,芯片卻要“斷根”。
中美芯片之爭又開始了
美國“學聰明”了
前段時間,特朗普在中東進行了自己的任內首訪。公開消息顯示,除了和沙特簽署協議之外,未來美國要在中東大搞特搞人工智能,還要給沙特出售超過100萬片高端芯片。同時美沙還要共同打造數據中心。
說實話,這樣的行為,與我們印象中的美國完全不同。
這話還得從拜登說起。在他離職前1周,發布了一個《人工智能擴散規則》,把全球各國分成三層,17個“好伙伴”國家隨便買英偉達芯片,120個國家限量供應,剩下的直接禁售。
這舉動有啥后果呢?甲骨文的說法比較直接:這是把80%的全球市場拱手送給中國。
結果和預想的差不多。沙特、新加坡這100多個國家,轉頭去買華為芯片;國內的友商怕風險,也去找華為下單,華為昇騰芯的片銷量暴增,利潤暴漲。
就這樣,全球市場都在去“英偉達化”。到特朗普這里,終于回過神來了,兩手操作,一手廢了拜登時期的AI芯片出口分級管制,另一手感覺對華為昇騰全球禁用。
美國此舉目的很明確,搶占市場份額,對抗中國芯片。
美國總統特朗普
中東為何成為中美芯片“角斗場”
隨著全球能源結構轉型,多年前開始,中東國家就已經紛紛開始為自己“尋找后路”。AI就是它們選定的未來賽道之一。比如,阿聯酋在2017年,就任命了全球首位“人工智能部長”。
發展人工智能,自然少不了大量的芯片應用。過去幾年,中國在中東的投資不斷增長,特別是在基礎設施、新能源、數字技術等領域,影響力日益增強。并且,咱們的產品物美價廉。以昇騰910C為例,它的性能達到英偉達H100的60%,但售價卻只有對方的十分之一。這讓美國的科技巨頭都急了眼。
此外,低廉的電價也給中東地區競逐“AI高地”充足的底氣。人工智能十分耗電,阿聯酋和沙特依托沙漠光照這個先天的優勢,引進中國企業發展光伏產業,將電力價格降低到了全球最低水平。因此,有分析指出,未來中東可能成為中美AI技術輸出、應用場景落地的重要競技場。
昇騰910C售價只有英偉達的十分之一
面對圍堵,中國芯片如何突圍
其實,美國圍堵中國半導體產業已有時日,從芯片到生產芯片的設備,美國不遺余力封鎖中國產業發展空間。
雖然短期內,美國的限制確實會造成一定沖擊,但中國已經在多個方面開始“破局”。國家層面,推動金融資源向“硬科技”領域集中、大力拓展應用領域和場景。
企業層面,小米、聯想、阿里平頭哥等國產芯片廠商正加速研發與量產;各大互聯網公司紛紛推出自主訓練平臺,減少對國外芯片的依賴。用雷軍的話說,“只要開始追趕,就已經走在勝利的路上。”
就在今天傳來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馬來西亞正式采購華為昇騰芯片,以此啟動國家級人工智能戰略基礎設施。馬來西亞也因此成為東南亞首個構建全自主全棧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的國家。
歷史已反復證明,保護主義的“溫床”培育不出真正有競爭力的行業和企業。在封鎖中,中國建立起了世界上唯一的全工業體系,正是在封鎖中,中國國產兵器工業快速發展,現在逐漸大放異彩,我想,對于半導體產業來說,也是一樣。
編輯: 秦揚軻
責編: 趙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